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盆地海安凹陷泰州组一段沉积特征及演化

来源 :中国石油勘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voy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上白垩统泰州组(K2t)为凹陷发育初期形成的一套碎屑岩沉积地层,总体自下而上构成由粗到细的沉积旋回。通过对区内30余口探井的录井、测井和岩心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泰州组一段沉积早、中期为辫状三角洲沉积,晚期转变为正常三角洲沉积类型,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识别出5种亚相和11种微相。该区的三角洲沉积体系为典型的退积型沉积体系,但伴随湖平面的反复升降,又表现出明显的多旋回性。综合分析泰州组各沉积时期沉积相的平面分布及演化特点,指出了梁垛—安丰—海中—带沉积砂体发育,是油气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区。
其他文献
中国海相油气资源丰富,但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以及热体制变化,使得海相油气成藏具复杂性。地温场演变决定了海相烃源岩成烃具多期性;多期构造运动导致了多期成藏与调整、改造与破
对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上古生界泥质岩排替压力、孔隙度、渗透率、比表面积、扩散系数等物性封闭参数综合研究表明:物性封闭能力是影响天然气向上扩散运移的关键因素,通过各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油气资源增长的热点地区之一,具有典型的叠合盆地“多源多期多类型次生成藏”的油气聚集特征。通过应用叠合盆地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首次系统解剖了盆地的油气富
在区域地质分析基础上,通过钻/测井资料、地震相以及振幅、频率、波阻抗等属性分析,对辽东湾锦州31-A区块古近系东营组浊积砂体成因类型、宏观分布和内部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
南天山造山带和塔北前陆盆地是一对共轭的、正负相依的构造地貌单元,它们自北而南分为6个构造单元:拉尔墩基底卷入厚皮冲断带、哈尔克山褶皱冲断带、库勒前缘叠瓦冲断带、拜城-
顶空气所分析的主要是物理吸附轻烃及溶解轻烃,其组成和含量上的特征可直接反映对应地层及下伏地层的含油气信息。应用于地表天然气化探,可预测与判断油气层的横向剖面位置;应用
海相古隆起是中国叠合盆地中下部组合中重要的油气富集领域,可分为4种类型:继承型、控沉积型(地层尖灭与台缘礁滩)、晚期定型(断裂隆升和挤压褶皱)、晚期改造型(断块和单斜)。根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