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活性肠肽在前列腺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i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血管活性肠肽(VIP)在前列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探讨VIP在前列腺腺癌发生及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39例前列腺癌组织中VIP蛋白的表达,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5例前列腺增生组织、18例前列腺癌组织和培养的前列腺癌细胞中的mRNA的表达.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和培养的前列腺癌细胞中均有VIP mRNA表达,且前列腺癌组织中VIP mRNA要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织出现VI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率(69.23%)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55,P<0.01).前列腺癌组织中VI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率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的增高,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57、P<0.05;X2=6.184、P<0.05),且同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明显相关(r=0.390、P<0.01;r=0.368、P<0.01).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VIP表达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VIP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Fas相关因子1(FAF1)在胃癌组织中有特异性的低表达[1].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讨FAF1在HP感染所致胃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机制。
期刊
目的 应用淋巴显像及术中1探测结合专利蓝V染色探测切口内淋巴结与淋巴管,能在术中及时避免并发现切口内淋巴结及淋巴管的损伤,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术后切口淋巴瘘的发生。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均应用核素扫描并专利蓝V示踪技术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而对照组不施行该项技术,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淋巴液日均引流量和总引流量、拔管时间以及淋巴瘘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4d切口淋巴液
期刊
随着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问近距离治疗的发展,125I粒子总活度与肿瘤体积的关系成为关注焦点之一。许多学者均匀分布粒子,研究结果各不相同,相差高达30%。均匀分布肿瘤中心剂量高,并发症多,AAPMTG-56推荐周边分布。
期刊
本研究旨在检测人膝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炎(OA)不同退变程度关节软骨中β-连环蛋白( β-catenin)的表达,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OA患者自愿捐赠的关节软骨40例,其中男13例,女27例;年龄55~78岁,平均62岁。
期刊
目的 观察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对A549肺癌细胞的不良反应.方法 设置实验组(5个单体浓度组:1、10、40、80、120 mg/L)及阴性对照组,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单体与A549肺癌细胞接触后30 min、1、3、5d细胞吸光度(A)值.用膜联蛋白V/碘化丙锭(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接触单体1d后细胞凋亡、坏死百分比.结果 10mg/L组5 d以及40、80、12
目的 探讨兔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两者横向分化的能力和方法.方法 选取3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获取、分离培养脂肪细胞,天花板贴壁法使其去分化,去分化脂肪细胞进行成骨诱导3周后行茜素红、碱性磷酸酶(ALP)和Ⅰ型胶原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另选取出生7d内的乳兔,取颅骨骨块利用酶消-组织块培养法培养成骨细胞并传代培养,对其进行成脂诱导3周后行油红O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
我们2008至2011年采用锁孔技术内镜辅助及显微镜下共切除38例小型听神经瘤,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内镜辅助组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32~65岁(平均44.5岁).显微镜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3~68岁(平均48岁).基本以单耳听力减退、耳鸣、耳聋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6个月~2年.病变直径1.5 ~3.0cm,平均2.0 cm.肿瘤深入内听道2~4 mm
期刊
我们以往研究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向恶性胶质瘤趋向性迁移的特性,并可能成为恶性胶质瘤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 1-2].目前对MSCs向胶质瘤趋向性迁移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胶质瘤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包括趋化因子或生长因子可能介导MSCs的胶质瘤趋向性.体内外实验均证实,胶质瘤细胞分泌多种趋化因子,包括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3]、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SDF-1α)
期刊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Pokemon在人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5例人垂体腺瘤组织和4例正常人垂体前叶新鲜组织中Pokemon蛋白的表达.结果 35例人垂体腺瘤组织中Pokemon的表达均明显高于4例正常垂体前叶组织(P<0.05),垂体瘤免疫组织化学分型与Pokemo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腺瘤Pokemon蛋白主要表达在细胞核中.结论 Po
目的 探讨肺癌肿瘤抑制物1 (TSLC1)和Wnt-1诱导分泌蛋白3(WISP-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与NSCLC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SLC1和WISP-3表达水平.结果 TSLC1在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0.00% (24/80),明显低于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71.25% (5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