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的策略研究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阶段,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非常重要。当前,网络已成为小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窗口,利用网络环境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开辟了德育工作的新阵地。本文从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策略的概述、工作途径和工作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网络环境  小学德育  德育策略
  
  一、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策略的概述
  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策略是指以网络环境为德育背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强化德育功能,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共同成长,从而形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型育人格局的策略和方法。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渗透,网络环境已成为小学生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因子。在网络环境里开展小学德育教育,不仅对学校的发展、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的升级意义重大,而且对小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网络环境下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修养,为德育工作创新发展提供精神装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尤其需要工匠精神和渊博学识,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缩短与信息时代的代沟,以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教师熟稔教育教学软件,全面提高对基本文件、图画和音视频文件的编辑和处理能力;同时,大力鼓励老师终生学习,主动充电,使自身的知识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为德育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精神装备。
  (二)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工作,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依托少先队开展德育,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能实现少先队工作的信息化、优质化。一方面,利用纪念日和传统节日,挖掘其丰富的德育资源,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活动,比如,清明网上祭奠革命英烈活动等。另一方面,依托网络开展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可以通过学校网络直播,有的可以以美图、美篇和美文等形式,通过学校的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呈现,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三)借助网络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会
  班队会具有树立舆论、陶冶情操、锻炼才能等教育功能,是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的重要手段。网络环境的助力,能丰富班队会内容,提高德育效果。
  主题班队会召开前,可以让孩子们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对主题有充分了解。召开时,借助于视频、课件、音乐等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获得满满当当的收获。此外,还可以针对学生上网出现的问题开展活动。比如,开展“网络——让我欢喜让我忧”主题班队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讨论制定《文明上网公约》。活动结束后,把《文明上网公约》发到家长群、学校公众号,让家校共同监督。
  (四)利用学校公众号,开发、利用德育微课
  学校公众号是永不关闭的校门,是学校德育的资源库。它开辟了德育第二课堂,创设了浓厚的德育文化氛围。学生通过关注学校公众号,不仅可以直接学习知识,还能了解时事政治;学习也由被动要求变为主动需要,由要学变成会学,由会学变成学会。
  微课则是小学德育的“核武器”。微课有声有色,以小见大,深为学生喜爱和接受。教师要积极开发、制作高水平、高质量的德育微课,上传到学校的“德育资源库”中。这些微课资源不仅为各学科任课教师的德育渗透提供便利,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便捷,还承担了对学生家长进行授课的功能,从而把微课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三、网络环境下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三通”“四维”德育策略
  “三通”指校校通、班班通和人人通。利用“三通”,我们可以建构学校德育的绿色网络生态环境和氛围。在“三通”环境下,教师能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及德育工作,促进德育工作水平提升。
  “四维”指学校、教师、家庭、学生。“四维”一体,形成合力,可以完成德育的全方位、全天候覆盖。学校是德育的主渠道,但僅靠学校显然不够,会影响德育的效果。这就要求学校、教师、家庭、学生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德育环境和氛围,更好地实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而网络是打造“思维”一体格局的必备手段。
  (二)校内校外“四互动”德育策略
  校内校外“四互动”德育策略,主要是指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家庭与学校的互动,线上和线下的互动的德育策略,这四种互动互相影响。我们可以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如学校可以组织主题为“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的专题培训,让家长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学会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策略;如结合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这些活动,既可以采用线上学习、线下实践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线下活动、线上展示的形式,实现了网络和德育的无缝对接。
  
  (三)多元并进“四层面”德育策略
  “四层面”德育策略是技术支撑、活动推进、学科渗透和资源共享多元并进的德育策略。此策略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在区域范围内通过开展活动,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推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从而实现德育与学科教育的互相渗透。
  1.整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资源,渗透德育
  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德育备课,补充教学内容、更新知识范畴,通过多媒体教学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教学更加生动具体。德育的渗透也更加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品德的教育和熏陶。
  2.依托活动,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德育
  开展“学科渗透德育与信息技术整合”公开课,邀请专家和兄弟学校的老师听课、评课,指出不足;鼓励教师学习信息技术,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探究学科渗透德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最佳途径;文化课、艺体课,课课渗透德育,堂堂穿插德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的德育体系。
  小学生德育品质的健康发展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基础和保障。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对学校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领域,我们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强化网络德育精神,更好地促进现实德育和网络德育的和谐融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学生对网络文化的学习能力、识别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妮.互联网+环境下的小学德育策略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8(4).
  \[2\]管立芬.浅谈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工作的策略\[J\].速读,2018(4).
  \[3\]席丽娟.面对网络,学校德育如何与时俱进\[J\].读与写,2014(16).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正> 在西宁回族聚居的东关大街中段南侧,座落着一座以独特风格名闻遐迩的寺院——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其巍巍耸立的两座宣礼塔,挺秀端庄的拱形重门, 特别是安置于宣礼塔顶端
换位词的研究历史并不长。20世纪20年代,法国语言学家巴利首次提出换位词的概念,随后一些学者对换位词进行了零散的研究。直到60年代,换位词的研究才得到发展,形成换位词研究
红色苹果品种果实着色状况好坏,直接影响苹果的销售价格。针对果实着色面积小、果面发黄、发绿、着色不均等情况,我们总结出了促进红色苹果品种果实上色技术,以供参考。老品
目的通过对开封市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员工对各激励因素的重要度评价,为开封市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1.通过文献法,获取目前与公共卫生人员有关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研究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2.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开封市5个区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调查期间在岗的公共卫生工作人员
介绍的保护定值灵敏度校验系统是一个基于B/S模式的系统。系统由1台调度服务器、1台数据服务器和若干台仿真计算服务器组成。调度服务器安装Web应用程序和计算任务调度程序,
本文笔者结合日常监督工作实际,就大跨度工业厂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