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莫让德育缺位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生指使同学打伤人
  时下,不少家长有望子成龙之心,除了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外,还特别注重家庭教育。除了自己辅导和督促孩子学习外,他们还舍得在孩子的智力上投资,每到周末和假期,不是把孩子送进五花八门的培训班,就是请老师到家,面对面地进行辅导。家长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希望孩子在文化课上有个好成绩,最终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或者能在音乐、美术等方面发挥专长,将来在某个方面有突出成就,但却往往忽视了德育,造成孩子发展的不平衡。
  朋友王先生是一家外贸公司的业务部经理,妻子在税务部门工作。因忙于事业,两个人到三十好几才生了孩子小刚。中年得子,夫妻俩自然疼爱有加,除了给孩子加强营养外,还特别注重对孩子进行智力培养。在王先生看来,与一般人相比,自己在事业上也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重要的是把儿子小刚培养好。小刚刚满3岁,就被送到了幼儿园,夫妻二人还经常教儿子背唐诗,演算算术题;到了小学,就开始请家教;暑假,还把小刚送进绘画和小提琴培训班。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刚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音乐和美术也表现出很好的天赋,深得老师喜爱和亲友赞许。不过,优裕的环境和频繁的赞许让小刚渐渐变得任性和自以为是,加之出手大方,他渐渐笼络了一帮“兄弟”,在班上不自觉地耍起“老大”的威风,经常对同学发号施令,引起了不少学生的反感。
  更令人想象不到的是,后来,这位学习优秀的“好孩子”竟然指使自己的“铁哥们儿”对一位“不听话”的同学大打出手,致其耳朵出血,住进医院。
  当班主任找到小刚的父亲,提醒他应改变教育观念时,小刚的父亲却不认为然,说人无完人,男孩子哪有不打架的?以后让儿子注意点就行了,只要不影响学习,其他的都好说。
  任性妄为源自德育缺失
  像王先生这样只注重孩子学习成绩和专长而忽视德育的家长不在少数,究其原因,有应试教育的影响,也有家长自己的偏见。大多数家长认为像德育这种“很虚”的东西,早一天晚一天施教对孩子影响不大,不教,孩子也不一定就会走错路。还有家长认为,德育由学校承担即可,家庭多此一举反而容易让孩子忽视学习。更有家长认为,德育就是简单的几句话,只要不让孩子做坏人就行了。
  其实,以上观点都有失偏颇,因为,一棵小树如果没有园丁适时修枝打杈,它很容易就会长得旁逸斜出。孩子也如此。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因家教失误而导致孩子违法犯罪的案例不胜枚举。歌唱家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拳打挡路人的事件与小刚打同学一事如出一辙。李天一打人事件在网上披露后,引起全国上下广泛关注。人们在感慨“现在的孩子都无法无天”之余不由得都想起中国那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
  在去医院看望被儿子打伤者时,李双江这位老艺术家热泪纵横:“我没有教育好孩子,回头一定严加管教。”一些好事之人则翻出以前记者采访李双江时他说的话,“我儿子很有天赋,唱歌音很准”、“他思维非常灵敏,英语单词随便就能记几千个”。大家纷纷慨叹,原来老艺术家也是只顾培养孩子的智力了。为了培养儿子,李双江不仅经常带儿子出入各种有演唱机会的场合,还给他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据媒体报道,李天一5岁时即入选中国幼儿申奥形象大使,是年龄最小的北京申奥形象大使。5岁学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8岁开始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先生;10岁加入中国少年冰球队,多次参加国内外少儿冰球比赛。对于如何处理孩子太任性等问题,李双江一筹莫展。他有一句被网络广为传播的名言:“对孩子,有时真想打,但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话语中既透出老父对幼子的疼爱,也反映出他身为父亲的失职。小孩子犯点错误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家长只看到他的聪明,对他犯的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就会缺失道德标准和方向。正是德育的缺失,造成了李天一以及王小刚等的任性妄为。
  所以,家长要切记,孩子的成绩和专长只能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其成长少不了思想教育,少不了德育熏陶,将来孩子们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首先应该有健全的人格,成为一个有崇高理想,有高尚道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能遵纪守法的现代公民,这样,他们才能立足本职工作,服务于人民大众,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并在某个领域做出成绩。
  德育也要注意点滴积累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那么,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培育呢?
  其一,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从平时做起,注重教育的经常性。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在家里,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孝敬老人,扶助弱小。与邻里朋友要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即使在小区见到打扫卫生、收废品、装垃圾的也礼貌相待,以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习惯来影响孩子,让孩子从小学会尊重别人。平时还要注意不说脏话,不占小便宜,勤劳俭朴,言行一致,努力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当孩子出现了不良行为时,家长要及时指出,并帮助其改正。
  其二,节假日,家长根据家庭条件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如,带孩子参观历史博物馆、烈士纪念馆或科技馆,让他了解中国的璀璨文明,了解前辈的丰功伟绩,增长科技和历史知识,既对他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英雄主义和又激发他热爱科学、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陪孩子走访当地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或知名人士,请对方谈人生价值、创业经历,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展学雷锋、献爱心等社会公益活动,慰问孤寡老人,打扫公共卫生,向灾区捐款,与落后山区的小朋友结成互帮对子,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其三,家校联合,共同建立德育体系。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德育不能孤立存在。家长要经常与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同时,也要把孩子在家里的一些情况告诉老师,特别是在离校时间较长的假期,更要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针对孩子实际,共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措施,使家庭德育具有针对性,提高教育效果。
  另外,家长可以参考古今中外一些名人家教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如:我国古代司马光的勤俭教育、诸葛亮的性情教育、朱元璋的“以德”教育;现代朱光潜的“做人”教育、彭德怀的“以理”教育、毛泽东的“劳动”教育。还有外国的,如:里根总统的“责任”教育、居里夫人的“品行”教育、奥巴马的“家规”教育,如此等等,都值得借鉴和学习,并根据家庭实际灵活运用。
  总之,孩子进入学校学习的阶段,是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他们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接受东西快,热情奔放,但是缺乏理性,可塑性大,分辨是非能力差,容易被一些假象所迷惑,所以,孩子的思想教育不能轻视和间断。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千万莫让德育缺位。
   【编辑:王奉霞】
其他文献
《让星星在夜空中发光》,开篇即给读者呈现一个没有星星的夜空,用看似波澜不惊的语气叙述了在母亲的鼓励与引导下,主人公克里如何走出封闭的生活,成为镇上最亮的星星。文中多次提到写信,不仅暗示了作者的心境,也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并借助“圣诞夜”这个特定的时间,轻轻地拨动着读者心底那根最柔软的琴弦,唱响母爱的赞歌。读者看到了一位母亲用爱和智慧,为儿子带来有温情的老者、有星辰的夜空,鼓励他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最
对南海众多热流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南海为平均热流值高达78.3mW/m_2的高热流区.但热流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中央海盆区最高,北、南和西缘接近总体平均值,而东缘最低.形成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