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是如何变成鸟的?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wolf1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62年,考古生物学家发现了首个始祖鸟的遗骸,复原后发现这个史前生物大小及形状与喜鹊相似,它有着阔及圆的长翅膀及长尾巴,但它的颚骨上却又长有锋利的牙齿,脚上三趾都有弯爪,尾巴是骨质的,这些特征又正好和恐龙相似。始祖鸟化石成为了鸟类是由恐龙进化来的最有力证据。
  那么,始祖鸟是从哪一类恐龙进化而来的呢?答案就是兽脚亚目恐龙,兽脚亚目与鸟类之间的共同点包括:脚掌有三趾、胸部上有“叉骨”、骨头充满空气等。
  在兽脚亚目恐龙的家族成员中,有巨型的暴龙和小一点的伶盗龙。暴龙身长约13米,体重约6.8吨,体型庞大自不必说,即使是小伶盗龙体重也有约15千克,与现代鸟类比起来,也堪称巨人了。那么,这么庞大的恐龙又是怎么进化成现在小巧的鸟类的呢?
  基因突变?
  20世纪头30年,主流的解释是“希望怪兽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与一个物种内部的缓慢进化不同,一个物种的重大改变必定是因为大规模的基因变异。比如136千克的食肉恐龙变成麻雀大小的史前伊比利亚鸟,恐龙的鳞片突然进化成羽毛,在这中间遗传物质一定发生了巨变。
  然而,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发现了一种的新的恐龙化石——孔子鸟化石,尽管这种化石显示恐龙当时并没有长出翅膀,但它们全身竟然已经长出了羽毛。此前,羽毛被认为是鸟类特有的。
  随后研究者也发现鸟类的呼吸系统其实早已经在恐龙身上出现了,始祖鸟和现代9300多种鸟类的祖先——虚骨龙(兽脚亚目后来演变成的一类特殊的小型恐龙),二者的骨骼结构并没有什么太大不同。这些发现都跟希望怪兽理论背道而驰:恐龙进化成了鸟类,并没有发生突变性变异。那么,如果不是因为基因突变,又会是什么呢?
  想变鸟,先瘦身
  2014年,澳大利亚、英国和意大利等国研究人员根据120种恐龙的1500多个解剖特征,发现了兽脚类恐龙成功进化的奥秘——“瘦身”运动。原来,当其他恐龙还在不断“长个”时,兽脚类恐龙是唯一一类体型不断缩小的恐龙,它们的收缩速度是其他恐龙增长速度的160倍,2.1亿年前其平均体重为163千克,当约1.6亿年前进化到始祖鸟时已经降至0.8千克。
  对于恐龙来说,变得极小的身型是非常重要的,很可能是进化成鸟类的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小体积可能是飞行的前提,尽管体积庞大可以滑翔,但是真正的展翅飞行需要靠扇动翅膀产生推力,这就需要翅膀大小和体重之间维持一个特殊比例。所以,大个恐龙变成鸟前,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瘦身”过程。研究人员估计,这一“瘦身运动”大约花了兽脚类恐龙家族的5000万年的时间。
  然而,兽脚类恐龙又是如何成功“瘦身”的呢?研究者发现在兽脚类恐龙中,发生了一个奇妙的进化过程——幼态延续。
  幼態延续是物种把幼年的甚至胎儿期的特征,保留到幼年以后甚至成年期的现象。比如人类就是典型的幼态延续动物,人类新生儿体毛稀疏,头大,大脑学习能力强,这是幼态,到了成年后,这些特征依旧保留,大脑的学习能力在一生中都很旺盛。
  研究发现,兽脚类恐龙也发生了幼态延续,它们出生后,体形不怎么长大。随着时间推移,兽脚类恐龙的面部、骨骼在萎缩变小,腿骨也不断地变得纤细,但是眼睛、脑部却一直在发育,喙开始出现。鸟类化石和恐龙化石对比后发现,变成化石的小恐龙的头盖骨与成年的鸟类很像,而最早的鸟类跟迅猛龙的胚胎形态几乎一样。兽脚类恐龙正是借助这一过程,保留了童年时期的小体型,从而瘦身成功,创造了一个进化奇迹。
  细节重塑:喙的出现
  那么,其他细节,比如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喙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鸟类可以用喙寻找食物、清洁身体、筑巢和照顾幼鸟。鸟类有着各不相同的栖息地,其中很多鸟类依靠十分特别的喙才能存活。因此,鸟类的生存能力不只是源于它们的飞行能力,其惊人的多功能性的喙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现代鸟类,两块上颌骨融合成为喙。其结构与恐龙、短吻鳄、远古鸟类和其他脊椎动物截然不同。为了找出变化是如何出现的,美国耶鲁大学人员研究了一系列与远古鸟类有关的现存物种:短吻鳄、鸡、老鼠、蜥蜴、龟和鸸鹋。
  他们发现与没有喙的生物相比,禽类拥有一个独特的与面部形成有关的基因簇。随后,研究者用化学药品抑制了蛋壳内小鸡胚胎的一些基因的蛋白质产物,发现小鸡胚胎骨骼开始发育时,它们长出了短短的圆形骨头,而不是鸟类那种狭长型骨头,最终,这个胚胎的喙部组织和位于嘴巴上方的腭骨都恢复到与恐龙相同的状态,一只小鸡长出了恐龙的脸。不过,出于实验道德的考虑,研究者对小鸡胚胎进行安乐死,未使它发育成为完整的小鸡。
  这一发现,再一次说明恐龙的口鼻到喙的转变,并不需要特殊的进化飞跃或者大规模的基因改变,只需要负责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活跃程度出现差异性即可。这样看来,物种内部的极小变化也能够同样驱动宏观进化,使得物种进化出全新特征和新种群。
  研究者猜测可能正是借助这种物种内部基因控制方式的微小变化,恐龙在“瘦身”过程中,也在缓慢进化出鸟类特征,比如首先进化出双足行走的方式,然后是羽毛、叉骨,再是更复杂的羽茎,再然后是翅膀,最终的结果是从恐龙到鸟类之间无缝的完美转变。
  下一步,研究者将继续深入研究恐龙和鸟类之间,其他细节是如何进化的,到时将为我们彻底揭开大个恐龙变鸟记的神秘面纱。
其他文献
世界从未像现在这样拥有如此多的先进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失去某些东西。许多古老的技术、发明和制造工艺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失传;而一些技术到目前仍未被现代科学家们充分理解。有些技术被我们重新发现,但许多更神秘的已失传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传奇。  安提凯特拉装置  安提凯特拉装置是最神秘的考古文物之一,它是100多年前潜水员在希腊安提凯特拉岛的一艘古船残骸中发现的一个青铜装置。该装置由
植物会“说话”  在英国小说家约翰.温德姆的笔下,有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植物,它们能走能跑,有思考能力,能够协同作战,共同捕杀人类。这就是温德姆末日小说《三尖树时代》中的三尖树,它们最特别的能力在于能够相互沟通。因为能够沟通,所以它们能够合作,制定作战计划。这看起来很科幻,然而科学家却证实了,植物确实有自己的“语言”,能够相互交流。  当你漫步于一片森林中,深吸一口气,就可以闻到植物的“语言”。没错,
在我们的常识中,地球上只有水量巨大的区域,才会受月球引力影响而出现明显的潮汐现象。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其实潮汐远远不止海洋和大江大河才有,在看似最不可能和潮汐有“半毛钱关系”的内陆地区,地球上最小的水体——泉水,居然也会出现潮汐现象!   这便是罕见的、能够在涨落间谱写出唯美韵律的——潮泉。顾名思义,潮泉便是会涨落起伏的泉水。泉水的涨落,难道也和大海一样是月球引力造成的吗?如果不是,究竟又是为何?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媒体报道,半个世纪前叛逃到朝鲜的美国士兵查尔斯·詹金斯于2017年12月12日在日本佐渡岛的家中死于心脏病发作,终年77岁。  他的辞世为何引来多国主流媒体关注?不只是因为“叛逃朝鲜”的离奇举动,也因为詹金斯和其他3名叛逃士兵被俘虏后出人意料的经历——他们成了朝鲜电影史上首批“美国明星”。“逃到朝鲜是我一生中最愚蠢的事”  24岁时,詹金斯是美军驻韩国军事基地的一名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诗人荷马在其著作中创造出“冷笑”(sar-donicgrin) 一词,其中“sardonic源于“撒丁岛”(Sardinia),指撒丁岛上通过一种药剂让死者脸上产生笑容的杀人仪式。最新研究称,失去自理能力需要人照顾的老年人和犯人被迫喝下这种神秘药物,之后陷入一种幻觉,或从悬崖上跳下摔死,或被活活打死。数千年来,这种神秘药物究竟为何物一直是个谜,意大利皮埃蒙特东方大学有机化学家吉
在德国西北部巴特本特海姆镇的一座火车站里,本为方便残疾人上车的站台在施工中抬高了41厘米,却导致火车门无法打开,乘客想要进入火车只能爬窗而入,令人哭笑不得。早在2016年3月,德国联邦铁路公司决定把站台从35厘米加高至76厘米,施工后发现火车站大厅地面并没有提升至相同高度,所以该火车站的出入门无法打开,为乘客的出行增加了很多负担。在乘客爬窗而入一段時间之后,当地的安全员表示此行动十分危险,便在火车
新婚夫妇山頂游玩,坠入悬崖命悬一线  2007年10月23日早上,新婚夫妇伍德·达威尔和斯坦因·比妮相约徒步去美国著名的原始山林保护区怀特山脉游玩。今年32岁的新娘比妮是美国哈佛大学考古学专业在读女博士,还有一个月毕业,新郎达威尔小比妮一岁,是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三年级研究生,两人于2007年8月15日结婚。  下午3点多钟,达威尔和比妮到达一座高达千米的山崖上。此时,他们看到悬崖边有一棵姿态优美的
在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数小时后,凶手奥斯瓦尔德落网。仅过了二天,在奥斯瓦尔德转监过程中,达拉斯夜总会老板杰克·鲁比当着数十名联邦特工和警察的面,拔枪打死了奥斯瓦尔德。  杰克·鲁比是谁?他为什么要杀死奥斯瓦尔德。“这是一个惊天大阴谋。奥斯瓦尔德和鲁比只是他们手中的一枚棋子,副总统约翰逊才是真正的幕后凶手。”肯尼迪遗孀杰奎琳十分痛苦地说道。肯尼迪遇刺身亡后,杰奎琳专门就这
众所周之,新疆的养路工人是比较辛苦的,常年在公路上作业,有些公路处于偏僻的戈壁滩,没水没人,不仅要忍受恶劣的天气,还要抵挡寂寞的煎熬。但这些比起我这邻居来说是小巫见大巫,因为他工作的地方,堪称无人区中的无人区,那就是新藏线昆仑山段。  虽说新藏线走得车很少,如今青藏铁路也修好了,走得车就更少了,但还是有一些军车(国防需要)和极少的货车走这条路。虽说走得车少,但毕竟是国家一级公路,养路工人也是必不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男子基顿患罕见皮肤病,皮肤能像吸盘一样吸引物体,犹如《X战警》中的“万磁王”一般。基頓所患的皮肤病目前还没有被命名。他的体温高于常人,这让他的毛孔就像吸盘一样,能吸附物品。而且,他的伤口可以很快愈合,他很少生病,衰老速度也比常人慢。在一档电视节日中,基顿表演了头吸水瓶往杯子中倒水的“绝技”。他的这种“超能力”还为他赢得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头上能放最多罐子的人。当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