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听说过拔河、拔萝卜,那听说过拔书吗?拔书是我们作文课上的一个小游戏。
上课铃响了,赵老师走进教室,满面春风地说:“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叫《是真的吗?》。那上面有个实验非常有趣:把两本书一页一页地交叉重叠插好后,你们认为能拔开吗?”
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能拔开,有的说不能。这时,赵老师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来做个实验便知分晓。”
第一个环节叫“单枪匹马”。赵老师请出我们班的头号胖墩儿王任正,他力大如牛。只见王任正双脚叉开,两手紧紧地握住书的两侧,脸涨得像初升的太阳。连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他还是拔不开。憨厚的王任正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遗憾地回到座位。
赵老师说:“看来一个人的力量不够,那我们就两个人来拔,看看两个人能不能拔开。”
于是进入第二个环节—“默契十足”。出场的选手是“重量级”人物陈鑫垚和潘徐昊。他们俩都抓紧了书面,屁股使劲往后撅,脚用力往后蹬。台下的同学们,有的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甚至连屁股都离开了座位,不想错过每个细节;有的攥紧了拳头,直跺脚,好像是加油的啦啦队队员。真可惜,他们俩用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把书拔开。
有的同学捂住了嘴,指着怎么也拔不开书的他们,幸灾乐祸地狂笑起来。我一边笑,一边想:是不是哪个魔法师给书施了魔法?不然,怎么会拔不出来呢?
我们带着疑惑进入了第三环节—“齐心协力”。在这一环节,赵老师也加入进来。赵老师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屁股也拼命往后撅,连自己的形象也不管了。同学们看到这情景,都大喊起来:“加油!加油!……”可是,不管赵老师和同学们怎么使劲、我们怎么加油,两本书还是紧紧地重叠在一起,纹丝不动。
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两本书像粘在了一起似的。这时,赵老师解答道:“同学们,把交叉重叠的书插在一起,书就产生了很大的摩擦力。一页纸微不足道,但是几百张纸紧密贴合,摩擦力加起来就变得很大,你越用力,它反而夹得越紧。”
下课后,大家将自己的语文、数学书也插在一起,乐此不疲地玩着。笑声、加油声、起哄声交织在一起,课间十分钟教室里仿佛成了欢乐的海洋。
指导老师:高新生
上课铃响了,赵老师走进教室,满面春风地说:“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叫《是真的吗?》。那上面有个实验非常有趣:把两本书一页一页地交叉重叠插好后,你们认为能拔开吗?”
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能拔开,有的说不能。这时,赵老师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来做个实验便知分晓。”
第一个环节叫“单枪匹马”。赵老师请出我们班的头号胖墩儿王任正,他力大如牛。只见王任正双脚叉开,两手紧紧地握住书的两侧,脸涨得像初升的太阳。连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他还是拔不开。憨厚的王任正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遗憾地回到座位。
赵老师说:“看来一个人的力量不够,那我们就两个人来拔,看看两个人能不能拔开。”
于是进入第二个环节—“默契十足”。出场的选手是“重量级”人物陈鑫垚和潘徐昊。他们俩都抓紧了书面,屁股使劲往后撅,脚用力往后蹬。台下的同学们,有的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甚至连屁股都离开了座位,不想错过每个细节;有的攥紧了拳头,直跺脚,好像是加油的啦啦队队员。真可惜,他们俩用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把书拔开。
有的同学捂住了嘴,指着怎么也拔不开书的他们,幸灾乐祸地狂笑起来。我一边笑,一边想:是不是哪个魔法师给书施了魔法?不然,怎么会拔不出来呢?
我们带着疑惑进入了第三环节—“齐心协力”。在这一环节,赵老师也加入进来。赵老师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屁股也拼命往后撅,连自己的形象也不管了。同学们看到这情景,都大喊起来:“加油!加油!……”可是,不管赵老师和同学们怎么使劲、我们怎么加油,两本书还是紧紧地重叠在一起,纹丝不动。
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两本书像粘在了一起似的。这时,赵老师解答道:“同学们,把交叉重叠的书插在一起,书就产生了很大的摩擦力。一页纸微不足道,但是几百张纸紧密贴合,摩擦力加起来就变得很大,你越用力,它反而夹得越紧。”
下课后,大家将自己的语文、数学书也插在一起,乐此不疲地玩着。笑声、加油声、起哄声交织在一起,课间十分钟教室里仿佛成了欢乐的海洋。
指导老师:高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