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素质教育更是把“学以致用,教书育人”作为现代数学教育的新航向. 初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 素质教育;初中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 这就决定了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在旧的教学理念下,人们从数学中学到的是千篇一律的计算和演算中获得的逻辑思维的锻炼.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出现把数学教学的目的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那就是把“学以致用,教书育人”作为现代数学教育的新航向. 初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那么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初中学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是我们值得探索和深思的.
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势在必行
1. 对数学的应用价值认识不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 这一论述揭示了数学在生产力中的巨大作用. 数学作为从量的方面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关系的科学,当然也要处理有关生产关系的问题. 这就是数学的价值.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对于数学与实际、数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当今社会的竞争是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比拼,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使得数学能够在许多方面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因此,数学应用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起重大作用.
2.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方面要求:中学数学教学要使得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人人从数学中学到生活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要得到不同的发展. 素质教育更要求学生对于数学理论的应用,不能简单地视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而要站在数学应用的高度来认识,要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提出问题,根据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组织与表述数学问题,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引出思考,要让学生从数学中真正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自觉、自发、自愿地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初中生数学应用的意识
1. 拓宽对数学的认识,让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
用数学的意识,简言之就是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 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主要依赖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初中生正处于青春的性格转型时期,又是从小学比较简单直观的数学思维到高中抽象理性思维的数学思维的重要过渡时期,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不仅仅是枯燥无聊的公式和计算,还是我们日常生活形影不离的工具. 例如,我们计算日子或开支时就应用了算术,而计算住宅的面积时就运用了几何学的理论,对经济的管理、对人口的控制等等都需要用数学方法来构造一个模型才能进行预测和控制. 甚至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等通常都是以一些数学公式来表述自己的定律的. 这些都是要学生明白要想长大有所作为,必须学好数学.
2.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调控艺术”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总是学习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当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实际问题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必将被更进一步地激发起来,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 因而,初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巧妙应用“调控艺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拓展为生动、有趣的典故、发现史,或 适当、合理地运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3. 让数学走入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应用数学的乐趣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永远无法剥离的.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 例如要学生一部分当营业员,另一部分当顾客,进行模拟买卖礼品(钱是学生用纸做的)活动,最后,请学生交流各自在买卖过程中收付款的情况,并按“原有、付出、找回”这一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并可组织学生通过看电视、报纸,或到市场、机关、学校等进行数据调查,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发展的信息情况,并加以整理、运用这些信息资源. 让学生找一找身边或家里的物品,然后用几何去证明和演算其设计用途的道理,等等,这些都真正让数学走近学生,让数学走入生活,让学生亲身体会了数学不是白学,学了即可用得上. 从而体会到数学本身的强大魅力,感觉到数学课堂充满着智慧和乐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数学已经渗透到每一个科学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气象、航海乃至航天等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科技本质上是数学技术”.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工作、学习、生活.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和新课改的趋势下,“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是对每一个老师和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关键词】 素质教育;初中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 这就决定了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在旧的教学理念下,人们从数学中学到的是千篇一律的计算和演算中获得的逻辑思维的锻炼.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出现把数学教学的目的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那就是把“学以致用,教书育人”作为现代数学教育的新航向. 初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那么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初中学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是我们值得探索和深思的.
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势在必行
1. 对数学的应用价值认识不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 这一论述揭示了数学在生产力中的巨大作用. 数学作为从量的方面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关系的科学,当然也要处理有关生产关系的问题. 这就是数学的价值.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对于数学与实际、数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当今社会的竞争是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比拼,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使得数学能够在许多方面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因此,数学应用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起重大作用.
2.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方面要求:中学数学教学要使得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人人从数学中学到生活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要得到不同的发展. 素质教育更要求学生对于数学理论的应用,不能简单地视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而要站在数学应用的高度来认识,要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提出问题,根据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组织与表述数学问题,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引出思考,要让学生从数学中真正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自觉、自发、自愿地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初中生数学应用的意识
1. 拓宽对数学的认识,让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
用数学的意识,简言之就是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 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主要依赖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初中生正处于青春的性格转型时期,又是从小学比较简单直观的数学思维到高中抽象理性思维的数学思维的重要过渡时期,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不仅仅是枯燥无聊的公式和计算,还是我们日常生活形影不离的工具. 例如,我们计算日子或开支时就应用了算术,而计算住宅的面积时就运用了几何学的理论,对经济的管理、对人口的控制等等都需要用数学方法来构造一个模型才能进行预测和控制. 甚至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等通常都是以一些数学公式来表述自己的定律的. 这些都是要学生明白要想长大有所作为,必须学好数学.
2.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调控艺术”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总是学习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当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实际问题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必将被更进一步地激发起来,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 因而,初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巧妙应用“调控艺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拓展为生动、有趣的典故、发现史,或 适当、合理地运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3. 让数学走入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应用数学的乐趣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永远无法剥离的.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 例如要学生一部分当营业员,另一部分当顾客,进行模拟买卖礼品(钱是学生用纸做的)活动,最后,请学生交流各自在买卖过程中收付款的情况,并按“原有、付出、找回”这一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并可组织学生通过看电视、报纸,或到市场、机关、学校等进行数据调查,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发展的信息情况,并加以整理、运用这些信息资源. 让学生找一找身边或家里的物品,然后用几何去证明和演算其设计用途的道理,等等,这些都真正让数学走近学生,让数学走入生活,让学生亲身体会了数学不是白学,学了即可用得上. 从而体会到数学本身的强大魅力,感觉到数学课堂充满着智慧和乐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数学已经渗透到每一个科学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气象、航海乃至航天等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科技本质上是数学技术”.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工作、学习、生活.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和新课改的趋势下,“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是对每一个老师和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树立正确的数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