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食盐加碘浓度防治碘缺乏病效果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s8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食盐加碘浓度对我县居民防止碘缺乏病的临床效果,寻求最佳的食盐加碘浓度。
  方法:以我县乡镇为单位,将抽取的300名乡镇居民(以8~10岁儿童尿碘水平作为评价该地区碘营养状况的指标)平均分成三组,让三组居民食用不同加碘浓度的食盐,干预9个月,统计干预效果。
  结果:干预前相比,实验1组、实验2组研究对象的尿碘中位数明显下降(分别为186.10、25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尿碘中位数无明显变化,前后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经统计,实验1组的尿碘中位数更接近WTO建议的最合适范围。
  结论:用浓度为15±5mg/kg的碘盐在我县地区防治碘缺乏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關键词:不同食盐 加碘浓度 防治 碘缺乏病 效果研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24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64-01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简称IDD)主要表现为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应用食盐加碘的干预措施,可降低IDD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碘含量过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食盐加碘应遵循“因地制宜,科学补碘”的原则[1],本文将研究不同食盐加碘浓度对我县居民防止碘缺乏病的临床效果,寻求最佳的食盐加碘浓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分别抽取2019年6月~2010年1月我县三个乡镇(三个乡镇的地理环境一致、居民生活习惯相似)的儿童100名,年龄8~10岁不等,平均(9.2±0.5)岁,将其分成实验1组100名,实验2组100名,对照组100名,排除存在甲状腺疾病的患者,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差异较小,具有可比性(P>0.05)。
  1.2 一般方法。采用15±5mg/kg、25±5mg/kg、35±15mg/kg三种加碘浓度食盐对被抽中乡镇的所有居民采取社区干预,实验1组为15±5mg/kg,实验2组为25±5mg/kg,C组(对照组)为35±15mg/kg,每3个月随访碘含量,共干预9个月。
  1.3 调查及检查指标。按照国家要求,建立碘缺乏病检测实验室,与盐业局、疾控中心、卫生局、各级政府取得联系,取得各部门的配合、支持,为保证制备及碘盐来源均匀性,全部碘盐由合川盐化工业有限公司提供,确定实验人员、方法及仪器设备,检测工作均于上午进行,事前详细向研究对象尿液采集的具体过程,尿液采集前叮嘱研究对象洗手,尿液采集量以5ml为宜,为防止尿碘样品受到污染,应做好防尘干预,严格控制实验室环境,彻底清洗实验器具,每次实验均设双管质控样品,为解决干预项目实施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不定期地邀请碘缺乏病的相关专家作技术指导。
  1.4 研究目标。采用不同加碘浓度的碘盐对8~2岁儿童进行干预,动态观察我县食用不同浓度碘盐人群的尿碘水平,评价不同浓度碘盐对碘缺乏病的防治效果,提出适合我县居民食用的食盐加碘量[2]
  1.5 效果评定。评价干预前后三组研究对象的尿碘中位数,做好相关记录。
  1.6 数据处理。将全部数据录入Excel数据库,借助SPSS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处理数据;计数数据选择X2检验进行组间对比,以[n(%)]表示。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研究对象均完成9个月的干预,与干预前相比,实验1组、实验2组研究对象的尿碘中位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尿碘中位数无明显变化,前后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实验1组的尿碘中位数更接近WTO建议的最合适范围,说明用浓度为15±5mg/kg的碘盐防治碘缺乏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详见表1。
  3 讨论
  尿碘能较好的反映人体的碘营养状况,是监测IDD的理想指标,按照水碘值>200μg/L为高碘地区,水碘值<10μg/L的地区为缺碘地区的判定标准[3],我国是碘缺乏比较严重的国家,但我国对不同碘盐浓度防治IDD的研究较少,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适宜浓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盐碘含量的增加,对应尿碘中位数也呈现上升趋势,实验1组15±5mg/kg与对照组35±15mg/kg比较,两组尿碘中位数差异具有显著性,且实验1组的尿碘中位数更接近WTO建议的最合适范围(100~199ug/L[4]),说明用浓度为15±5mg/kg的碘盐防治碘缺乏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人体碘营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国应根据各地的情况(充分考虑气候、地理、人们生活习惯),研究适宜的盐碘浓度[5],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地人群的营养状况处于正常水平。
  综上所述,用浓度为15±5mg/kg的碘盐干预我县居民,可获得较佳的碘缺乏病防治效果,值得在本地区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余雅.不同食盐加碘浓度防治碘缺乏病效果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
  [2] 张丽梅.食盐加碘浓度对防治碘缺乏病的影响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6(05):1365-1365
  [3] 吴惠忠,李丽,毛川涛,尤文宁.1995-2009年宁夏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效果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0,09(01):797-798
  [4] 吴成果,李心术,谢君,等.重庆市全民食盐加碘15年后碘缺乏病效果评价[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04(02):292-296
  [5] 徐卫民,金行一,吴龙,等.不同浓度碘盐与人群碘营养状况的关系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1,08(06):01-04
其他文献
运动员要获得骄人的成绩,除了天赋与勤奋的练习,心理活动有时也会帮上一点忙。  迷信也有些道理  许多运动员都相信一些习惯会给自己带来好运,并因此赛出好成绩。例如,有人必须要穿着自己的幸运内裤,有人必须要梳自己的幸运发型,还有的人必须要在比赛前祷告等等。德国科隆大学的研究发现,这些迷信虽然看起来可笑,却真的有用。在高尔夫比赛或者一些对身体灵活性要求较高的运动中,幸运物或者幸运习惯的确可以增强运动员的
期刊
摘要:心身疾病是由心理社会因素起重要作用的具有持久的躯体病理形态变化的一类疾病。其临床表现以躯体症状为主,而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防治和转归等方面起主导作用。研究表明,影响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主要有个体的应激状态、情绪、人格特征、心理防御机制和社会支持系统等。其中,个体的不良人格特征构成心身疾病的易感素质,生活事件所引起的负性情绪及应激状态则是心身疾病的诱发因素,而社会支持系统对
期刊
摘要:甲状腺疾病常规检查方法是超声,超声诊断率准确与否,关键因素在于医生的水平、知识、手法、掌控一起的熟悉程度等等。甲状腺病变图像特征变化较为复杂,同一种病理类型可有不同的声像图表现,不同的病理又可出现相似或相同的声像图形;在目前超声图像的分析主要以肉眼、主观、定性为主的时期,对某种信号的分类不易过于复杂,以便广大超声医师更好掌握。超声图像分析中显示患者病变部位的图像特征不同以及分类标准的不一致等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阿卡波糖治疗社区糖尿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血糖水平。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C反应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均
期刊
摘要:目的:根据临床诊治的老年人心律失常患者常见病因,提出治疗方法。  方法:对128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来诊断,对每1例患者的基础疾病、心律失常类型、临床表现和发病原因进行详细统计。  结果:心律失常的类型中室性早搏发生率最高,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房颤居其次。心律失常的病因中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是罪魁祸首。  结论:及时准确地诊断出心律失常,可以积极防治老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盐酸氨溴索序贯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应用盐酸氨溴索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输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远高于对照组的86.0%,两组疗效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接收的宫颈糜烂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保妇康栓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1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为非妊娠期,且近期未接受其他方法治疗。患者治疗前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病毒性肝炎可以取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取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治疗,B组采取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分析AB两组的效果。  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采取单磷酸阿糖腺苷对病毒性肝炎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临床面对上消化道出血患儿时,给予其实施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近五年内收治的明确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85例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42例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在A组患儿的治疗基础上给予B组43例患儿增加实施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后,B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A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78.5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该类疾病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依据。  方法:本研究随机收集2010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2例行腹部手术且术后早期发生炎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11例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1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以及胃肠道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