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科学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等的培养。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物理教学过程是从理论教学到实践应用的过程,其中实验是基础。实验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容易吸引学生;实验要求严格,不仅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心理素质、思维素质、智力素质和能力素质。因此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注重科学探究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学改变过去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认知过程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对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科学探究的素材,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思维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现在所倡导的学生探究活动与传统的学生实验是不同的,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学生的实践活动并不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师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进行操作,更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方案和交流研讨探究的结果。
  二、学习方式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为“三维目标”,强调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和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感受。物理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知识内容本身,而应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兴趣、能力、水平,开发多种多样的探究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一方面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问题意识,同时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积极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题研究。在专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在研究方案的确定、如何查找资料、安全操作措施的制定等方面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三、巧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多媒体可将语言、图像、文字等集于一体,使视听一体化,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观看中难以亲自操作的物理实验的图片或录像资料。多媒体还可以提供动态信息服务,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可根据自身需要提取有关实验数据,从被动模仿转变为主动参与,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物理实验教学内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自主性教育,从而深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另外,演示实验中可能会遇到实验现象不明显,能见度低,学生不能看到实验全过程等问题,应积极利用电教设备,增强实验效果,以利于学生理解反应原理和操作要点。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快捷的特点,呈现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情景,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感性材料,激发兴趣,聚集思维指向,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现阶段的初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的学生,见识少,经历不够丰富,又刚学物理,可以帮助学习的材料就更少。要让学生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产生兴趣,就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四、发散思维,引导创新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通过教学物理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课堂演示实验一定要达到最佳效果,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看得明明白白。教学中还要适当地补充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形成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的一般思路。实验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素质得以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究兴趣。
  五、注重心理素质培养
  初中学生对演示实验大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此外,他们还具有较强的操作欲望。
  研究表明,初中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其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物理教师应重视实验的教学,实施分层分组实验,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机会,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为了让学生在实验探索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教师应尽可能将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演示实验改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实验,或者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让学生自己实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这样能有效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要注意分析教材,了解学生实际;把握好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课 教学设计 教材 四个环节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丰富生动的图片与资料,强化了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生成过程,而弱化了概念与规律严密的逻辑体系。这种改变,契合了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也给了物理教师很大的自主创新的空间,让教师有了更多机会实施创新性教学。这样一来,在教学设计时物理教师因为要创新,
摘 要: 作者分析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并结合自身高中一线教学的实践体会提出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现状分析 改进策略  引言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贯穿于该学科教学的始终。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目前的物理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1
摘 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引起了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高中物理传统教学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需要高中物理教师进一步转变实验教学的观念和方法,重视教学模式的改进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而实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策略  随着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物理实验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及教学评价
摘 要: 物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作者在分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实施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思考和探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现状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物理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位一体”的目标是教学的终极目标。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
摘 要: 文章首先对自主学习的概念进行解释,并阐释了物理学习能力的概念,而后分析了在高三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培养高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三物理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策略  从上世纪开始我国先后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以优化我国的教育结构和方式,将学生作为教育和学习的主体,着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一直都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高中教学中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芩苷、槲皮素对LPS致蜕膜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本文通过三部分实验来探讨黄芩苷、槲皮素对蜕膜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一、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直观的观察两种药物的保护作用。首先对小鼠子宫蜕膜细胞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植块培养与复合酶消化的传统方法比较证实了植块培养法的优点,为下一步试验进行奠定了基础;在确定LPS对蜕膜细胞损伤作用浓度时,我们选用了以下LPS的浓度1、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