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198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河边乡向阳小学 615602
  数学是小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逐渐采用了让学生自学的方法。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
  1 培养良好的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好数学的一个必须环节,也是重要环节,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自己独立理解新课内容,做好上课的准备。及时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减缓课堂容量大带来的压力,能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明确,激发孩子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数学学科的学习,应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预习是一种习惯性的学习过程,要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好方法,老师特别要注意给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老师指导预习,可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有些知识,预习时可看一看、读一读、做一做、记一记。老师可以先通过布置预习提纲的方法来进行,以后再逐步过渡到只布置预习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弄清算理,掌握法则,使学生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如果在预习当中能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老师的讲解便是预习的最佳境界了。
  2 指导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课堂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创设合作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
  2.2 形成合作的习惯 ,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根据班级情况,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部分人数不合适的,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
  2.3 提高合作的效果 ,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引导,让合作“出成效,有意义”。
  3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身临其境”。
  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运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件,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事例相联系,使整个教学活动生动精辟,营造一个活跃学生思维的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迫切地想学“生活中的数学”“有用的数学”。 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如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温习,再提出一些问题,抓住本质,寻找共同点,激活了思维,从中学到有用的思考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始终保持高涨的兴趣,从而取得较好的自学效果。
  4 复习课上让学生自己看书温习。
  不管是单元复习,还是期中复习、期末复习,我们都要让学生自己看书温习。看书温习和课前预习、课上自学不完全相同,通常的做法是:一节复习课用15分钟让学生自己看书温习,用10分钟相互研究,用15分钟师生共同总结。在学生看书温习之前,我们要提出一系列问题供学生思考,引导他们通过温习,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学生通过看书温习、思考,就把这部分知识系统地整理清楚了。在温习中有什么疑难一定记下来,在互相讨论时提出来,共同研究。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最后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的温习比老师主观设计的教案效果好,更有针对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常常要精心构思,长期训练,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置身于问题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主动的发现、获取知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来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绩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但农村初中生阅读能力偏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应该通过培养整体感知能力、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评价能力等来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整体感知;筛选信息;理解概括;欣赏评价;表达能力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就学生而言,阅读能力决定着他们获取知识的水平和今后的发展。目前,农村初中生阅读能
期刊
广西宾阳县宾州镇第一初级中学 530400  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a±b)2= a2±2ab+ b2,知道利用这个公式可以使多项式乘法计算简便。但在计算时,初学者会受到公式(ab)n=anbn的影响,容易漏掉 的项,错误写成(a±b)2= a2+ b2。这主要原因是不明确公式的意义。  如何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作为初学者,我们要真正弄清多项式(a+b)2与(a-b)2的乘法意义是:  
期刊
四川省甘洛县吉米九年制学校 616850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固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
期刊
贵州省平塘县平湖第三小学 558300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然而,学生的成长仅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协调配合。家访是学校、家庭联系的纽带,是教师、学生、家长心灵沟通、情感交流的重要桥梁。  2014年3月中旬,我对本班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孩子从呱呱坠地,就降临到了家庭这一特定的
期刊
四川省甘洛县吉米九年制学校 616850  小学管理在教育教学的全部管理中,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教育改革中,如何与时俱进、全方位的实施对学校的管理,也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如今,在一些人的脑海里,“管理”一词既熟悉又神秘,虽然知其含义,却难抓住本质。有人说:管理是一门神奇的综合艺术,管理就是生产力,就是效益。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也有人说:管理就是预测、计划、组织、指挥、协
期刊
湖南省花垣县民族中学 416400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使全民族的素质得以提高。如何能在农村贫困地区转化高中后进生,并有效地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高中教育管理经验,从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关键词】农村贫困地区;高中后进生;成因;有效转化策略  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学校德育工作永恒的主题、是班主任长期而艰
期刊
【摘要】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教育艺术水平,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溺,严而不凶,使学生在语文教育中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也提高了自身品德的修养。  【关键词】教师;严;修养  Shallow talk a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education in of“strict”  Meng Jing  【Abstract】The t
期刊
新疆伊犁巩留县第二小学 835400  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让我是感慨多多。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所授课的班级总会有几个赶不上队伍的同学,我们习惯称他们为学困生。他们在班级中往往是成绩不太好,课堂上爱捣乱或是学习习惯不好底子差等。我常常在琢磨:怎么做才能改变并转化他们,让他们重新树立起理想的风帆呢?经过几年实践,感觉以下
期刊
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城关第一完全小学校 626700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要在课堂每一节课内获得最大的效益,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收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益,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实现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总量的最大化就得要求教师的教学管理方法和措施.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和主动性。
期刊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十二小学 325400  【摘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而小学三、四年级正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四年级的一名班主任,我和大家一样,常常在思索着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介绍了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对于中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些思考与具体做法。  【关键词】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哲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