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因为父亲是老师,家里储藏最多的教育杂志就是《江西教育》,最早学到的四个字也是“江西教育”。看着父亲深夜在油灯下阅读这本书,却不给我讲故事,年幼的我愤愤地指着这本书问父亲:“爸爸,它比我还重要吗?为什么你一有时间就跟它在一起?”父亲笑着说:“爸爸是灯,这本书就是油,没有油,灯能亮吗?”虽然当时的我还无法领悟这句话的含义,但总觉得这本书一定非常好看。从此,“江西教育”这几个字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
师范毕业后,我也如愿走上了讲台。忘了从何时开始,我竟然继承了父亲的嗜好,在从教十多年的日子里,身边多彩亮丽的杂志换了又换,唯独对《江西教育》情有独钟,并相伴至今。每当年底要订阅教育刊物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写上《江西教育》的名字。书房里,我还设有《江西教育》的专柜。在从教路上,她就像一盏明灯,一路指引我前进。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午觉醒来,我心血来潮想翻看以往的期刊,重温过去积累的感动,于是我又一次打开专柜。当我翻到第519-520期的合订本,浏览到一篇《寻找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教育叙事文章时,我不禁满怀欣喜和感动。作者讲述的是寻找到了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让一个缺乏信心的孩子,重新找回了自信,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当年正是因为这篇文章,引起我的反思,我还在文章旁留下笔记,写下感悟,警醒我在工作中要注重与学生心灵的沟通。
当年,我正是凭借找到一把打开我班学生小健心灵的钥匙,才及时挽救了这名学生。小健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去世得早,留下失聪的母亲,母亲无法关照他的学习。上初一时,小健的学习还在班上名列前茅,可到初二下学期,由于沉迷网络,成绩直线下降,还染发戴耳环,在社会上闲混。老师对他无可奈何。
到了初三,我接手这个班时,就有老师好心提醒:“你们班有那个刘子健就有得你受的了。”其实,在此之前,我早听说了他的“英雄事迹”。我想: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让他重新回到课堂上来,总会有一把开启他心灵的钥匙。于是我以一个网友的身份和他网上聊天,先不聊学习,只是聊家庭、未来。由于我每一次谈话都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每次谈话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聊天,他终于袒露了自己的心声:“我是世界上最苦命的人,别人有父母的疼爱,有兄弟姐妹的亲情。而我,父亲早早撒手人世,母亲又是个聋子,凭我的家庭,读书有什么用?即使考上了大学,几万元的学费,母亲负担得起吗?我是为了不把母亲气死被逼留在学校的,不然,我早就走了……”
听了他的一番话,我感觉他对生活极其悲观,这让我很难过,他的不幸又让我心痛不已。我从母亲的艰难生活谈起,谈到母亲为他的付出,谈到家庭的希望,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等,最后我与他约定:如果四年后他考上了大学,我一定想办法资助他的学费。说到这,他还很怀疑,觉得我只是在安慰他,于是,我就约他在校门口的湖边见面,让他相信我。当我看到一个刚理过发、衣着整洁的少年站在我面前时,我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安稳着地,我终于找到了一把开启小健心灵的钥匙。
之后的一年里,小健再也没去上网了,每天看到的是他勤学苦读的身影。现在,小健已是湖南大学大二的学生了,我们都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我一如既往地资助他的学费,他义无反顾地认真学习。虽然有时经济上有点紧张,但我觉得很快乐。
感谢我的朋友——《江西教育》和编辑老师们,在我的成长路上,一直用如此细腻朴实的美文,给我如此大的感悟与收获,成为生命中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动力,让我找到一把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我相信,它还会成为开启更多教师朋友心灵的钥匙。(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实验学校) ■
师范毕业后,我也如愿走上了讲台。忘了从何时开始,我竟然继承了父亲的嗜好,在从教十多年的日子里,身边多彩亮丽的杂志换了又换,唯独对《江西教育》情有独钟,并相伴至今。每当年底要订阅教育刊物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写上《江西教育》的名字。书房里,我还设有《江西教育》的专柜。在从教路上,她就像一盏明灯,一路指引我前进。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午觉醒来,我心血来潮想翻看以往的期刊,重温过去积累的感动,于是我又一次打开专柜。当我翻到第519-520期的合订本,浏览到一篇《寻找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教育叙事文章时,我不禁满怀欣喜和感动。作者讲述的是寻找到了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让一个缺乏信心的孩子,重新找回了自信,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当年正是因为这篇文章,引起我的反思,我还在文章旁留下笔记,写下感悟,警醒我在工作中要注重与学生心灵的沟通。
当年,我正是凭借找到一把打开我班学生小健心灵的钥匙,才及时挽救了这名学生。小健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去世得早,留下失聪的母亲,母亲无法关照他的学习。上初一时,小健的学习还在班上名列前茅,可到初二下学期,由于沉迷网络,成绩直线下降,还染发戴耳环,在社会上闲混。老师对他无可奈何。
到了初三,我接手这个班时,就有老师好心提醒:“你们班有那个刘子健就有得你受的了。”其实,在此之前,我早听说了他的“英雄事迹”。我想: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让他重新回到课堂上来,总会有一把开启他心灵的钥匙。于是我以一个网友的身份和他网上聊天,先不聊学习,只是聊家庭、未来。由于我每一次谈话都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每次谈话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聊天,他终于袒露了自己的心声:“我是世界上最苦命的人,别人有父母的疼爱,有兄弟姐妹的亲情。而我,父亲早早撒手人世,母亲又是个聋子,凭我的家庭,读书有什么用?即使考上了大学,几万元的学费,母亲负担得起吗?我是为了不把母亲气死被逼留在学校的,不然,我早就走了……”
听了他的一番话,我感觉他对生活极其悲观,这让我很难过,他的不幸又让我心痛不已。我从母亲的艰难生活谈起,谈到母亲为他的付出,谈到家庭的希望,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等,最后我与他约定:如果四年后他考上了大学,我一定想办法资助他的学费。说到这,他还很怀疑,觉得我只是在安慰他,于是,我就约他在校门口的湖边见面,让他相信我。当我看到一个刚理过发、衣着整洁的少年站在我面前时,我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安稳着地,我终于找到了一把开启小健心灵的钥匙。
之后的一年里,小健再也没去上网了,每天看到的是他勤学苦读的身影。现在,小健已是湖南大学大二的学生了,我们都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我一如既往地资助他的学费,他义无反顾地认真学习。虽然有时经济上有点紧张,但我觉得很快乐。
感谢我的朋友——《江西教育》和编辑老师们,在我的成长路上,一直用如此细腻朴实的美文,给我如此大的感悟与收获,成为生命中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动力,让我找到一把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我相信,它还会成为开启更多教师朋友心灵的钥匙。(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实验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