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罢官》冤案的史实谬误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348892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姚文元这个当年大批特批海瑞的文痞死了。
  “文革”这十年动乱已经过去了三十年,当时关于《海瑞罢官》的一切冤假错案也都平反昭雪了,从法制方面说,确实已成历史,告一段落。但有三件十分具体的史实,却始终没得到彻底的澄清,现试稍作梳理:
  
  把两次罢官混为一谈
  
  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发表。1967年5月,北京《内刊》“反修兵”印发的《文艺战线上两条路线斗争大事记(1949~1966)》说此文“揭开了批判吴晗之流的序幕”。1965年11月29日,《解放军报》转载此文时,编者按就进一步升级,说“《海瑞罢官》是一株大毒草”。
  随后,批判的文章陆续出现,主要有戚本禹的《〈海瑞骂皇帝〉和〈海瑞罢官〉的反动本质》、关锋与林杰的《〈海瑞骂皇帝〉和〈海瑞罢官〉是两株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等。为了硬要把吴晗的作品上纲上线,说成是为彭德怀的鸣冤叫屈。一时间,《海瑞罢官》的“罢官”是要害问题成了定论。又说是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人民群众不是明史专家,也只能听他们随口乱说。
  其实,这样说完全把历史的真相弄乱了,而事实原来很清楚:海瑞一生被罢官有多次。他上《治安疏》,被罢官而下诏狱,是嘉靖皇帝朱厚罢的。时在嘉靖四十四年(1565),而《海瑞罢官》写的是海瑞在应天巡抚任上和徐阶等乡官斗争而被罢官,那时嘉靖皇帝已经死了,朱载即位,早改元了。时在隆庆四年(1570),所以当时的所有批斗都说《海瑞罢官》的要害是罢官,又说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把相距五年之久的两件事情混为一谈,实际上是闹了大笑话。
  
  海瑞是否“骂”过皇帝
  
  海瑞在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任上,曾向嘉靖皇帝朱厚上《治安疏》,对于朱厚的多年不上朝而一心一意想白日飞升而成仙进行了披肝沥胆的谏劝。
  这种谏劝在封建时代,每个朝代都有,那些忠心的臣僚,当然也会反映民间疾苦,但绝不是推翻封建统治,也无意更换封建统治者,而是希望统治者能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希望能出现国泰民安的局面。这种进谏,至多只能是逆耳忠言,和发泄仇恨私愤的“骂”是有根本区别的。
  在二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唐代开国之初,魏征向唐太宗李世民多次进谏,今存《魏郑公奏议》,其中言辞尖锐、情绪激动者亦不少,这自然都是属规劝的性质,不能说成为“骂”。北宋时,包拯向宋仁宗赵祯的进谏,情况也基本如此,也是规劝的性质,也不能说成为“骂”。因此,辛亥革命以来,建国以来,从未有历史学家写过《魏征骂皇帝》、《包拯骂皇帝》之类的文章。
  我们再看《治安疏》,其中有段话,的确十分刺耳:“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迩者严嵩黜,世蕃极刑,差快人意,一时称清时焉。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不及汉文帝远甚。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尤其把“嘉靖”二字破解为“家家皆净而无财用”可以说是一种谩骂或诅咒,但对海瑞来说,他不过是向嘉靖皇帝反映民间对嘉靖皇帝之极度不满的情况,怎能把如实反映情况的人当作谩骂者、诅咒者呢!
  在《治安疏》快结束时,海瑞说:“大臣持禄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陛下诚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是以昧死竭为陛下一言之”。这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当时朝廷上的风气是一味歌功颂德,全都顺着皇帝的意愿,阿谀奉承。大臣小臣们没有一个人敢于反映民间的真实情况,当然更没有一个人敢于反映百姓对皇帝的不满。正因如此,海瑞才冒极大的风险进谏。
  冒死进谏,在封建社会中是常有的事。比海瑞稍早的杨继盛进谏时,也是作了被处死的心理准备的,后来确实被酷刑处死了。也没有人说过:杨继盛骂皇帝。冒死进谏,简称“死谏”。海瑞事先已购买了棺材,可见决心之大。但在《治安疏》中未提买棺材之事,否则也会被认为是近乎要挟或耍赖的行为。
  1959年9月21日,吴晗的长篇论文《论海瑞》在《人民日报》发表,文内提到“当海瑞因为批评嘉靖帝坐牢的时候,嘉靖帝很生气。”因为“谏”是古汉语,只用于臣僚对皇帝,于是在提法上改用了“批评”二字,“谏”与“批评”虽然不能认为是同义词,但“谏”一般都含有“批评”的意思,所以这样用也应该是允许的。
  但是,早在同年6月16日,《人民日报》上却出现一篇短文,题为《海瑞骂皇帝》,署名刘勉之。等到姚文元开始批判吴晗的《海瑞罢官》之后,许多报纸和大字报便纷纷揭发:刘勉之即吴晗的化名。于是出现了把《海瑞骂皇帝》和《海瑞罢官》联系起来一起揭批的场面。这一件事情很难使人置信。
  吴晗对中国古代历史,尤其明史,尤其海瑞这个历史人物颇有研究,他完全理解封建社会中臣僚与皇帝之间的相处关系,他完全理解海瑞对嘉靖皇帝或隆庆皇帝、万历皇帝的一片忠心,他不可能认为海瑞会“骂”皇帝。再说,吴晗在这数年之间写了许多关于海瑞的文章,全是署名吴晗,为什么偏偏这篇署名刘勉之。既然早在6月16日他就认为海瑞是在“骂皇帝”,那么,为何到了9月21日发表《论海瑞》时,却又不用“骂”而改用“批评”的提法呢?
  因此,我认为《海瑞骂皇帝》这一短文果真出之于吴晗手笔的话,也不代表他本人的看法,不能排除是他人授意,或他人指使所写。也有可能是别有用心的人,早就在实施后来张春桥之流公开承认的“引蛇出洞”的计谋了。否则的话,无论如何解释不通的。
  
  海瑞怎可能用《红楼梦》的语言
  
  到了1966年5月16日以后,文革已经在全国范围之内广泛展开,大字报满天飞,各种各样的印刷品满天飞,在上海,在北京,这种情况尤其显著。
  为了要使《海瑞罢官》、《海瑞上疏》和完全出之于诬陷的所谓彭德怀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滔天罪行”联系起来,“四人帮”使出了最无耻的伎俩,荒谬绝伦地捏造海瑞说过:“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句话。用来证明《海瑞罢官》、《海瑞上疏》是配合彭德怀向毛主席猖狂进攻的。
  一开始,我也被这一鬼蜮伎俩弄糊涂了。继而一想,所有明刊善本海瑞文集都曾仔细读过,没有发现过这一句话。而且,明刊李春芳编刻《海忠介公居官公案》以及传统剧曲、传统曲目的《海公大红袍》、《海公小红袍》等文本中也没有发现过这两句话。
  说实在的,海瑞写的文章基本上是当时流行的古文,《治安疏》的风格有一定代表性。至于大白话,海瑞极少用。在淳安知县任上,有《人命参语》好几篇以及《争坟地参语》、《争谷参语》各一篇,写得更通俗,但仍不是大白话。再说,这完全不符合海瑞的思想,他对嘉靖以及任何一位皇帝,衷心希望他们在龙椅上坐得更稳些,而决无拉下马的造反企图。
  我觉得“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两句话很熟悉,最后终于找到这出自于《红楼梦》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凤姐对尤氏谈起无赖张华以尤二姐未婚夫身份状告“琏二爷国孝家孝的里头,背旨瞒亲,仗财依势,强逼退亲,停妻再娶”时说了一段话:
  “这事原是爷做的太急了;国孝一层罪,家孝一层罪,背着父母私娶一层罪,停妻再娶一层罪。俗语说:‘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他穷疯了的人,什么事做不出来?”
  凤姐形容穷疯了的人,为着敲诈勒索,会去干任何冒险的事。“把皇帝拉下马”,原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在“四人帮”文痞眼光里,就作为一种真的要把皇帝拉下马的铁证了,于是就张冠李戴,硬说是海瑞讲的。原是天大的笑话,他们却作为法宝在使用了。
  当然,这两句话再追索下去,更早的出处在《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五回,仍旧不是海瑞讲的。但“拼着”二字则是“破着”,略有不同之处。
  在文革期间,没有办法把这两句话的出处讲清楚,谁讲谁就成了“反革命”。以致后来以讹传讹,大家真以为是海瑞讲的,最低限度,认为海瑞的心态就是如此这般。“文革”结束,不仅没有被纠正,而且有许多为《海瑞罢官》、《海瑞上疏》冤狱平反昭雪的文章也都正面引用这两句话以说明海瑞的不怕死,这就一错再错了。再不纠正,将来要弄清楚,势必更麻烦更吃力。
  当时“四人帮”关于海瑞所闹的笑话,这是主要的。后来因为说成清官比贪官更可恶,人民群众极反感,他们黔驴技穷,又伪造历史上的“儒法斗争”,说海瑞作为法家,仍有可以肯定的一面,这一类谬论影响也不大,就不再列举了。
  
  编辑:方平 杜靖
其他文献
导言rn通常情况下,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项目主管以及公司主管凭着直觉来权衡项目中出现的风险和机会.在实践中,当需要面对非同寻常的高风险时,可能会存在明显的提高收益的机
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在设备、材料等环节与国际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服务环节对基础性研究储备要求低,进入壁垒低,所需要的是对用户需求的发
随着国内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大跨度连续梁桥运用越来越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与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组合结构可以提高桥梁整体受力稳定性.按照钢管拱桥施工工艺区分,安装方法有
房地产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产业,产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提高房地产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水平,能增强企业竞争力.我国房地产财务成本管理存在一些问题,财务成本管理方法
本文从神州数码公司IT服务业务的实践出发,对组织级项目管理在IT服务领域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对神州数码在项目监管、组织级项目管理体系建设、组织级项目管理软件等方面的经验
城市创业小额贷款是一项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就业创业的金融支持措施.目前,成都市除开展了国家规定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外,部分区县还利用自筹资金进行了积极
这是最好的旅游时节——春暖花开,人静如水,当不用再为塞车在高速公路晒月光时,你的行走能敲出青石板般的清冽回响,聆听到嘀哒嘀哒的心跳。本期“主题游事”推出了“春天慢漫
青树包村位于湖北省长阳县中西部,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7.6℃.总面积34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1021户,总人口3548人.其所在火烧坪乡曾是长阳县最贫困的地区,山民们
奶奶是我的良师益友  我奶奶今年八十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看她年轻时的照片,美人一个呢,个子很高,鼻子高挺,一头乌黑柔软的头发,梳着两条大辫子,她有一对又细又长的眉毛,像夏天长在柳树上的柳叶。我更喜欢她的眼睛,很亮,好像有小星星住在里面一样。而现在,她的腰不再挺拔,一丝丝白发,一根根皱纹都在显示着岁月的痕迹,从年轻到现在,岁月虽然改变了她很多,但却无法改变她对我们的爱。  我的父母都在外做小生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