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捐赠与高教成本分担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和D·布鲁斯·约翰斯通提出的高教成本分担理论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理论基础,其基本观点是利益获得原则与能力支付原则。据此提出了高教成本分担的四大主体:政府、学生及其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和机构,并就发达国家——美国和发展中国家——中国进行了实证分析。捐赠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是公益事业发展的主要行为方式之一,它具有无偿性、非交易性、非行政性、自主决策性、社会收益性和社会目的性等特点。通过对美国高校和中国高校社会捐赠的分析,社会捐赠在高教成本分担制度中居于重要地位,它不仅缓解了高校财政危机,承担了特定的社会角色,而且实现了捐赠者财产的效用最大化。
  [关键词]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捐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03)04—0087—07
其他文献
“大学的性格”是大学精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在思维领域、学术领域、管理领域三个层面, 表现为自由思考、学术自立、大学自治这样三大性格.
随着物质的丰裕,人们越来越追求能带给自己某种审美、情感享受的产品。品牌存在于消费者的领域,优秀的品牌能给产品带来高额的附加值。
中外合资各方投资战略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投资战略目标的冲突、战略实施手段的冲突等方面;在这一领域,有效的冲突管理基本原则应该是:选择合适的合资伙伴,合资动机的合理对应,
代位权诉讼与代位执行、保险人代位求偿诉讼、股东代位诉讼等其他代位诉讼形态不同,它作为典型的代位诉讼形态,具有自己的实质和特征:代位权诉讼是一种法定的诉讼担当,其基础
中国高校具有"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实施科技创新,应用知识、服务社会"三大功能,这些功能具有显著的公益性、非营利性和志愿者参与性特征.中国高校无论是在组织
电子商务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也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变革:一方面对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产生诸多积极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的应用而使国际贸易在"国际"问题、经营主体、贸
基于文化与生产力一体化发展的规律,以新的文化视野,审视以往对生产力概念理解的狭隘性,并尝试对生产力发展阶段和历史类型作出新的阐释.依据人相对于自然界的自由发展程度的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尤其是后勤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复杂而艰巨的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切实转变后勤企业运行机制,提高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