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葛优的大品行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ao663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品行中必然孕育大智慧
  
   2010年岁末,随着陈凯歌、姜文、冯小刚三大导演执导的《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的集中上映,三部戏的主演葛优再次以精湛的演技征服了全国观众。作为当红时间最长的明星大腕,葛优不仅事业上成就斐然,更以优秀的人品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敬佩。
  
  有责任敢担当
  葛优是目前国内票房号召力最强的演员,圈里人有一个共识,一部戏只要葛优出演,收入就有了保证。因此,他成了很多导演、投资人争相邀请的对象。2009年,他主演的电影《气喘吁吁》上映后,虽然票房收入超过5 000万,但口碑极差,观众反响十分强烈,很多人说这是一部烂片,更有不少人在互联网上发帖要求退票,一时间非议声此起彼伏。可这部电影的导演和出品方却一直沉默不语,始终没出来给观众一个说法。一天,葛优从网上看到了观众的不满,不免心中一惊,赶紧找几位看过这部片子的圈内朋友征求意见,结果大家都说“没看懂”。一听这活,他坐不住了:“那我得向观众道歉!”“导演都没吱声,你一个做演员的道哪门子歉哪!再说了,你一出面公开道歉,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做错了什么呢,岂不有损你的名声?”朋友们纷纷劝葛优。“那不行,这些年我拍了一些贺岁片,观众挺喜欢,所以一听说是我主演的电影,大家都去看,我知道很多人是冲着我来的。现在观众看了片子很失望,我这不是把人家给蒙了吗?虽说这事不怨我,但我觉得自己也有责任。至于我那点名声,都是观众给的,是观众一张票一张票捧出来的。作为一个演员,没有观众,什么都不是,既然我主演的片子观众不满意,我就应该道歉!”听着葛优掷地有声的话语,看着他那坚决的态度,朋友们顿生敬意。
  第二天,葛优马上通过媒体向观众表示了歉意,直言自己对不起观众。看到葛优真诚的态度,观众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更加敬佩他。
  
  没架子不摆谱
  演艺圈很多人有了名气后,好摆架子讲排场,一出行或参加什么活动,总是前呼后拥,随从一大堆,把自己与观众隔开。葛优从不如此,成名这么多年,他无论参加什么重要活动,都是一个人,最多带着夫人或身边唯一的助手。不久前一位新结识的朋友问葛优:“你为什么这么低调?”他微微一笑回答:“我就是一演戏的,没那么高贵。”说完他还举了个例子:“1994年,我去戛纳领奖,路过香港时,张国荣知道了,非得请我吃饭,我就一个人去了。张国荣看到非常惊讶,对我说,你这样的大明星,一个人出来不怕影迷围你呀!我当时就对他说,我觉得一个演员,多和观众接触接触,没什么坏处,大家是你的衣食父母嘛!”
  一次葛优到石家庄参加活动,外出时被人发现围住了,大家亲切地喊着他的名字,争先恐后地上前与他握手,有些一时握不上手的就直接拍他的光头,每当这时他都会回人家一个微笑,直到当地陪同人员解围他才得以离开。离开后陪同人员问他:“葛老师,别人拍你脑袋您不疼吗?”葛优听了幽默地回答:“疼啊!怎么会不疼,不过那可能是人家高兴,看得起我,‘啪’地拍我一下,他那儿就有幸福感了!”事后这位陪同人员对同事说:“我见过不少明星大腕,像葛优这样的还是第一次。这要是搁在别的明星那里,恐怕早就翻脸了!”
  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这次拍完《赵氏孤儿》后,陈凯歌陈红夫妇请葛优到北京一家饭店吃饭,吃完饭三人出来时被人发现了,很多影迷跑过来打招呼。陈凯歌夫妇和影迷聊了几句便上车了,上车后才发现葛优没跟过来,结果等了近半个小时也不见他的身影。陈红下去一看,葛优竟跟一帮素不相识的影迷喝上了,看见陈红抱歉地告诉她:“你们先回吧!”
  
  讲谦恭尊师长
  虽然是光环绕身的明星大腕,但生活中的葛优非常谦虚,待人更是彬彬有礼。
  一天,他开车到父亲葛存壮家看望二老,快到小区大门口时,远远看见小时候在幼儿园带过自己的老师迎面走过来,他马上把车靠路边停下,然后下车迎着老师走过去。到了老师跟前,他恭恭敬敬地打招呼:“老师您好!”老师不觉一愣,当看清是葛优时,立即高兴起来:“是你这个大明星啊!”“哪里,哪里,我是您的学生葛优!”葛优呵呵一笑回答,随后对老师嘘寒问暖,和老师亲热地聊了好一会儿。分手时,他要开车送老师回家,老师执意不肯,他就坚持站在车边,等两鬓斑白的老师先走后,才驾车离开。他的举动令老师很感动,第二天见了葛存壮便夸葛优:“没想到葛优如今名声这么大了,还这么懂礼貌,不忘老师。”
  1989年上映的电影《顽主》,可以说是葛优的成名作。二十多年来,他一直不忘导演米家山,经常打电话、发短信问候他。去年春节前米加山收到葛优发来的短信,葛优除了祝他节日快乐外,还在短信中说:“我能有今天,与您和《顽主》是分不开的!”米家山将这条短信一直保留着,他说:“这么多年了,葛优还能发这样一条短信,对人保持一份敬重,我非常感动!”
  人们常说,“细微之处见精神”。大事发生时能检验一个人的品质,但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更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风貌。葛优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除了演技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把做人处世的道理融化在了血液中,变成了如同呼吸一样的自觉行动,并体现在每一件小事上,这种人格魅力才是他成功的真正秘诀。
  编辑 邱文瑾
其他文献
从大学新生报到时见到她的那一刻,孙平就被她完全吸引了。她叫彭箐,留着一头齐肩的秀发。他觉得她就像一块无瑕的美玉,清纯无比。他经常在校园里与她“偶遇”,渐渐彼此熟悉起来。他开始向她发动爱情攻势,他热烈的追求赢得了她的芳心。  然而,很快他就发现好几个男生都对她有意,其中一个叫罗力的男生,不但人长得帅气,听说还有好几万元的存款。  而更让他失落的是,彭箐似乎对罗力的追求也有些动心。想到因没有别人的钱多
清朝时,淄川有一个穷小子,腊月将尽,还缺吃少穿,他不知道这个年怎么过。穷极无聊,想出一个馊主意。这天,他操着一根棍子,悄悄伏在墓穴中,希望能等到孤身路过这里的人,然后,劫掠一点东西。  等了半天,也不见一个人来,凛冽的西风,吹得他瑟瑟发抖,他都快绝望了。就在这时候,有一个老头背着东西经过这里。他大喝一声,操着棍子冲了出来。老头哪里见过这阵势,一边哆嗦,一边求饶,说自己是个穷光蛋,身上背着的米,也是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天津大学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我们在这里庆祝2012届本科生同学毕业。在这个隆重的时刻,我代表全校教职员工,为你们送上最美好的祝愿,祝贺你们顺利完成学业!祝福你们扬帆新的征程!  大学的时光总是美好而短暂。四年前,崔恺、周恺等天大校友们会师北京奥运场馆设计建设,令我们每一个天大人倍感自豪,带着对他们的羡慕和景仰,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你们走进了天大的校园。四年中,你们牵挂
记得“疑人偷斧”的故事。自己的斧子掉了,一开始就怀疑是邻家的人偷了。这个思想一旦占据脑海,先入为主,就挥之不去,愈陷愈深。这样去看,邻居走路像,说话像,一举一动都像,所有的活动都可以与贼挂起钩来,没有理由不像。而斧子在山上找回来后,再去看邻居,又什么都不像了。  这里,并不是邻居改变了什么,他是无辜的,其实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干。更不知道自己已经在别人眼里当了一回贼,着实当了一回冤大头。如果万一
一位大学生说:“一个人通过奋斗,他可能不成功,但是,他一定会成长。”这位大学生说的,不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却有一定的道理。大家想想,就说对孩子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人重要,还是让孩子成才重要?谁都盼望孩子成龙成风,但前提是先要成人。  于丹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对料事如神的老酋长很不服气,有一天,他提着一只刚抓的小鸟,放在身后,问老酋长:“我手里的小鸟是生还是死?”年轻人想:你要说它活着,我
今天上午,张教授无意间看见一道数学竞赛题:“如果1=5、2=25、3=125、4=925成立,那么5=?”  教授反复用笔演算着那几个数字,希望能找出其中的关联,最终发现似乎只有次方规律可循:1等于5的一次方,2等于5的二次方,3等于5的三次方,依此类推,那么5就是5的五次方,应该等于3125,可如果这样的话,4应该等于625,而不是925。到底是什么规律呢?  教授呆呆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那些数
2010年1月16日晚,2009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结果揭晓。由于在罗马世锦赛的抢眼表现得到评委会的一致认可,有着“水中刘翔”之称的中国游泳选手张琳荣膺“最佳男运动员”称号。中国体坛另一位风云人物刘翔,则在“年度体坛特别贡献奖”的角逐中失利。而在后台的一幕却让无数记者大跌眼镜:刘翔紧紧拥抱着张琳,由衷地说:“小弟,恭喜你勇夺大奖。”而张琳也微笑着轻拍刘翔的后背,兄弟情深尽在不言中。  很少
玛丽·克鲁兹是英国某财经学院的毕业生,因种种原因,找工作时总过不了面试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玛丽·克鲁兹几乎不相信所有的招聘渠道,她决定主动上门进行毛遂自荐。  这天,她走进一家化妆品公司,面对老总,从一些国际知名化妆品公司的成功之道,说到国产品牌的推销妙招,侃侃道来,顺理成章,逻辑缜密。老总看着眼前这个相貌平平的年轻姑娘,亲切地说:“小姐,恕我直言,化妆品广告很大程度上是美人的广告——外观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杂志,非常喜欢,特写出几句话,作为我的心语:  做人是大学问,  处世是大本事,  文章有大真知。  故事有大智慧,  提升着大境界。  陶冶着大性情,  读着是大幸福,  棒着是大开心。  《做人与处世》是良师和益友,是人生好帮手!
他叫吴书强,今年22岁,家住四川省简阳市宏缘乡兰家村,是陕西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二学生。2012年1月26日,他的父亲正在塘堰打鱼。突然,发生了一场意外沉船事故,父亲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救起一名落水儿童,自己却不幸溺水身亡。父亲的骤然离世,成为吴书强永远的痛。父亲最后一刻托举救人的姿势,深深地刻入了他的脑海中,让他愈发感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7天后的2月2日午后,正在老家过寒假的他,与姐夫、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