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老年前期糖尿病足临床研究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a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中药熏洗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老年前期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结合中药熏洗,对照组结合温水熏洗.2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并以彩色多普勒测量患肢腘动脉、股总动脉、胫后和足背动脉峰值流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33/45)、对照组为53.3%(24/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6,P=0.049).治疗后,治疗组患肢股总动脉[(58.38±12.53)cm/s 比(51.94±11.62)cm/s,t=2.528]、腘动脉[(43.87± 9.46)cm/s比(39.87±8.28)cm/s,t=2.134]、胫后动脉[(35.72±8.29)cm/s比(30.89±8.51)cm/s,t=2.725]、足背动脉[(26.82±8.10)cm/s 比(22.87±7.39)cm/s,t=2.413]峰值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症积分[(2.0±1.5)分比(4.1±2.1)分,t=5.419]、次症积分[(3.1±1.8)分比(5.1±2.3)分,t=4.692]、舌苔脉象积分[(1.8±0.8)分比(2.4±0.6)分,t=4.277]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熏洗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老年前期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流状态和临床症状.
其他文献
中性粒细胞凋亡延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许多细胞外因子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线粒体参与了中性粒细胞凋亡的调控。survivin在成熟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传统的免疫抑制治疗及新兴起的生物治疗能够改善大多数患者的临床表现,但仍有一些患者对目前治疗耐药或无反应,为复发、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已经开展了10余年,有关其机制、可行性、疗效及临床试验有很多报道.我们主要就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行性、干细胞的选择,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
通过检索“中华医典”及查阅相关文献,对岭南儿科古医籍专著中关于体质的内容进行搜集、整理,总结出岭南儿童具有“脏腑娇嫩”“脾胃虚弱”“易生燥火”“多患湿温”四大体质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因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受损,细菌与内毒素移位,导致严重感染发生和多器官功能损害,对疾病恶化起重要作用。肠道缺血缺氧、菌群失调、炎症因子等多种因素共同
胰腺炎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主要并发症,近年来人们致力于从各个方面预防ERCP后胰腺炎(PEP).此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RNA干扰(RNAi)白发现至今,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基因功能和基因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虽然RNA干扰技术在眼部新生血管疾病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高特异性和高效性正越
目的 观察活血益心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及QT离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导致临床早期诊断极为困难.近年来出现不少实验室诊断标记物,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严重度评估有极
黄斑水肿是很多眼病的共同并发症,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米勒(Müller)细胞是承担视网膜液体转运的主要细胞之一,病理情况下它可以通过增加血.视网膜屏障通透性,减少视网膜内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