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引入时赋予期望过高 独董制度并不能“包治百病”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123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0月16日,长生生物公告《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涉信息披露违法的长生生物众多董事高管被处罚,包括3名独立董事被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万元罚款。这一重大事件引发各界对公司治理、独立董事制度的热议。我国A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自2001年建立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至今争议很大:有些人认为这一制度对上市公司治理发挥了作用;有些人则认为这一制度形同虚设,独立董事是“花瓶董事”,不起任何作用。为何会有这么大的认识上的差距?

引入时曾期望“包治百病”


  认识上的差距,我想可能是和我们引入这一制度时,赋予它过高的期望有关,一旦期望未达到,就感到了失望。
  我们管理层在引入独立董事这一制度时,寄希望独立董事制度能解决公司治理的所有问题。一旦公司治理出了问题,就认为独立董事未发挥作用。公司治理指的是:如何处理好股东、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相互制约关系的一套制度,治理的核心是制约。以上是狭义的公司治理,目标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而广义的公司治理,目标是公司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还包括了如何处理好与职工、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社区、环境、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而独立董事制度只是董事会制度中的一个制度安排,根本不可能让它去解决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公司治理的所有问题。因此,从一开始我们就寄希望独立董事去完成它根本完成不了的任务、去承担它根本不应承担的职能。
  职能,指的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任务,指的是外界根据事物的内在功能对它所提出的要求。作用,指的是事物完成了外界对它提出的要求,所显现出来的效用。打个比方,鼻子的功能是嗅觉。人们要求它辨别气味,这是要求它完成的任务。它辨别出了各种气味,就发挥了它的嗅觉作用。我们不能要求耳朵去发挥嗅觉的作用,因为耳朵根本不具有嗅觉这种内在功能。同理,我们怎么能让独立董事制度去解决公司治理的所有问题呢?
  管理层在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时,寄希望独立董事能成为监管的延伸。他们认为外部监管不可能参与公司决策,而独立董事是董事会成员、参与公司决策,一旦董事会决策有问题,独立董事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如出了问题,又不报告,那独立董事就没发挥作用。设想一下,独立董事是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上董事会讨论通过后上股东会选举产生,怎么可能成为外部监管部门的“密探”和“内奸”呢?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时,寄希望独立董事能代表中小股东的利益。一旦中小股东权益受到侵害,就认为独立董事没发挥作用。董事可能有些是控股股东提名的、有些是小股东提名的。不管有无股份、不管是谁提名的,一旦成为董事,他是以自然人的身份参与董事会决策,与股份无关。他们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即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或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而不应将独立董事与其他董事对立起来,控股股东提名的董事也要对中小股东负责,独立董事也要对大股东负责。那种认为股东董事只对大股东负责,独立董事只须对中小股东负责的认识是片面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当然,在当前中小股东话语权较弱的情况下,适当要求独立董事在履职时多从中小股东角度考虑问题无可厚非,但不能将独立董事与其他董事相对立,成为治理的准则。

现如今需办好三件大事


  那么,17年来独立董事制度是否发挥了作用?我认为发挥了作用。17年前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如何?17年来上市公司治理的成绩有目共睹,这其中有我们近万名独立董事的功劳,这不可否认。
  只是,目前独立董事发挥作用主要靠声誉机制,就像鸟儿爱惜它的羽毛一样,独立董事大多数都是专家、学者、名人,他们不愿因为履职而名誉受到损失。所以,我们看到独立董事在提出异议、质疑甚至辞任等。
  那么,如何让独立董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呢?
  其一,要处理好独立与知情的关系。独立董事太强调独立性,就无法做到知情决策;太强调知情,就無法做到独立判断。目前,独立董事最让人诟病的是其独立性,其中最主要的指责来自于选聘。大多数独立董事的提名来自控股股东。今后在独立董事提名和选聘上,能否考虑采取控股股东回避制度、竞聘制度、自律组织(如上市公司协会)提名制度、差额选举制度、累积投票制度等,来改善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知情决策需要通过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健全运作来实现。在董事会下设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要求大部分专门委员会由独立董事任主任,各专门委员会里独立董事要占多数。所有的议案在专门委员会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由各专门委员会拟定,然后上董事会讨论通过后,上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独立董事通过在专门委员会上的充分讨论来做到知情决策。
  其二,要处理好独立董事的胜任能力。目前,独立董事的构成大部分是专家、学者,一部分来自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有些事务所怕失去未来的客户,又要保持独立性,就不允许从业人员担任独立董事),极小部分是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而在成熟市场,这第三种人是独立董事的主体。目前很多从岗位上退下来的管理经验非常丰富的管理人员,因任职时有一定行政职务,退下来受限不能担任独立董事。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一大损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希望这种情况能早日改变,让真正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来担任独立董事,这不啻是资本市场的一种福音。
  其三,要处理好激励和约束机制。上市公司目前缺少激励机制,但更缺少约束机制。要做好激励和约束,前提是要做好考核机制。同样,如何考核独立董事,如何完善独立董事的津贴制度、建立问责机制、设立责任保险制度,这些都亟待我们早日破题,真正让独立董事能权、责、利相匹配,认真、大胆、积极地去履职。
  作者曾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其他文献
证监会11月13日发布,向金建勇操纵“国海证券”股票价格、袁海林操纵“苏宁云商”、“蓝光发展”股票价格、张春定操纵“中国卫星”股票价格、马信琪操纵“暴风科技”股票价格、孙国栋操纵“全通教育”、“中科金财”、“如意集团”、“西部证券”、“开元仪器”、“奋达科技”、“鼎捷软件”、“暴风科技”、“雷曼股份”、“深圳华强”、“仙坛股份”、“新宁物流”和“银之杰”股票价格等5宗操纵证券市场案件当事人送达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对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对于教育领域来说也不例外,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逐渐
三七,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和民族药,并以"止血神药"著称于世。遍查本草、方药古籍,查证中国历史上三七的利用和传播历程,从出处、传播、产地分布和贸易进行分析,并就三七道
河北大午集团创始人,现任大午集团监事会监事长。现受聘为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队伍建设是纵向的,组织建设是横向的,制度建设是使队伍建设和组织建设有章法、可遵循,而不是因人说了算  在企业管理中有三种组织架构:队伍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大午集团的私企立宪制,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很多国内知名大企业只有队伍建设,没有组织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