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不同造影剂注射速率对肝脏动脉期增强效果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讨论不同造影剂注射速率对64排螺旋CT扫描肝脏动脉期增强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行腹部CT扫描的患者60例,以病情的不同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及肝硬化组(30例)。再将各组以注射速率为分组依据分为2.5 mL/s组(对照组1、肝硬化组1)及3.5 mL/s组(对照组2、肝硬化组2)。选择Smartprep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造影剂跟踪,当腹主动脉CT值≥150 HU时开始扫描。将各组腹主动脉动脉期出发时间、CT值进行记录,同时分析各组成像质量。

结果

当造影剂注射速率为3.5 mL/s时,对照组优良率(95.5%)与造影剂注射速率为2.5 mL/s时(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1,P=0.638);肝硬化组优良率(94.7%)较造影剂注射速率为2.5 mL/s时(72.7%)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3,P=0.032)。当造影剂注射速率为2.5 mL/s时,肝硬化组腹主动脉平均强化峰值[(187.25±21.00)HU]与对照组[(195.35±19.00)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6,P=0.436);对照组平均触发时间[(21.68±1.93)s]明显短于肝硬化组[(25.13±2.1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4,P=0.047)。当造影剂注射速率为3.5 mL/s时,对照组腹主动脉平均强化峰值[(247.82±39.00)HU]明显大于肝硬化组[(223.81±35.00)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2,P=0.037);对照组平均触发时间[(18.62±1.36)s]明显短于肝硬化组[(24.57±0.9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2,P=0.033)。

结论

造影剂注射速率越大,动脉期峰值就随之增大,同时达峰时间随之缩短。当造影剂注射速率一致时,对照组平均触发时间短、平均强化峰值高。肝硬化患者需更高的造影剂注射速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和分析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138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应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肿瘤体积变化、检测治疗前后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评估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75%(
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MTCT)中不同干预时间对阻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检查并住院分娩的HIV阳性妊娠妇女49例,以干预时间孕14周、孕28周、临产为界分三组,A组20例,B组19例,C组10例,对安全分娩的新生儿50例进行18个月的跟踪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三组抗病毒前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的基础免疫状况有可比性(P>0.05)。抗病毒后CD4+细胞数量
目的探讨系统化社交技能技巧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精神科常规治疗、护理及一般工娱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12周的系统化社交技能技巧训练。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在患者干预前、干预12周末分别进行评定并比较。结
目的观察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枸橼酸铋钾联合奥美拉唑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24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枸橼酸铋钾+奥美拉唑)60例、对照组A(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60例、对照组B(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奥美拉唑)60例、对照组C(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60例。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疗程为7 d。胃炎患者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