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协议: 从“月亮”回到“地球”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anyuan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划应在12月10日下午结束的坎昆会议一直至晚间也没有闭幕。
  晚9点整,两个工作组经过几轮的谈判基本对讨论的协议文本达成了一致意见,这时,坎昆会议主席、墨西哥外长帕特里夏·埃斯皮诺萨·坎特利亚诺出现在主席台上。全场起立,鼓掌,埃斯皮诺萨疲倦的脸上也露出一丝欣慰的笑。
  无论是在这个会议期间,还是过去一年以来,她和以总统卡尔德隆为领导的墨西哥政府都为即将到来的一刻付出了很大努力。10月初,埃斯皮诺萨还借出席在天津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机会,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见了面。
  在另一处会场中观看大屏幕直播的上千名各国记者也忍不住激动地起身鼓掌,因为人们都知道,谈判代表终于能够统一立场,形成一份期盼已久的协议了。
  
  如果当年正视那些警告
  
  环保学家大卫铃木在《神圣的平衡》(The Sacred Balance)一书中回溯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历史。早在1988年,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开始倾力关注环境。那一年,老布什打着“环境”的旗号参加竞选,可是却在之后将竞选的诺言抛之脑后。其他政治领袖包括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以及加拿大前总理布赖恩·马尔罗尼,都在当年向公众通过不同方式表示自己的“绿色意愿”和决心。
  那一年,气候学家们向公众警示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将仅次于“核战争”,并呼吁人类社会在15年内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88年水平的基础上降低20%。
  “如果我们当年正视那些警告并真正行动起来,完成《京都议定书》所设立的目标根本不在话下,而气候变化问题也不会如此艰难和复杂了。” 大卫铃木写道,“但是我们压根儿没有把那些警告放在心上。”
  时至今日,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下的《公约》缔约方会议已经持续了整整16年,《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也已持续了6年。马拉松式的谈判总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与国家或者国家集团的私利之间角逐。于是,令各方都满意的一致意见越来越难达成,谈判进程越发艰辛。
  联合国早已意识到了这是一场永难调和的持久战,于是在坎昆,除了鼓舞大家士气的“In Cancun we can!”(在坎昆,我们肯定成功!),最常被所有与会者提及的一个词语就是“妥协”。
  没有了过高的期望值,这个会议从始至终专注于几个具体议题深入展开,即资金、技术转让以及减少森林砍伐。对于坎昆会议的务实态度,大家戏称这是一次“回到地球”的旅程。而外界也不断呼吁在坎昆“月亮宫”(the Moon Palace)谈判的代表们能够从月亮回归地球,进而达成妥协,实现一个“平衡的”协议。
  
  “虽然还有不足,我们感到满意”
  
  12月10日协议通过前的最后时刻,坎昆会议主席埃斯皮诺萨作了简短发言,高度赞扬了谈判各方的合作精神,便开始给台下的各个谈判方发言表态的机会。
  玻利维亚代表获得第一个发言权。这位代表一脸严肃地对大会进程和协议文本表示强烈不满,并且表示因为文本中没有保证执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内容,玻利维亚将不会在协议上签字。
  玻利维亚的发言并未出乎与会者的意料。事实上,12月9日,玻利维亚就向谈判大会及各方递交一份自己拟定的协议书文本,对发达国家减排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其在2013至2017年间减排达到1990年基础上的50%,在2040年前减排超过100%,并且要求“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基金额度应该等同于发达国家每年用于本国在国防、安全和福利上预算的总和。”
  事实上,玻利维亚的表态并不出格。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问题(自2012年开始)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不断施压发达国家,要求后者签署的。但是因为日本、俄罗斯和加拿大已经相继宣布放弃第二承诺期以及美國从未在议定书上签字的缘故,目前对于该项议程的多边谈判基本陷入僵局。而玻利维亚反对的这份大会协议文本中对此的描述又十分含糊,仅说“谈判各方同意保证在第一和第二承诺期之间没有断档”。
  之后的结果表明,玻利维亚的反对意见是绝对少数。尽管也有个别国家表示出在某些方面还有异议,但总体而言,各国发言代表都表示这是一份“平衡的”“可行的”协议。
  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陈述意见时表示谈判进程实现了公开、透明和广泛参与。他说,“中国代表团坚持全面、积极参与各个议题讨论。我们认为这个案文均衡地反映了各方意见,虽然还有不足,我们感到满意。因为它坚持了‘巴厘岛路线图’的轨道,朝着深度履行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方向,团结合作稳步前进,我们赞成通过这两个案文。”
  在40多个大会主席点名发言的国家中,除了玻利维亚,全部赞成通过协议文本。因为代表们大多明白,一味纠结于没有结果的争执还不如将可以尽快落到实处的协议条款敲定,否则谈判将永不会有任何实质进展。
  之后又经过几个小时的分组讨论,在当地时间凌晨3点半,大会主席一锤定音,宣布通过《坎昆协议》。协议在气候资金、技术转让、森林保护等问题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果。除了协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行动的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和之后的1000亿美元长期基金外,协议还同意建立“绿色气候资金”,并建立相关的委员会制度,成员来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人数相当。
  协议通过后,包括世界自然基金会、乐施会和绿色和平在内的几个主要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均表示对大会结果的肯定。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认为会议结果基本符合预期,不仅完成了各项组织议程,也就实质性问题取得了一些进展。全球气候变化政策顾问迪姆·戈尔(Tim Gore)表示,“坎昆协议”真是一个“各方都不太满意,但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协议通过后,除玻利维亚作为政府层面的反对之声依然存在,一些NGO组织也表示了对于这个协议的不满。原住民环境网组织甚至用上了“愤怒”和“厌恶”的极端字眼表明立场。“无论是来自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土著人民都不能承受这些不公平和错误决定带来的危害。因为我们站在气候变化的最前线,而气候变化正在残杀我们的人民、文化以及生态系统。我们需要真正的承诺减排以及放弃化石燃料使用。”
  
  谈判之外
  
  尽管至今并没有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但一些主要国家和企业界已经开始行动。
  中国宣布在2020年之前将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水平上减少40%~45%,而在“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中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印度为实现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提供电价补贴鼓励太阳能发展,同时对煤炭征收“清洁能源税”用于创建国家基金。
  即使在美国,这个公认的气候谈判“死硬派”,行动也在发生。
  “奥巴马总统执政伊始,便决定将总的经济刺激方案的10%,也就是大概190亿美元用于绿色技术,其中40亿用于清洁能源的研发。”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我们虽然不知道(气候法案)立法的前景如何,即使不成功,我确定也会有其他的努力,可能规模会相对小一些。除了联邦一级的举措,很多州一级政府都在自己行动,比如加州正在建立碳贸易体系。很多州也已经建立自己的可再生能源标准。”
  事实上,与中国自上而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同的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正在进行的是一场自下而上的绿色革命。
  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美国,尽管国内气候立法步入了死胡同,但奥巴马政府仍然可以避开立法,走司法程序,将任务交给环保署、能源部,把温室气体当作大气污染物,从而出台《清洁空气法》。
  “大选之后,东北部和西北部执政党并没有发生改变,之前进行的碳市场的启动平台还在继续向前发展。而美国国内有1000多个城市在做低碳,其中包括交通和建筑的节能改造等诸多措施。”吴昌华说。
  清洁能源领域的竞赛也已经开始。据国际能源机构(IEA)数据显示,一个价值13万亿美元的清洁能源市场即将成型。各国都希望在这一市场中分一杯羹,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新的产业及其他造福本国公民的经济机会。
  中国在这方面领跑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于是国际社会在过去的两三年间开始越发关注中国,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在国际场合频繁被提及。甚至还有人说中国抢了他们的“绿色就业”。
  新工业革命或者绿色革命的话题,已经引起更多基层政府或私人企业的重视。每年气候大会期间,各国的企业家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在这一波全球“绿色工业革命”中的商机和合作可能性。
  坎昆大会期间,12月9日晚间举行的“中国低碳发展:清洁技术与温室气体核算”的边会吸引了众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与会代表。出席会议的代表分别来自中国国家发改委气候变化司,美国加州环境保护局(EPA),致力于中国低碳发展政策的战略智库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紧接着这个边会,同一房间美国加州政府举办了一场关于“R20”的边会。对应二十国集团(G20)在经济领域的做法,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发起应对气候变化的区域合作组织(R20),这一动议最早始自2008年底的波兰波兹南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R20”的边会上,坐在台下的听众中除了有企业代表,政府科研机构代表,还有墨西哥某州的部长,日本政府代表,而坐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身边的琳达·邓肯是来自加拿大议会的议员。
  其实变化已经发生,而且还有更多即将到来。
  “这个协议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虽然它不是最终结果,但是却是实现更高的集体性目标的基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在坎昆大会闭幕式上说。 ★
其他文献
等待了60年,巴勒斯坦人终于一致决定让巴勒斯坦问题回到原点,付诸国际社会的决定    渗透了宗教、民族、土地等多种因素的巴以关系从来都是高度复杂而敏感的,而每年5月更是如此。  街头,随处丢弃着石块和杂物,空气中弥漫着燃烧物的焦味。一群医务人员正围着给一名昏迷倒地的男子进行急救,鲜血从他头上流下,模糊了手上的巴勒斯坦国旗。而不远处,他的同胞们还在高喊“对占领说不”以及“通过革命来解放巴勒斯坦”等口
获奖理由  他是中国真正的“首善”,20多年来,他累计捐款超过50亿元人民币。他的捐助模式曾被称为中国最“苛刻”的慈善。2011年,他又将家族价值35.49亿元的股票捐给他创立的河仁慈善基金会,使其成为目前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会,并开创了中国基金会资金注入方式、运作模式和管理规则等多个第一。在这个“中国慈善”风波迭起的年份,他让我们看到了慈善的真义,以及不算微弱的正向力量。    简介:
盗与防盗之间,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盗和防盗其实就是矛和盾的关系。所谓安防其实自古就有。”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建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二者之间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經过上千年的演变,21世纪的安防措施已经成为了一个集成体系,声、光、电和生物识别等领域的科研进展都被直接整合运用到安防技术中。但当我们将镜头拉远,将这一切向前推演,几千年前,人类就开始利用可行的工具和
2011年12月19日,国际各大新闻网站头条不约而同地选择报道一条消息:金正日去世了。  当天,身着黑色礼服的朝鲜中央电视台女主播李春姬,用哽咽的声音播报其国家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因工作过度疲劳去世的消息之后一个小时内,世界各大媒体迅即将消息推上各自官网的头条,美国《纽约时报》干脆在报道完金正日死讯后,用《金正日的死亡中,情报部门全线溃败》这一不乏戏谑口吻的头条标题,批评美国及其盟国的情报部门失职,以
穿过西客站附近一条小胡同,就到了白岩松工作的地方:一座不起眼的四层小楼。楼道昏暗,室内装饰简单,地板踩起来“咯咯”直响。很难想象,如此大牌的主持人,办公室竟然如此简朴。  身着蓝色衬衣,休闲裤,习惯性地将双臂交叉于胸前,并时不时用手轻扶一下黑框眼镜,屏幕下的白岩松依旧口若悬河,侃侃而谈。他曾说过,10年前只是姓白,而如今头发也都白了,见面之后方觉并非戏言。  当《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问他,在央视度过
如果用简单的语言去阐释,所谓风水,是一种有关人与环境的学问:风水学研究的,是自然界与人之间的关联。而上千年来沿袭至今,它又异化成為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成為广泛流传的民俗。  兼具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糟粕的风水研究和应用,曾经一度被封杀打压,直至近几年国学不断被推高捧热,风水业也伺机卷土重来。过去流离辗转于民间的风水文化,如今得以在主流社会中大行其道,甚至在官场、商场登堂入室。风水业可谓风生水起,而这
虽然德国直到今天还没有完全承认同性婚姻,但政府副总理、柏林市长都是同性恋者,严谨的德国社会令世界刮目相看。    当哈维·米尔克在地铁站下意识地拦住自己未来的情人时,那羞赧的笑容和深情的眼神,传递出一种带着孤独味道的温暖。只是为了能和情人过上幸福的二人生活,米尔克,一个照相机店的商人,一个同性恋,决心要竞选市政委员。  米尔克在1978年竞选成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个以公开同性恋者身份当选的政府官员
过去十年,A股医药板块涨幅超过10倍的股票屈指可数,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美药业)就是其中之一。  从2009年到2011年,康美药业的年均收入和利润增速均超过50%。截至今年6月30日,康美药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已累计达83亿元。但是,在耀人的业绩背后,证券从业人士对于康美药业的质疑却从未停止,一位证券公司医药行业分析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康美药业是一家看不懂的公司”。  看不懂之处在
今年6月底获批的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或将成为国内外梦想家和投资者的又一块热土。在前海享有的22条优惠政策中,有相当一部分属国内首创,比如在前海建设深港人才特区、金融业改革示范窗口、人民币创新业务示范区等,深圳市也有意借此把前海打造成中国的曼哈顿。但是,前海在深港合作、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享有先行先试权力的同时,同样还面临一定的风险,从确立前海的管理体制到开放人民币资本账户,都已涉入改革的深水
我本人不喜欢起外国名,总觉得一个人的名字如同面孔,该是一对一的,如果再起一个名字,等于戴上一个假面具。正因如此,我出国二十年,始终不肯在名字的问题上入乡随俗    在国外,总有当地人要我帮他们起中国名字,再用方块字写到一张纸上,如获珍宝,回家钉到门上或贴到墙上。这种时候我挺矛盾,态度总是半推半就。  我本人不喜欢起外国名,总觉得人的名字如同面孔,是一对一的,再起一个名字,等于戴上一个假面具。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