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照片制作记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y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主席出席第一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制作最终版)。 陈正青 摄

  我从事摄影工作40年,曾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展览部主任10年,经手举办过大大小小展览数百个,监制过的照片数万幅,而这次制作毛主席在文联一代会照片的经历是最复杂,最艰巨的一次。
  1949年7月2日,第一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毛泽东主席临时决定出席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留下了这样一张照片,是毛主席与文联主席郭沫若、副主席茅盾、周扬在台上的合影。毛主席和中国文联的故事浓缩在一张照片上,这张照片意义非常重大。
  2019年是中国文联成立70周年,要办一个大型的展览。当时我负责图片搜集和整理工作。困难很多,主要是很多历史影像无从寻找,找到的也往往不够完美。中国文联历史上曾使用了近70年的毛主席出席一次文代会的照片,首先是毛主席形象不突出,其次是有文联领导是闭眼睛的。如此重大的历史性瞬间,不够严肃。这是令人遗憾的地方,但当年也没有办法,就使用了这张照片。
  展览开幕之后,领导和专家提出意见,希望能找到一张更好的记录这个场景的照片。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分析说,在这样的场合下,不可能只有一位摄影师,应该还有其他人拍的照片。从前光同志对这件事的重视,我感觉到这张照片对中国文联的意义非常大,这是为了对党和国家,对新中国发展史负责,也是对文艺界前辈的尊重,同时也是我们摄影工作者对一个展览,对影像的历史责任。这是一张可以永久留在中国文联的照片。
  在联系了新华社和解放军画报等几家中央级媒体机构之后,我终于在新华社找到了这张由摄影师陈正青拍摄的照片,毛主席的位置更重要,形象更高大,四个人表情都没有瑕疵。两个摄影家站的位置,一左一右,很近的距离,出来的照片完全不一樣。
在1949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文代会期间,郭沫若、茅盾、周扬、毛泽东(自右至左)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在这次会上,郭沫若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 林杨 摄

  通过审批之后,我们去新华社购买照片使用权,按新华社的规定,我们得到的不是电子文件,是一张8英寸的黑白照片,不是传统暗房放大的,是扫描后打印输出的。拿到照片后,我马上联系办展览合作的广告公司,让他们扫描输出一张,结果拿到的样片很粗糙,有点像资料图片了。
  前光同志对这张照片的呈现效果非常重视,指示我找到北京最好的几家制作机构或个人。我分别找到了真彩圣影数字艺术工坊、光合映像数字影像工作室、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北京祥升行影像艺术微喷工作室、锐意网这几家影像制作输出非常专业的机构。
  真彩圣影数字艺术工坊采用德国CRUSE-285特大非接触平台扫描仪进行扫描,有很大改观,更具摄影作品的品质。之后我又找了以艺术画册印刷著称的雅昌,他们用德国海德堡3900滚筒扫描,颗粒非常细腻,数字文件效果很好,但输出效果一般,毕竟这种单件的作品输出,与画册印刷,理念和流程都有不同。
  我又找祥升行做了一幅,情况又不一样了,照片精修得非常好,但似乎扫描效果(爱普生12000XL)还是雅昌更好,于是我就把雅昌扫描的电子文件发给祥升行精修后输出,一看样片,觉得达到我们的要求了。
  紧接着我又找到锐意,他们使用飞思数码相机翻拍出来的文件,在40多寸的显示器上看的时候,效果非常好,虽然有一点颗粒感,但是能够接受,我个人认为它有传统胶片的那种质感。
  最后我又把这张小照片快递给了光合映像,请他们制作一遍。使用柯达克里奥(智佳2型)这次的效果又是另外一个感觉。原来照片中的人脸比较“平”,并没有“圆”起来,而光合映像修图之后,人物的面部更有立体感,整个场景的立体感也更强。照片中的金属质感话筒,充满时代气息,由于拍摄时使用了闪光,看起来太亮,有的机构提出把它修掉,但这是历史影像,当时的现场就是这个样子,就应该真实还原。光合映像的技师调整后,保留了质感,又进行了局部压暗,场景更自然。毕竟是在70多年前这么小的一张照片基础上进行制作,我们觉得这张照片可以拿得出手了。
  经过中国文联领导的最后审查,对照片总体比较满意,而后又提出新的要求,是否邀请著名黑白摄影师段岳衡再次进行调整和修改。目前,段岳衡老师已欣然接受并正在制作中。
  技术细节包含于对影像的理解中。一张历史照片的制作,前前后后有很多要考虑的事情。日前,一位同事看了图片对我说:“我去看了一个历史文献展,照片的马赛克都快出来了,但咱们制作的历史照片效果特别好,所以搞摄影的和不搞摄影的,还是有一些区别。”其实我们最终看的是照片的效果,虽然我联系的都是经验丰富的专业机构,但很难说到底哪家是最全面的。我们自己平时也很难有这种机会拿着一张老照片,找这么多专业机构去制做。但是这张照片的制作过程,让我又一次认识到,摄影创作者对作品呈现效果必须有要求,对制作过程,包括扫描、修图、输出,都要更加重视,不是说你拍得好,你就只管拍,后期制作全部交给别人处理,这是专业性不足的一种体现。
  这张照片制作过程中的所有样片,都是珍贵的档案,我会把资料全部移交中国文联存档。通过这次制作而引发的思考也在此与读者分享。
其他文献
您相信嗎,基本上任何一个人物,都有动人的瞬间。无论美丑,无论老幼。只不过摄影师不一定能拍到。那怎么能拍到人物动人的瞬间呢?三个方法,一是“等”,二是“遇”,三是“遇中有等”。有时等上一整天,也拍不到好瞬间。这也是摄影的难度所在。第二个方法“遇”,遇到动人的瞬间,也不容易,有很多运气的成分。第三个方法“遇中有等”。多观察、多走动中遇到一个场景,可能当时不太完美,但通过分析,很有“潜力”,值得等待,那
[摘要]本文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声乐教学和声乐技能训练的实践,阐述了学生声乐训练中导致恐惧心理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学生的一般生理和心理规律,提出了克服恐惧心理的方法和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声乐教育 技能训练 恐惧心理    歌唱是由人的呼吸器官、共鸣器官、发声器官等共同参与下的多动作的组合,但是,所有这些运动都是受人的意识控制并将它们协调起来的。这种整体协调的配合,主要是通过大脑皮质对歌唱
灵山 徐晓刚 摄 超焦点距离对焦法,从最近到最远处,都清晰。一、超焦点距离对焦法  超焦点距离,是指当镜头聚焦在无穷远时,景深近界限到镜头的距离。把对焦点放在超焦距点上,也就是上述景深近界限所处的平面上,会获得更大的前景深,同时不损失后景深。这就是超焦距对焦。超焦距对焦能一次性拍摄出你所选用的镜头能达到的最大的景深。  实际操作中,超焦距计算起来比较麻烦。我们利用前景深小于后景深的原理,把焦平面放
焊工师傅在自动升降机上,全神贯注对立交桥钢梁进行精准焊接。 李军 摄  庚子鼠年,全国各地弥漫着一场看不见的硝烟。在全国人民抗击疫情出现成效的情况下,摄影人李军密切关注着西安市某立交橋施工现场,并于3月开始,随着工地农民工复工的节奏拍摄了工人们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把疫情耽误的时间争分夺秒抢夺回来的精神面貌。李军热衷于工业题材的拍摄,尤其对于瞬间的捕捉与细节的刻画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复工抗疫两
[摘要]本文从探讨《呼啸山庄》中人物性格入手,分析了他们内心善与恶的抗争以及性格的多面性,突出了小说中圆形人物性格上的对称美和真实性。  [关键词]对称美 真实性 圆形人物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十九世纪的著名诗人和小说家。在短暂的一生中,她写过不少抒情诗,还有一部小说,即《呼啸山庄》,正是这部小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艾米莉·勃朗特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作家辈出,如狄更斯、萨
威尔·伯拉德·卢卡斯(Will Burrard Lucas)是一名来自英国的职业野生动物摄影师,多年来他在全球各地拍摄野生动物,但非洲是他最热爱的拍摄地。他的童年曾经在坦桑尼亚度过一段时间,留下了对野生动物的最初印象,后来不断激发着他的拍摄激情。十年前,他在赞比亚居住了一年,探索了卢安瓜峡谷,那是非洲动物种类最丰富地区之一,有成群的野象、野牛、斑马、角马、长颈鹿以及无数鸟类。当时他想,野生动物的照
摘要 《阮玲玉》和《苏州河》两部影片中,导演关锦鹏和娄烨都渲染了故事中的死亡,通过死亡来表现对罪与丑的控诉,对金钱、爱情等所谓价值的消解,以及对故事或现实的一种预言,体现了各自对于人生的思考。  关键词 死亡 控诉 消解 预言    《阮玲玉》剧终,名伶的绝笔依旧不绝于耳。犹如《苏州河》里,三个递进式的问句加上一个“你撒谎”的结论——美美说完之后离开了,阮玲玉留下绝笔之后自杀了。“离开”与“死亡”
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杰出代表。他的电影作品以其独有的东方韵味、文化意蕴以及寓言色彩而引起世界影坛的关注与认同,其作品多次在国际上获奖,为中国电影赢得了世界声誉。作为民族电影艺术的创作者,他热衷宏大历史叙事,关注人文意识,表达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自省和反思。他的电影流露出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思考方式的烙印与痕迹,从《红高粱》到《一个也不能少》,再到《秋菊打官司》,乃至后来的《我的父亲母亲》,
2015年4月2日,在著名的赏樱胜地北京玉渊潭公园,花香袭人,来自江西鄱阳、吉林集安、甘肃陇南、云南曲靖、四川四姑娘山、浙江泰顺、黑龙江伊春等21个摄影地的百余幅精美风光摄影作品与娇艳的樱花相映成趣,引得众人驻足观赏。由《大众摄影》杂志社、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好风光”全国摄影大展颁奖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  “中国好风光”全国摄影大展在全国范围内甄选独具特色的风光摄
分界线 刘贵文 摄不屈 刘贵文 摄建议防寒装备  上身由里到外可以这样搭配,保暖内衣、纯棉长袖T恤或抓绒衣、羽绒服,长冲锋衣或户外棉服。记住最好羽绒服不要穿在最外面,市面大多羽绒服都是透气性比较好,当我们爬山时透气好是好事,身体的热气、湿气很快能被散发掉,但我们一旦停下来或开始拍照时,外面的冷空气会马上渗透回来,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不压风,会感到很凉。再有大多羽绒服抗刮性差,所以最外面我建议穿一件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