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51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说和读,而阅读理解在英语教学中往往成为了难点,笔者在文中总结了十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在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方面着重对学生的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兴趣习惯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找到了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因素,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传授正确的阅读理解方法和技巧,就会大大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一、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不良阅读习惯对阅读技巧的影响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部分时间进行的是精读教学,教师往往对阅读材料中词汇、语法、修辞、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进行详细的分析,殊不知学生在阅读中也形成了过多进行语法分析、过多依赖词典、复读次数过多等不良习惯,而这些习惯极易导致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解答不完所有的试题。
  (二)词汇量的影响
  影响学生阅读的第一关是词汇量。一个人掌握的词汇越多,阅读时所遇到的障碍越小;反之,掌握的词汇少,容易曲解词汇含义,误解整个句子,甚至整篇文章。
  (三)词法问题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中考英语语法试题分值减少,有人提出教学中要淡化语法的观点,学生也就片面理解为学不学好语法无所谓。其实,学生如果对英语各种常用结构或篇章结构等语法知识掌握不够好的话,通常会导致他们对英语句子或段落进行语法分析的能力较差,从而影响阅读理解。
  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求平时多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养语感。另外,有的同学在阅读时出声读、点读或回读,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影响阅读速度和对文章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限定自己的阅读时间,每次阅读时都要提醒自己把注意力停留在文字符号上,形成默读的习惯,以提高阅读速度。
  (二)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要上好课是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能做好预习工作,他们在阅读中肯定会遇到生词,这时不要忙着去翻工具书,而要尝试着去猜出它的意思,这也就要求学生养成用英语知识去识别或猜词悟意的能力。因为有些单词的意义在上下文中已经由作者下了定义或解释;或有些单词出现在读者熟悉的情境中,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经验来确定词义;如果学生学会了这两种方法,就不必完全依靠查字典也可以较准确地猜测出文中生词的意思,从而能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重视课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仅仅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就不仅要要求学生掌握好书本上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并达到一定的量。因此,教师要有选择地给学生补充一些阅读材料,且阅读题材要丰富多样,这样学生才有兴趣,才乐于去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重视英语词汇量的积累、了解文化差异、牢固地掌握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知识。中西方在历史、文化、及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许多文章所表述的观点与我们通常的看法大相径庭,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背景知识、讨论和分析,在阅读一篇文章、了解一个新点的同时,也可以对目标语国家的历史、文化等方面有进一步的了解。
  (五)加强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生要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一般阅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略读(Skimming),即迅速浏览全文,抓住文章大意和主题句,明确作者的态度和意图。
  2.跳读(Skipping),即快速查找某一相关信息,读时要一目十行,对不相关的内容一带而过。
  3.猜测生词(Guessing the new words)。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生词。如果一遇到生词就去查字典,或跳过去不看,都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这样就要猜测生词的意思。不同的语境,单词的意思也就不一样。所以要根据上下文线索和构词法等知识去猜测。
  英语阅读理解技巧:
  1.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即先看试题,再读文章。阅读题干,首先要掌握问题的类型,分清是客观信息题还是主观判断题。此法加强了阅读的针对性,提高了做题的准确率,节省了宝贵的时间。特别适用于对图形表格类题材的理解。
  2.速读全文,了解大意知主题。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抓主题句这是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用归纳法撰写的文章,都是表述细节的句子在前,概述性的句子居后。此时主题句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通常用演绎法撰写的文章,大都遵循从一般到个别的写作程序,即从概述开始,随之辅以细说。
  3.详读细节,理顺思路与文章脉络。文章绝不是互不相干的句子杂乱无章的堆砌。作者为文,有脉可循。如记叙文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论述体则包含论点、论据、结论三大要素,通过解释、举例来阐述观点。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详读细节,找出关键词语,运用“画图列表法”,勾画出一幅完整清晰的文章主题和细节的认知图。
  4.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深层理解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加标题等)和推理判断题,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深层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必须忠实于原文;要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揣测;它要求读者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和逻辑推理,不能就事论事,以偏概全。只有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推理才有前提和基础。
  阅读理解涉及语言基础知识、文化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运用。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利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排除阅读障碍,需要通过平时广泛的、大量的、快速的阅读等训练才能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S-亚硝基-N-乙酰半胱氨酸对绿脓菌素感染所致靶器官损伤以及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aCl组以及SNAC组,NaCl组和SNAC组均进行气管
从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角度,介绍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途径以及组织利用的形式,从而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
以ILASⅡ系统为例,对音像制品和机读资料编目前、中、后的一些工作经验进行总结。
介绍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主体”教学模式,阐述了文献检索课采用“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并介绍了实践体会。
在临床实验教学中,应让学生有效掌握对于疾病的诊断能力、鉴别诊断以及判断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临床思维得到全面培养.科学合理的临床实验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学会检验、免疫
班主任带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大大小小的学生伤害事故,一旦学生出现的意外伤害事故,作为班主任要冷静,理性处理,从容应对,这才是关爱学生。  学生伤害关爱处理处理方法对于学生,几乎每一个班主任都像一只老母鸡一样,竭尽全力的用自己不太宽大的“翅膀”,呵护自己的学生。一旦学生受到伤害,心就会猛的一紧——担心、挂念、紧张……什么情绪都有,关心则乱,班主任极容易情绪失控,把事情搞的一团糟!此时,班主任特
一、角色表演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对学生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是缺少这种外在的语言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没有说英语的需要,没有说英语的对象,更没有说英语的意识。然而根据我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他们一般都比较喜欢在模拟的情景中扮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他们可以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期望以模拟的方式表达出来,从中获得满足。因此,巧妙的创设情景,既可以克服非母语教学的缺陷,又可以利用好小
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用户信息需求、信息传播方式及工作流程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信息环境下对21世纪图书馆学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对超文本链接技术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类型可能涉及的侵权问题,并对一些典型的超文本链接侵权案例进行了分析。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hypertext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