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潜力”的高校大学生线上学习评价改革探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okao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线上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文章以高校“数字平面制作”课程为例,提出从“应然”状态分析学生线上学习评价系统构建的原则及衡量的标准,然后结合线上教学各环节特点构建基于“能力+潜力”的学生线上学习评价体系,设定评价指标,最后基于评价体系开发“成长树”互动评价系统,全过程、全智能、可视化、科学地评价学生在线学习情况,为高校学生线上学习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其他文献
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科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眼前的教育教学行为与学生未来发展之间的关联,由此掀起了初中体育体操课程教学改革的热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学科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结合初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探讨初中体操课程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工匠精神是一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其主要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不但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还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文章通过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工匠精神的表现和当前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工匠精神的目标的分析,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对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工匠精神的策略进行探索研究.
新媒体是大学生喜闻乐见、不可或缺的学习社交及日常生活的重要手段,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文章分析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劣势、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思路:一是发挥新媒体的舆论场域功能,采取浸润式教育模式;二是发挥新媒体的平等交互功能,采取主体间性教育模式;三是发挥新媒体的实时渗透功能,采取生活教育模式.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基于当下的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担当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疫情背景下,高校可以从构建思政教育网、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方法等方面入手,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理性乐观、积极向上的就业心态,促进大学生就业.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二者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它们之间的联系却不可忽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教师要善于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在阅读学习的基础之上开展随文练笔活动,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文章基于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的教学优势,分析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方式,对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在音乐学科领域中,“唱、弹、跳”是所有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即兴伴奏是一种最常用、最实用并且最能体现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演奏技能.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由于学生在进入幼儿保育专业学习之前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钢琴训练,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要求,教师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文章基于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儿歌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探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儿歌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能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与互联网科技的深度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开放大学作为一所以远程教育为主要教学模式的成人高等院校,一直致力于探索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努力构建“网络学习空间、网络核心课程、网络教学团队、网络学习测评、网络学习支持、网络教学管理”为一体的教学新模式.文章以国家开放大学为例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互联网+教育”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要想实现“课程思政”与高职招贴设计课程有效融合,就要强调思政教育内容的人文性,提升思政教育内容的亲和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通过对“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招贴设计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对影响“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招贴设计课程的因素和“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招帖设计课程的路径进行探索研究.
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师要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政教师可以从充实思政课程教育内容,利用实际案例组织学生参与思政学习,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优化改进教学评价手段等方面入手,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需要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在教学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教学,为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助力.文章以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课程教学为例,探讨基于移动平台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策略.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课程教师可以从树立明确的信息化教学目标、丰富信息化教学内容、优化信息化教学方法等角度入手,构建完善的信息化课程教学体系,进而提高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课程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