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十月,有机会去了趟浙江,领略了绍兴、宁波、普陀以及杭州的秀丽风光和民族文化精粹。一路上的所见所得,可以说是精神物质双丰收。如果精神与物质两相比较,我以为精神上的收获要更丰富,更耐人寻味。一个小小景点的故事,一座普普通通的设施,一句平平常常的话语,对我们第一次来这些地方的观光客来说,都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滋补心灵的妙药,正是只要有心,处处皆可学到修身养性的学问。
虔诚者的亵渎
紫竹林禅寺,是普陀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烟雾缭绕之中,一批批善男信女摩肩接踵、争先恐后地向观音菩萨顶礼膜拜。可是就在寺院的右前方,竖立着一块与此情景大相径庭的石碑,碑上赫然写着禁止虔诚者在此“燃指舍身”,扬抑、热冷反差如此强烈,令人不可思议。
导游小郑也许看出了我的迷惘,详详细细地讲了这块碑的来历。我茅塞顿开,不得不称赞这块石碑立得有道理、有水平。
相传,唐朝年间,印度一位僧人来到普陀。普陀的寺院众多,当僧人到达紫竹林禅寺时,带来拜佛的香烛用光了。虔诚的僧人便从袈裟上撕下一块布条,把十指缠住,代替线香焚烧。十指连心哪!烧了一刻,僧人实在忍不住了,就纵身跳向附近通向大海的山洞。这时奇迹出现了,僧人感到有一块七彩宝石把他托上了岸。僧人确信,这是观音显灵。他现身说法,一传十,十传百,相信紫竹林观音灵验的人越来越多。到了明朝,许多盼望观音早日引渡自己脱离人间苦海的男男女女,纷纷学习印度僧人,燃指、舍身竟成了一种时尚。
当时的定海都督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认为观音慈悲为本,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岂肯要人燃指、舍身?燃指、舍身有悖于观音的本意,玷污了禅林。他随即下令在紫竹林建造一块石碑,明确规定,一律不准愚媪村夫为示虔诚而在此做出燃指、舍身的蠢事。
这则富有哲理的石碑告诉人们,如同跨越真理一步就是谬误一样,过度的虔诚无异于是对“佛祖”的亵渎。
当然,燃指、舍身只是虔诚的极端,在现代文明社会基本上已经绝迹。但是,与这种荒唐行为思想上一脉相承的“烧香比赛”却一浪高过一浪:你烧一炷,我烧一把;你烧一把,我烧一筐;船装车载香烛者也并不少见。在这些虔诚者看来,香烛烧得越多,越能得到菩萨的保佑。其实,这只是虔诚者的异想天开。只要细心体察,人们不难发现,正宗的佛门弟子,都是不赞成、不提倡“多多益善”这种举止的。
我就亲眼目睹了一位僧人对信徒们谆谆劝诫的一幕。
那是在我国另一座佛教名山——安徽九华山的肉身殿。绿树环绕的肉身殿,低矮又通风不畅,稍有香火,刺鼻的烟雾便使得人们难以从容瞻仰圆寂后的肉身和尚的真容。无奈之中,这里的僧人便请求香客到殿外焚香。然而总有一些香客顽强地在殿内点燃大把大把的香烛,让参拜的人们呼吸都感到困难,不能久留。僧人们看不下去了,但又不便当面劝阻,只得站在一旁喃喃细语,自说自话:“烧香究竟为了什么?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为了自己而妨碍别人,这种香烧了也没有用!烧得越多菩萨越不欢迎。”僧人不厌其烦地说着,声调虽然柔和,但眼神里明显流露出对烧香者执迷不悟的惋惜之情。
如果说九华山和尚只是隐隐的批评,那么河南洛阳白马寺则是“开宗明义”的反对了。在寺院的大门口,在寺内的许多触目之处,都张贴着醒目的布告:“心诚一炷香。”在这里,听不到小商贩兜售香烛的喧嚣,看不到手提怀抱香烛、穿梭于菩萨之间的香客。进寺的人们沐浴着浓郁的能够沁人心脾的清新之气,静静地看,静静地参悟,对“佛祖”的敬仰之意油然而生。
邻居胡女士——一位皈依佛门多年的居士说得更为彻底:“就是你不烧香,只要心中想着别人,多做好事,也会得到菩萨的庇护的。”
想想也是,以普渡众生为己任的观音菩萨是公平、公正的。既然每人头上都有一片天,菩萨也一定会把他的庇护施舍给每一个人。以为烧香越多便能得到菩萨越多的保佑、能比别人早一天走进极乐世界的人,其本质是用财富换取幸福,是对别人利益的侵占。
既然如此,敬香,一炷足矣!
小小路牌见精神
我没有到过宁波,但我一直认为宁波是美丽的。然而,这一次与宁波亲密接触以后,其美丽大大超出我的想像。宁波的绿,宁波的水,宁波干干净净的大街小巷,在全国同类型的中等城市中,恐怕没几个能与她媲美。
摄影工作者对形象和色彩最为敏感。当我们从舟山方向进入宁波时,坐在我身旁搞摄影多年的高先生情不自禁地数着:一个公园,二个公园,三个、四个……以后,他突然不数了。为什么?因为公园太多,一个连着一个,他无法数清了。
“三江口”是宁波代表性的景点,其奇特的景观留住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目光!我们到达宁波的第二天清晨,就有人迫不及待去观赏这里的景色,回来后大呼其美。结果,在我们这支团队中便掀起了一股小小的“三江热”。当天晚上,就有人打的去欣赏“三江口”夜景,到宾馆后感到还不过瘾,再想去看一看。去了一次又一次,临走之前无论如何要去看一次的大有人在。
作为外地人,我们感兴趣的不单是“三江口”如何美的本身,而是“三江口”的美为什么能够“青春长驻”?为什么没有像国内许多城市的名胜古迹那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而日益衰老?
可能是出于“主人”的谦逊,宁波的一位同行回答这个问题时说:“宁波有别的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这里经济发达,城市建设资金充裕,可用的土地比较多,新建的工业项目大都没有放在城内,城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言外之意,外地是无法像宁波这样做的。我承认宁波的特殊性,但是,为什么有一些不需要用多少钱,也占不了一分地,而深受老百姓欢迎的举措,宁波做到了,外地就做不到呢?这里的关键还是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问题,就是说有没有真正地、而不是口号式地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到实处。
宁波街道两旁竖立着的公厕指引牌就是一例。
到宁波的第二天,在去“天一阁”的途中,我们团队中的女同胞突然惊呼:指引公厕的路牌居然登上了主干道,这在我们所在的城市里是绝对看不到的一景。大家留意一看,果然,每隔一段便有一块告诉你厕所在哪里的路牌:路牌上的箭头向下,说明厕所就在旁边;箭头向上,说明厕所在前面多少米;要是厕所在右边巷子里,箭头便向右拐……一目了然。如果内急,不需要请别人指点,便能直奔目的地。
在大城市里找厕所,可是一件难事。我长期生活在一个省会城市的最繁华地区,几乎每天都要碰到问询的人。他们问得最多的,不是去旅游景点怎么走,而是厕所在哪里。回答如此不是问题的问题,我却常常陷入窘境,因为我实在不清楚在这个全市最繁华的地区哪里还有公厕。因此,当我看到那些找不到公厕的人们不得不在树丛中、墙角边“解决问题”时,我是抱着同情之心的。难道你能责备他们早上喝得太多么?!能责备他们肚中的容量太小、忍耐力太低么?!
一天,当我把遇到的窘况说给家里人听时,小孙子却批评我“笨”。他告诉我,“麦当劳”“肯德基”家家有厕所。许多小朋友去“麦当劳”“肯德基”不是都去买东西吃,而是去上厕所的。“以后有人再问厕所在哪里,你就告诉他们到‘麦当劳’‘肯德基’找去!”后来我经过实地考察,证实小孙子的话是可靠的。说来也是凑巧,过了不久,本市一家发行量最多的晚报居然在第一版显著位置发表文章,评述居民到洋快餐店找厕所的现象,指出我们有些城市建设的决策者,还不如洋快餐店的老板懂得只有满足老百姓必不可少的基本需求,才能得到老百姓欢迎的道理。
其实也难怪,现在有多少城建决策者是上公厕的?!不上公厕又怎么能体会找公厕之艰难?!
摆在这样的背景下评价宁波的公厕路牌,人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宁波的决策者是了解老百姓的需求的。他们并没有把“以人为本”当作标签,而是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造绿地,排污水,做好每一件实事,为老百姓营造和谐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让老百姓真正安居乐业。
人们常说,从细微处见精神。公厕路牌不就透出了宁波的决策者们为老百姓扎扎实实服务的精神吗?!用这样的精神建设城市,城市还能不美吗?!
虔诚者的亵渎
紫竹林禅寺,是普陀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烟雾缭绕之中,一批批善男信女摩肩接踵、争先恐后地向观音菩萨顶礼膜拜。可是就在寺院的右前方,竖立着一块与此情景大相径庭的石碑,碑上赫然写着禁止虔诚者在此“燃指舍身”,扬抑、热冷反差如此强烈,令人不可思议。
导游小郑也许看出了我的迷惘,详详细细地讲了这块碑的来历。我茅塞顿开,不得不称赞这块石碑立得有道理、有水平。
相传,唐朝年间,印度一位僧人来到普陀。普陀的寺院众多,当僧人到达紫竹林禅寺时,带来拜佛的香烛用光了。虔诚的僧人便从袈裟上撕下一块布条,把十指缠住,代替线香焚烧。十指连心哪!烧了一刻,僧人实在忍不住了,就纵身跳向附近通向大海的山洞。这时奇迹出现了,僧人感到有一块七彩宝石把他托上了岸。僧人确信,这是观音显灵。他现身说法,一传十,十传百,相信紫竹林观音灵验的人越来越多。到了明朝,许多盼望观音早日引渡自己脱离人间苦海的男男女女,纷纷学习印度僧人,燃指、舍身竟成了一种时尚。
当时的定海都督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认为观音慈悲为本,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岂肯要人燃指、舍身?燃指、舍身有悖于观音的本意,玷污了禅林。他随即下令在紫竹林建造一块石碑,明确规定,一律不准愚媪村夫为示虔诚而在此做出燃指、舍身的蠢事。
这则富有哲理的石碑告诉人们,如同跨越真理一步就是谬误一样,过度的虔诚无异于是对“佛祖”的亵渎。
当然,燃指、舍身只是虔诚的极端,在现代文明社会基本上已经绝迹。但是,与这种荒唐行为思想上一脉相承的“烧香比赛”却一浪高过一浪:你烧一炷,我烧一把;你烧一把,我烧一筐;船装车载香烛者也并不少见。在这些虔诚者看来,香烛烧得越多,越能得到菩萨的保佑。其实,这只是虔诚者的异想天开。只要细心体察,人们不难发现,正宗的佛门弟子,都是不赞成、不提倡“多多益善”这种举止的。
我就亲眼目睹了一位僧人对信徒们谆谆劝诫的一幕。
那是在我国另一座佛教名山——安徽九华山的肉身殿。绿树环绕的肉身殿,低矮又通风不畅,稍有香火,刺鼻的烟雾便使得人们难以从容瞻仰圆寂后的肉身和尚的真容。无奈之中,这里的僧人便请求香客到殿外焚香。然而总有一些香客顽强地在殿内点燃大把大把的香烛,让参拜的人们呼吸都感到困难,不能久留。僧人们看不下去了,但又不便当面劝阻,只得站在一旁喃喃细语,自说自话:“烧香究竟为了什么?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为了自己而妨碍别人,这种香烧了也没有用!烧得越多菩萨越不欢迎。”僧人不厌其烦地说着,声调虽然柔和,但眼神里明显流露出对烧香者执迷不悟的惋惜之情。
如果说九华山和尚只是隐隐的批评,那么河南洛阳白马寺则是“开宗明义”的反对了。在寺院的大门口,在寺内的许多触目之处,都张贴着醒目的布告:“心诚一炷香。”在这里,听不到小商贩兜售香烛的喧嚣,看不到手提怀抱香烛、穿梭于菩萨之间的香客。进寺的人们沐浴着浓郁的能够沁人心脾的清新之气,静静地看,静静地参悟,对“佛祖”的敬仰之意油然而生。
邻居胡女士——一位皈依佛门多年的居士说得更为彻底:“就是你不烧香,只要心中想着别人,多做好事,也会得到菩萨的庇护的。”
想想也是,以普渡众生为己任的观音菩萨是公平、公正的。既然每人头上都有一片天,菩萨也一定会把他的庇护施舍给每一个人。以为烧香越多便能得到菩萨越多的保佑、能比别人早一天走进极乐世界的人,其本质是用财富换取幸福,是对别人利益的侵占。
既然如此,敬香,一炷足矣!
小小路牌见精神
我没有到过宁波,但我一直认为宁波是美丽的。然而,这一次与宁波亲密接触以后,其美丽大大超出我的想像。宁波的绿,宁波的水,宁波干干净净的大街小巷,在全国同类型的中等城市中,恐怕没几个能与她媲美。
摄影工作者对形象和色彩最为敏感。当我们从舟山方向进入宁波时,坐在我身旁搞摄影多年的高先生情不自禁地数着:一个公园,二个公园,三个、四个……以后,他突然不数了。为什么?因为公园太多,一个连着一个,他无法数清了。
“三江口”是宁波代表性的景点,其奇特的景观留住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目光!我们到达宁波的第二天清晨,就有人迫不及待去观赏这里的景色,回来后大呼其美。结果,在我们这支团队中便掀起了一股小小的“三江热”。当天晚上,就有人打的去欣赏“三江口”夜景,到宾馆后感到还不过瘾,再想去看一看。去了一次又一次,临走之前无论如何要去看一次的大有人在。
作为外地人,我们感兴趣的不单是“三江口”如何美的本身,而是“三江口”的美为什么能够“青春长驻”?为什么没有像国内许多城市的名胜古迹那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而日益衰老?
可能是出于“主人”的谦逊,宁波的一位同行回答这个问题时说:“宁波有别的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这里经济发达,城市建设资金充裕,可用的土地比较多,新建的工业项目大都没有放在城内,城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言外之意,外地是无法像宁波这样做的。我承认宁波的特殊性,但是,为什么有一些不需要用多少钱,也占不了一分地,而深受老百姓欢迎的举措,宁波做到了,外地就做不到呢?这里的关键还是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问题,就是说有没有真正地、而不是口号式地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到实处。
宁波街道两旁竖立着的公厕指引牌就是一例。
到宁波的第二天,在去“天一阁”的途中,我们团队中的女同胞突然惊呼:指引公厕的路牌居然登上了主干道,这在我们所在的城市里是绝对看不到的一景。大家留意一看,果然,每隔一段便有一块告诉你厕所在哪里的路牌:路牌上的箭头向下,说明厕所就在旁边;箭头向上,说明厕所在前面多少米;要是厕所在右边巷子里,箭头便向右拐……一目了然。如果内急,不需要请别人指点,便能直奔目的地。
在大城市里找厕所,可是一件难事。我长期生活在一个省会城市的最繁华地区,几乎每天都要碰到问询的人。他们问得最多的,不是去旅游景点怎么走,而是厕所在哪里。回答如此不是问题的问题,我却常常陷入窘境,因为我实在不清楚在这个全市最繁华的地区哪里还有公厕。因此,当我看到那些找不到公厕的人们不得不在树丛中、墙角边“解决问题”时,我是抱着同情之心的。难道你能责备他们早上喝得太多么?!能责备他们肚中的容量太小、忍耐力太低么?!
一天,当我把遇到的窘况说给家里人听时,小孙子却批评我“笨”。他告诉我,“麦当劳”“肯德基”家家有厕所。许多小朋友去“麦当劳”“肯德基”不是都去买东西吃,而是去上厕所的。“以后有人再问厕所在哪里,你就告诉他们到‘麦当劳’‘肯德基’找去!”后来我经过实地考察,证实小孙子的话是可靠的。说来也是凑巧,过了不久,本市一家发行量最多的晚报居然在第一版显著位置发表文章,评述居民到洋快餐店找厕所的现象,指出我们有些城市建设的决策者,还不如洋快餐店的老板懂得只有满足老百姓必不可少的基本需求,才能得到老百姓欢迎的道理。
其实也难怪,现在有多少城建决策者是上公厕的?!不上公厕又怎么能体会找公厕之艰难?!
摆在这样的背景下评价宁波的公厕路牌,人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宁波的决策者是了解老百姓的需求的。他们并没有把“以人为本”当作标签,而是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造绿地,排污水,做好每一件实事,为老百姓营造和谐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让老百姓真正安居乐业。
人们常说,从细微处见精神。公厕路牌不就透出了宁波的决策者们为老百姓扎扎实实服务的精神吗?!用这样的精神建设城市,城市还能不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