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桥在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地位的重新认识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nesown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动脉桥的近期安全性、中远期通畅率及接受多支动脉桥CABG患者的远期生存被证实明显优于大隐静脉(SVG)。201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出全球首个桡动脉与SVG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同SVG相比,使用桡动脉桥的患者死亡、心血管事件、再血管化发生率更低,桥中期通畅率更高。其深远意义在于表明桡动脉桥较SVG桥等减少术后死亡率、改善中远期效果,桡动脉桥或多支动脉桥的年龄应放宽,桡动脉桥对女性及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更有益。中国冠心病人群的桡动脉具有长度长、管径粗、获取及评估便捷、创口愈合快等特点,桡动脉桥可被认为是仅次于左胸廓内动脉的第二血管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综合干预(ERAS)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腭咽成形术中的应用策略及效果。方法将80例OSAH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ERAS组采用ERAS策略进行围手术期治疗,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优化的术中麻醉镇痛及补液方案,以及术后镇痛、激素治疗等优化策略;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围手术期处理。观察记录2组患者术后6 h伤口水肿情况及水肿消退
INTRODUCTION AND HYPOTHESISDyspareunia, the symptom of painful sexual intercourse, is a common sexual dysfunction in reproductive-aged women. Because of its multifactorial etiology, a multidisciplinar
期刊
OBJECTIVESPreviously 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magnetic resonance (MR) defecography is feasible in participants with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SCI). The main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whethe
期刊
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中枢神经受损常常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的传统疗法以药物治疗为主,该疗法具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大,效果不够理想。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创的磁刺激技术,通过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调节大脑皮质各区域的功能,较安全。临床上常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该技术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作用效果存在争议。本综述旨在阐述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由不同类型
OBJECTIVESTo study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ized physical therapist-guided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in the early postpartum period on urinary and anal incontinence and related bother, as well as p
期刊
OBJECTIVESTreatments for genitourinary syndrome of menopause (GSM)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all women, may not be completely effective, and may cause adverse effects. Therefore, there is a need to expl
期刊
肺动脉高压(pm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肺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可由各种因素引起,导致肺动脉压力异常增高,可以造成右心衰竭甚至死亡。为了进一步研究PAH的发病机制,有必要建立一种模型,使之能较好的模拟PAH的病理生理特征。PAH动物模型为研究PAH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发展、转归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动物模型基础。经典的模型包括低氧法、药物注射
期刊
外泌体作为一种小囊泡结构负责细胞间通讯工作,几乎可由所有细胞分泌。转移性前列腺癌90%以上部位为骨转移,前列腺癌这种特殊的"亲骨性"涉及到前列腺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血管内皮和骨髓微环境之间的细胞间信号通讯等复杂过程。本文就肿瘤源性外泌体(TDE)作为细胞间通讯工具诱导上皮-间质转化、血管通透性改变及血管生成、转移前微环境形成等以促使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发生进行了论述。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血液系统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常以皮肤侵犯为首发临床表现,同时可累及淋巴结、软组织、外周血及骨髓。由于该病临床罕见,全球范围内报道病例数仅百余例,目前缺乏标准统一的治疗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首选推荐方案,但移植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现将我中心1例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激联合小剂量地西他滨预防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异体移植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