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上市公司CEO任期制度是当前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CEO任期的研究多数将重点放在CEO的既有任期上,较少研究CEO的预期任期。为探究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经筛选后选取了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8 374个样本数据,基于高阶理论和预期理论从CEO的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两个方面分析了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CEO的既有任期与企业盈余质量呈倒U型关系,而CEO的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中的CEO任期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文章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文章的研究结论进一步完善了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同时对高管任期制度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CEO任期; 盈余质量; 真实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6-0075-06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国内投资环境日益改善,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然而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上市公司高管也被牵涉进去,如中石油腐败窝案、华润集团董事长被查以及三九集团、中航油的重大决策失误等问题暴露,高管权力被濫用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继薪酬制度和股权激励制度之后,高管的任期制度问题也成为研究者和政府管理者关注的问题。
CEO任期过长会导致权力的膨胀,从而引起操纵公司的经营报表,甚至引起腐败,任期的长短本身也是一个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冲突问题。目前多数学者局限于CEO的过去已经任职的年限,对CEO未来任期的研究甚少,针对预期任期与企业盈余质量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研究中尚属空白,而企业CEO未来还可以任职多少时间,也是决定企业CEO当前采取何种经营策略的关键。从某些方面来说,甚至比既有任期更重要。因此本文试图从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两个方面来探讨CEO的任期如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影响,以及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与公司的盈余质量是否有显著关系。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既有任期与盈余质量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公司的经营决策会反映给外部投资者一系列信息,企业CEO声誉的好坏也反映在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中,CEO更有强烈的动机去维护自身及公司的声誉,而盈余管理是企业CEO常用的方法。根据高管任期阶段性理论,高管在任职初期由于需要与公司的业务、管理、人事等方面进行一阶段的磨合,公司高管最初也会谨慎小心,兢兢业业为公司服务,若此时进行盈余管理,产生的成本要大于收益,一旦被发现大量地操纵财务报告,企业高管之前的投入和精力会被否定;但达到一定的期限,高管在企业内站稳脚跟后,董事会对其监督会有点削弱,其自身往往也会有所懈怠,尤其是在任职年限的后期,高管进行逆向选择的概率也更大,会更多地考虑个人利益、职务消费等,从而有动机进行企业的盈余管理。因此提出假设1。
H1:CEO既有任期与企业盈余质量呈倒U型关系,CEO任职初期盈余质量较高,但随着任职年限的增长,在达到一定年限时,盈余质量又随着既有任期的增长而下降。
(二)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
预期任期在当前的文献研究较为少见,Jensen
【关键词】 CEO任期; 盈余质量; 真实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6-0075-06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国内投资环境日益改善,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然而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上市公司高管也被牵涉进去,如中石油腐败窝案、华润集团董事长被查以及三九集团、中航油的重大决策失误等问题暴露,高管权力被濫用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继薪酬制度和股权激励制度之后,高管的任期制度问题也成为研究者和政府管理者关注的问题。
CEO任期过长会导致权力的膨胀,从而引起操纵公司的经营报表,甚至引起腐败,任期的长短本身也是一个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冲突问题。目前多数学者局限于CEO的过去已经任职的年限,对CEO未来任期的研究甚少,针对预期任期与企业盈余质量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研究中尚属空白,而企业CEO未来还可以任职多少时间,也是决定企业CEO当前采取何种经营策略的关键。从某些方面来说,甚至比既有任期更重要。因此本文试图从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两个方面来探讨CEO的任期如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影响,以及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与公司的盈余质量是否有显著关系。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既有任期与盈余质量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公司的经营决策会反映给外部投资者一系列信息,企业CEO声誉的好坏也反映在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中,CEO更有强烈的动机去维护自身及公司的声誉,而盈余管理是企业CEO常用的方法。根据高管任期阶段性理论,高管在任职初期由于需要与公司的业务、管理、人事等方面进行一阶段的磨合,公司高管最初也会谨慎小心,兢兢业业为公司服务,若此时进行盈余管理,产生的成本要大于收益,一旦被发现大量地操纵财务报告,企业高管之前的投入和精力会被否定;但达到一定的期限,高管在企业内站稳脚跟后,董事会对其监督会有点削弱,其自身往往也会有所懈怠,尤其是在任职年限的后期,高管进行逆向选择的概率也更大,会更多地考虑个人利益、职务消费等,从而有动机进行企业的盈余管理。因此提出假设1。
H1:CEO既有任期与企业盈余质量呈倒U型关系,CEO任职初期盈余质量较高,但随着任职年限的增长,在达到一定年限时,盈余质量又随着既有任期的增长而下降。
(二)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
预期任期在当前的文献研究较为少见,Jen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