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结合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现状,探索如何利用大数据为高层次人才工作服务。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高校;高层次人才
高层次人才工作越来越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备资源。大数据为实施数据挖掘、精准管理提供了更多拓展空间,围绕大数据的研究运用在各行业悄然升起。高层次人才工作在大数据战略实施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如何用好基础数据,依托大数据构建高层次人才管理体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层次人才工作的现状
(一)高层次人才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对高层人才的评价是大多经验性评价,是对已有成果、已有资历做出的判断;大多处在单一的专家评估上面,明显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实际上高层次人才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风险性和不可预测性,导致现有的人才评价模式有许多局限性,不适合由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评价。
(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缺乏长远规划,存在盲目性。由于招聘宣传方式不当或职位描述不准确,导致效率低下;在简历初选时,没有根据职位要求能力、潜质来筛选相应的人选。
(三)重引进,轻培养。忽视后备力量的培养,没有正确处理引进和培育的关系。部分高校将队伍建设的重心放在引进人才上,重金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对人才培养重视不够。使引进的优秀人才因缺乏相应的培养,其潜能远不能被挖掘出来,而且还导致许多校内在职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因其强烈的成就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流失。
二、大数据时代的影响
(一)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英国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是世界上最早关注、研究大数据的学者之一,他对大数据在未来的应用进行前瞻性的分析。中国学者较早研究大数据为涂子沛,他指出大数据时代为中国带来更为严峻的考验,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马建光、姜巍对大数据与社交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体的关系以及大数据的概念、典型性特征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二)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对于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主要以企业员工为主,针对高层次人才的研究较少,研究大都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在方法论上亟待创新。信息时代,数据深刻影响着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未来发展。在全球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下,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高层次人才管理工作模式成为高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三、大数据技术在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对策与创新
(一)树立“大数据思维”,适应高层次人才工作的需要。大数据一定是复杂的。复杂性对于高层次人才来说,是一个机会而不是一个问题[1]。大数据时代,在分析事物时,更加重视事物的相关性。
(二)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高层次人才工作机制。人才工作的活力来源于工作机制。大数据时代意味着决策和行为的科学化,以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为依据,改变传统的高层次人才管理传统观念决策方式。
1.创新人才发掘机制。以往的人才选拔,存在一定范围内少数人从少数人中选人的弊端。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找出人才需求与高校学科需求两者之间的存在的关联性,使得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能够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各个学科需要有怎样的人才需求,以往都是靠估算或调查获得。进入大数据时代之后,对高校未来对高层次人才需求进行预测,从而推断出哪些类型的高层次人才是目前急需的。
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分析高层次人才现在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总结学习者的需求与兴趣,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强调人才个性化需求,适应人才培训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精准定位出学习需求所在。
3.人才绩效评价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人才测评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分类进行研究,改进以前评价过程中不成熟的地方。通过建立绩效评价量化分析模型,分析隐藏在数据中的信息,显现出在传统管理中被误认为与绩效无关的因素,减少数据处理的误差,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4.人才服务机制的创新。通过分析与人才需求相关的各种数据,推导出人才的驱动性需求,实现粗放式人才服务向精细化人才对接管理的转变。
(三)建立大数据保障机制。通过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应对大数据的汹涌来袭。
1.建立高层次人才大数据信息化平台。通过积累人才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大数据,建立设大数据平台,服务于高层次人才管理的全过程,为高层次人才的挖掘、评价和培养等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对人才工作提供的有效支撑,全面揭示人才发展的规律。
2.建立大数据分析队伍。随着高层次人才管理中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对大数据人才的日益迫切,尤其是对大数据的复合型人才均有较高的需求量。
3.建立数据的管理使用制度。随着高层次人才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在各项职能活动中产生和形成了大量数据,这既是不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也是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创新源泉。数据价值的发挥只有通过加强数据收集、保存、维护、管理、分析、共享才能实现。目前高层次人才工作对数据资源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数据随意丢失甚至损毁的现象时有发生,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制度体系,规范数据资源的建设和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浩.大数据时代下人类思维方式变革的趋势[J].新西部(理论版),2015(02).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高校;高层次人才
高层次人才工作越来越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备资源。大数据为实施数据挖掘、精准管理提供了更多拓展空间,围绕大数据的研究运用在各行业悄然升起。高层次人才工作在大数据战略实施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如何用好基础数据,依托大数据构建高层次人才管理体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层次人才工作的现状
(一)高层次人才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对高层人才的评价是大多经验性评价,是对已有成果、已有资历做出的判断;大多处在单一的专家评估上面,明显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实际上高层次人才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风险性和不可预测性,导致现有的人才评价模式有许多局限性,不适合由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评价。
(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缺乏长远规划,存在盲目性。由于招聘宣传方式不当或职位描述不准确,导致效率低下;在简历初选时,没有根据职位要求能力、潜质来筛选相应的人选。
(三)重引进,轻培养。忽视后备力量的培养,没有正确处理引进和培育的关系。部分高校将队伍建设的重心放在引进人才上,重金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对人才培养重视不够。使引进的优秀人才因缺乏相应的培养,其潜能远不能被挖掘出来,而且还导致许多校内在职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因其强烈的成就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流失。
二、大数据时代的影响
(一)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英国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是世界上最早关注、研究大数据的学者之一,他对大数据在未来的应用进行前瞻性的分析。中国学者较早研究大数据为涂子沛,他指出大数据时代为中国带来更为严峻的考验,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马建光、姜巍对大数据与社交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体的关系以及大数据的概念、典型性特征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二)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对于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主要以企业员工为主,针对高层次人才的研究较少,研究大都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在方法论上亟待创新。信息时代,数据深刻影响着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未来发展。在全球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下,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高层次人才管理工作模式成为高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三、大数据技术在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对策与创新
(一)树立“大数据思维”,适应高层次人才工作的需要。大数据一定是复杂的。复杂性对于高层次人才来说,是一个机会而不是一个问题[1]。大数据时代,在分析事物时,更加重视事物的相关性。
(二)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高层次人才工作机制。人才工作的活力来源于工作机制。大数据时代意味着决策和行为的科学化,以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为依据,改变传统的高层次人才管理传统观念决策方式。
1.创新人才发掘机制。以往的人才选拔,存在一定范围内少数人从少数人中选人的弊端。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找出人才需求与高校学科需求两者之间的存在的关联性,使得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能够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各个学科需要有怎样的人才需求,以往都是靠估算或调查获得。进入大数据时代之后,对高校未来对高层次人才需求进行预测,从而推断出哪些类型的高层次人才是目前急需的。
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分析高层次人才现在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总结学习者的需求与兴趣,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强调人才个性化需求,适应人才培训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精准定位出学习需求所在。
3.人才绩效评价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人才测评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分类进行研究,改进以前评价过程中不成熟的地方。通过建立绩效评价量化分析模型,分析隐藏在数据中的信息,显现出在传统管理中被误认为与绩效无关的因素,减少数据处理的误差,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4.人才服务机制的创新。通过分析与人才需求相关的各种数据,推导出人才的驱动性需求,实现粗放式人才服务向精细化人才对接管理的转变。
(三)建立大数据保障机制。通过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应对大数据的汹涌来袭。
1.建立高层次人才大数据信息化平台。通过积累人才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大数据,建立设大数据平台,服务于高层次人才管理的全过程,为高层次人才的挖掘、评价和培养等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对人才工作提供的有效支撑,全面揭示人才发展的规律。
2.建立大数据分析队伍。随着高层次人才管理中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对大数据人才的日益迫切,尤其是对大数据的复合型人才均有较高的需求量。
3.建立数据的管理使用制度。随着高层次人才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在各项职能活动中产生和形成了大量数据,这既是不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也是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创新源泉。数据价值的发挥只有通过加强数据收集、保存、维护、管理、分析、共享才能实现。目前高层次人才工作对数据资源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数据随意丢失甚至损毁的现象时有发生,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制度体系,规范数据资源的建设和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浩.大数据时代下人类思维方式变革的趋势[J].新西部(理论版),2015(02).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