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籍调查数据组织方法探讨

来源 :现代测绘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ixsli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籍调查是以权属调查为核心,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用途等基本状况,满足土地登记需要。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前期工作和法定程序之一。地籍调查按调查对象分为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目前农村地籍调查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过程中同步完成的。农村地籍调查的主要成果是权属界线协议书、集体(国有)土地权属调查表(以下简称“一书一表”)。本文针对“一书一表”自动生成,探讨一种数据采集组织方法,以供参考。
其他文献
介绍了MicroStation图形平台下符号的种类、定制、使用、管理等方法,对各种符号类型的特点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
为满足各项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提出的新要求,江苏省很多地区组织开展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而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作是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对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制作过程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在对比分析传统的WebGIS各种实现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 ,探讨了利用企业级J2EE技术实现分布式WebGIS的解决方案 ,使WebGIS更好地满足企业级应用的需要
本文叙述了对辽宁省盘锦市进行的以彩色航空摄影资料为基础的采用正射影像图(DOM)、数字线划图(DLG)、三维漫游、影观浏览(Skyline)等多种方法互补的地籍调查测绘技术方案。
“EPSW”电子平板测绘系统已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该平台的推出推动并解决了测绘行业及GIS前端行业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以“EPSW”电子平板测绘系统在全野外数字化生产实践中的体会,对EPS的数据库做简单的介绍。
泊松曲线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沉降预测方法,但是它只能在等时距数据条件下方能使用,在工程实际中很难满足这一要求。本文采用插值法将非等时距数据转化成等时距数列,并结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用泊松曲线模型预测建筑物沉降量与实际沉降量比较接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介绍了GIS建库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点线模型进行GIS矢量数据采集,从根本上保证数据生产过程中空间数据之间具有正确的拓扑关系,从而消除在工作实践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建库造成的影响,达到顺利建库的目的。
测量中有些时候会碰到定权不统一的问题,导致了平差后的结果不理想。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通过赫尔默特方差估计的方法消除由于定权的不合理而产生的精度超限问题。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表明,利用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在进行迭代定权非常实用,大大提高了其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