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日语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l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人类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世界时与生活在此语言社会中的人们的观念体系有着剪不断的复杂关系。外语教学都应该以中国文化为基础,透过它捕捉世界,探求人类心灵世界构造并联系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构建新的以中国文化为根基的世界认知文化,并在研究语言的同时,通过语言实现21世纪人类新的心灵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本文将主要探讨提升高校日语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日语教学;效果;文化
  随着现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一体化的日趋加强,市场对法学生,特别是外语专业的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他们有着比其他非外语专业学生更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的专业技能还应该在礼仪、文化等方面具有国际水平[1]。基于这样的要求,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也有了新的改变。不难看出,通过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外语教学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1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从新时代对高素质外语人才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看,高校的日语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具有很浓的应试性和短视性,没有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到相应的高度去实施。结果,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被动盲从;教师疲于应付,教学缺乏创造性,很少注重实际运用能力。可以说相当数量的学生缺少最基本的中日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而出现了大量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也培养了众多的日语交际“聋哑”学生,学生很难适应新时代国内外交流与交际的需要[2]。我们只有突破和超越就教育谈教育,就教学论教学的思维模式,把日语教学改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去思考,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审视以往教学中的得与失,去探索改革的途径,应时而动,才能对改革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改革也将具有持久的动力,日语教学也才能够真正实现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2大学日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定位和方法存在偏差
  日语教学的口的在于学生能在真实的日语环境中,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然而,眼下不少教师对日语教学的定位比较狭隘,过分强调对教材知识的讲解,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盲目地把考试作为教学的最终口标。采取本末倒置的教学方法,片而地要求学生对单词、课文进行死记硬背等,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致使不少学生抱着提高日语等级和应付考试的口的来学习日语,缺乏主动学习日语的动力[3]。
  2.2教学内容陈旧,教学体系不够健全
  现在的大学日语教学基本上是承前教学,教材单一,更新速度慢,主次不够明确,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日语学习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日语知识,而大学课本又覆盖了这部分内容,而重要的知识点却没有被凸显出来,重复教育的现象较为严重。另外,少数高校为了扩大招生,盲目地细分专业,使得原本完整的日语教学系统被打破,不同的日语专业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复内容,致使一些重要专业课程的课时安排不足,学生的专业基础变得薄弱,而语言能力又没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的发展。
  2.3教师对学生的日语实践不够重视
  语言源自于实践,因此,对日语的学习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日语教学的理论必须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才能知道是否正确。当前的日语教学恰恰忽略了语言实践的重要性,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采用一对多的填鸭式教学,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而学生又缺乏主动实践的意识,导致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不足,到了实际岗位后,根本不能适应和满足市场与企业的需要。
  3提升高校日语教学效果的途径
  3.1转变教学观念,建构新型的教学方法
  多年来,日语教学一直遵循“以语言知识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语言知识教学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知识的讲解几乎占去了所有的时间,“填鸭式”、“注入式”的语言知识教学成为其主要特征;而学生接触中日文化知识的机会则很少,学生缺乏学习中日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与提高。以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为核心,是指将中日文化知识贯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知识和实际的文化需求,营造和谐的文化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中日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文化交际活动,使其课堂语言训练和文化交流最大化,从而使学生在获得日语学习自信心和日语交际应用能力方面最大限度的受益[4]。
  3.2更新教學内容,增强实用性和时代性
  更新教学内容应以下列几点为取向:(1)中日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时代变化的要求和学生自身的要求;(2)不仅要注意中日文化知识的传播,而且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3)教学内容要多元化,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4)能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相适应,便于现代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教学内容必须具备趣味性和思想性,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中日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3采取与企业联合办学的办法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学校有必要与企业加强合作,定期邀请日企中一些经验丰富的专家来校讲学,把他们先进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觉得日语学习具有实践性,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另外,学校还可以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并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派送成绩优异的学生前往日企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学习日语,还能进一步了解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日企文化。学校可以将培养创新人才和日企的最新技术优势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从事工作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结论
  总之,高校日语教学,应配合中日文化知识的传授,彻底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消极学习语言知识的局面,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日语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倡导体验与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和使用日语,切实掌握语言技能。这便是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姜洋.试论高校日语教学模式的创新[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02:177-179.
  [2]伏泉.论我国高校日语专业教育的特点和职能[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01:67-74.
  [3]岳琳.关于提高高校日语教学方法的有益探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183-184.
  [4]许晓旭.试析高校日语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5:67-68.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急性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中CD69、CD25及HLA-DR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多色流式细胞仪对31例KD急性期、8例KD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及其活化标志进行了分析,并以17名正常儿童外周血作为对照。KD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4~60个月,平均(26±18)个月。确诊后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丙种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mRNA表达及其与免疫指标[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的变化、疾病活动性的关系,分析GRα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活动期和缓解期SLE患者和正常人PBMCs中GRα mRNA的表达,并将其与ANA、抗dsDNA抗体及疾病活动性作相关分析.结果 S
目的 观察高频电灼术联合抗生素凝胶灌注治疗泪道不同部位阻塞的效果.方法将338例420只眼的各种泪道阻塞分5组应用不同功率的高频电进行治疗.术后用抗生素加激素冲洗联合迪可罗眼膏灌注.随访观察3个月至2年.结果泪小点阻塞52例,治愈率96.2%、有效率98.1%;泪小管阻塞122例,治愈率90.2%、有效率96.7%.鼻泪管阻塞102例,治愈率90.2%,有效率98.0%.慢性泪囊炎68例,治愈率9
目的 探讨猴苍白球区(Gp)电生理的特性.方法运用Brainlab神经导航系统通过微电极技术记录猴Gp不同部位的电活动.结果微电极可在Gp的不同部位记录到不同特征的电活动.苍白球外侧部(Gpe)背侧可测到低频的电活动,Gpe腹侧可测到高频的电活动;苍白球内侧部(Gpi)可测到高频、高幅的电活动.结论猴Gp不同部位电活动的频率、幅度、放电方式均有统计学意义,利用Gp不同部位的电生理特性可以帮助立体定
目的 初步探索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方法用于电离辐射生物剂量估算的可行性.方法 不同剂量水平(0~5 Gy)的60Co γ射线照射正常人外周血,用碱性SCGE分析淋巴细胞"彗星"尾长和尾矩,建立各自的剂量-效应曲线.收集某基地放射工作从业人员的外周血进行碱性SCGE分析,并估算受照剂量,与监测物理剂量相比较.结果 淋巴细胞"彗星"尾长和尾矩均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剂量-效应曲线均为线
【摘要】高职学院党建工作与提升思想意识水平、解决师生实际问题、开拓创新党建工作、提升学院办学实力相结合,努力实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效能型基层党组织的目标,不断提高学院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效能型;基层党组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职学院党建工作应该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将学院党建
【摘要】職业教育虽然提出的较早,但是真正意义的高职院校是在1985年诞生的,他的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学生管理难度较大,且学生管理工作没有相对成熟的管理体系。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难度较大,学生干部成为高职学院学生管理的中坚力量,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者的传达着、实施者、监督者和间接执行管理者,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管理工作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