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并发股动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2004年5月-2006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介入治疗的CHD患儿962例,均根据其临床表现,并经X线、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确诊,符合介入治疗指征,介入治疗后发生股动脉血栓6例,男4例,女2例,均予溶栓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62例患儿中6例术后发生股动脉血栓(发生率为0.63%),均予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其中3例早期静脉溶栓成功,2例早期静脉溶栓未成功者随即予经导管局部溶栓治疗成功.该5例患儿出院1个月复查均无异常.另1例早期静脉溶栓未成功者继续予静脉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1周,复查其超声发现代偿性侧支循环建立,直径为对侧股深动脉内径的20%,出院1、6、12个月复查其超声,右侧代偿的侧支血管直径分别为对侧股深动脉内径的40%、70%和80%,左侧足背动脉搏动及皮温恢复正常.6例均未发生肢体坏死.结论 早期静脉溶栓及经导管局部溶栓治疗小儿CHD介入术后股动脉血栓形成效果较好;积极做好围术期处理,严格控制危险因素可降低其股动脉血栓形成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