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县城普通中学生源的特殊性,高一学生的自信心往往不足,导致学习的困惑。本文首先分析了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然后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出了从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来引导他们,从学习和生活的点滴去鼓励他们,从开展集体活动来锻炼他们,从接受挫折来磨练他们,从实现已定目标来发展他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
关键词:自信心鼓励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4(c)-0211-02
自信的人:
—— 对将来充满信心
—— 相信自己
—— 不惧怕困难,勇敢地做好迎战的准备
—— 乐观但又不盲目
—— 不轻易被挫折吓倒
踏着九月的金色阳光,高一新生迈进了新学校的大门,他们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以及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很高的期望,志存高远,信心十足。当入校一段时间后,心理开始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不如意的事情比比皆是,尤其表现突出的问题是自信心逐渐丧失。
1 导致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呢
1.1 因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而心事重重
能够进入重点中学学习是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心愿,也是广大家长的愿望。然而有些同学忽然发现在新的学校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再也找不到以前的优越感,情绪很快失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自信心减弱,甚至产生了自卑。加之远离了父母,生活上、学习上得到的照顾明显减少,于是良好的自我愿望开始动摇。入学两个月后的第一次段考,如果别的同学成绩突飞猛进,而自己成绩大不如意时,老师的赞扬、同学的羡慕没有了,自己怎不是一个“愁”字呢?
1.2 因城乡的差异、家庭的差异而影响了学生的个性
在县城的普通中学,组成一个班级的新成员,有原来在县城就读的,更多的是来自农村。农村人的朴实胆小和不善交流,与城镇的开朗活泼形成对比,在班里城镇的同学能大胆做事,与老师交流,会很快引起老师的注意,得到老师的赞许。而默默无闻者,一下子还不能引起别人的关注。再者,来自农村的同学,有一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平时见别人大手花钱,别人的父母不是有工作,就是做点生意,家庭经济比较宽裕,而自己的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己的学费还是借来的,吃的穿的用的都不如人,这怎么不让他们卑从心起呢?
1.3 因交往能力的丧失而导致自信力下降
跨入新的校园,环顾四周,是一张张新的面孔,人多了事也杂了。比如有个女同学,初中时没有住过校,现在她住校了,并睡上铺,才住3天,就感觉宿舍里的同学对她很不好,下铺的说她踩脏了床单,临铺的说她乱用别人的桶,还有的说她在别人睡着时搞出声音……她不懂得如何跟同学相处才惹来许多麻烦,不懂得在一个集体里怎样与人交往。
另外,一次次的测试和成绩统计,一次次的告诫努力,终使得他们埋头于书本之中,卷入源源不断的练习、考试、分析之中。于是同学之间的关系淡了,人情淡了。他们有话自己说,有事自己解决,生活中多数人因各种原因不愿敞开心扉与人交流,自我封闭,从而导致他们自信力下降。
高一生活是高中三年的起点,一跨入高中就经历这些挫折,学生的自信心怎么不受打击呢?
范德比尔特说过:“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英国的萧伯纳也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心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最为重要,对学生的成长十分关键,缺乏自信,影响的不仅是学业,更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自信心作为成才的重要条件,它关乎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命运。
2 如何才能更好地让他们重拾信心,迎接高中阶段的学习而快乐的成长呢
2.1 以班级的文化氛围来引导他们
班级文化,从硬件建设来说,主要是班级墙报、学习园地、教室布局、学生专栏等的建设;从软件建设来说,主要是班级教育、学生言行、人际关系等。
如何建设班级文化,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集体力量,这个工作应贯穿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的过程。比如,让学生动手布置教室,人人“为班级布局规范献一计”,既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在颜色上的搭配,又要注意学习园地、名人警句、团的生活等板报所反映的内容。室内颜色搭配得当,会使教室呈现出一种自然、平静、整洁的气氛,显现一种和谐的美。人人参与,人人是这个班级的主人。宿舍的布置,同样是大家出谋划策,温馨的家有我的一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做主人的感觉。在学习园地上展示各学科的优秀成果,展示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等,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2 从学习和生活的点滴去鼓励他们
学生的困惑常常会写在他们的脸上,常到宿舍走走,有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有一次我碰到一个学生在宿舍里闷坐,其他人都出去了(或吃晚饭,或锻炼,或上教室),我在跟他慢慢的聊天时,他说家里经济状况不好,父母负担重,这个学期读完,如果成绩不好往后就不能读了。他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这个时候我给他鼓励,跟他说些逆境中成长的例子,让他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坚信风雨之后,彩虹依旧。
有时,学生的成绩进步或者下降,以及遇到生活困扰时,可以通过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上人文性批语,及时的给予指导和帮助他们。有一次,我看了一个同学的周记《我的烦恼》之后,我给她写下了这样几句话:别太在乎成绩的高低,别担心落人之后,重要的是你努力付出了,你就会有回报,你会从中体验学习的艰辛和快乐,春天细心播种,夏天挥汗耕耘,秋天定会有收获。当再翻开这位学生的周记时,一行清秀的小字映入眼帘:我为拥有您这样的老师,而感到幸福和自豪,谢谢您,我亲爱的老师。
有时,跟科任老师多交流,会了解到学生的许多情况。针对学生的特殊性,我常把好的意见反馈给他们,比如,英语老师说某某同学比以前上课认真听,化学老师说某某同学进步很大,历史老师说某某同学上课不睡觉了,其他老师观察到的点滴进步,再由班主任说出来,所起的鼓动性是很大的。
2.3 教会与人相处,以融洽人际关系来锻炼他们
告诉他们,首先,要善于对师长和同学微笑。微笑是友善的信号,会给别人带来温暖和欢乐,也会得到别人的喜欢,从而赢得别人与自己主动交往,使自己摆脱孤独感和寂寞感,内心充实,心情舒畅,不断产生信心和力量。并以积极地心态与人交往,尝试着谅解和宽容别人对自己的指责,以真诚之心交往,别人也对你真情回报。
其次,在与他人交谈时,适当、真诚地赞美别人的优点,会使别人感到高兴,别人也会投桃报李,夸赞你的闪光点,使你有如沐春风之感,信心大增。
再次,在生活上、学习上主动帮助同宿舍、同班同学,进而帮助其他人,这样,不仅赢得了别人对自己的好感、赞扬和帮助,也使自己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树立起做人的信心。
2.4 开展集体活动,以不怕失败接受挫折来磨练他们
针对信心不足的同学,应鼓励他们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一定要注意克服怯懦、犹柔寡断等不良品质。特别要鼓起勇气,大胆参加班级活动,进而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集体活动中见贤思齐,虚心向别人学习,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尽心恪守本职工作。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立即纠正。不怕失败,失败了重头再来。坚持经受集体活动的锻炼和经受失败的磨练,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增长才干,丰富人生阅历,增添成就感,提高耐挫力,激发和巩固自信心。
2.5 以设定学习目标和努力实现已定目标来发展他们
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鼓励他们设定自己的目标并完成之。我们教师同时必须留意这一过程,因为自信心低的学生常常设定脱离实际的目标,这些目标不是太高就是太低,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一种保全面子的方式。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设定符合实际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略高于过去的成功水平)。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设定的目标。我有时会把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完成比例,作为评定等级的依据,这样做有助于学生能及时完成任务。
在这种为目标而奋斗的学习氛围中,班主任的职责是以先学者身份参与学习、指导学习、评价学习,用心、用情、用知、用技;学生作为后学者,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在同学间的互助、互质、互学、共同进步的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方法、练习技能、生成能力,既获得完成目标的喜悦,又以之发展成个性内容。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自信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动力,让走进高一的同学坚定自己的信心,敢于踏平坎坷,一路高歌;坚信风雨之后,彩虹依旧。困难并不可怕,因为有着亲切友善的师长帮渡过难关;迷茫也不畏惧,因为有着并肩携手的同学为彼此指明方向。让他们高扬自己的梦想之帆,昂首阔步,充实自己,升华自己,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
参考文献
[1] 刘永胜.教育就是唤醒自信心[M].新世界出版社,2005.
[2] 高永金.心靈之友[M].科学出版社,2007.
[3] (奥)A·阿德勒.自卑超越[M].作家出版社,1986.
关键词:自信心鼓励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4(c)-0211-02
自信的人:
—— 对将来充满信心
—— 相信自己
—— 不惧怕困难,勇敢地做好迎战的准备
—— 乐观但又不盲目
—— 不轻易被挫折吓倒
踏着九月的金色阳光,高一新生迈进了新学校的大门,他们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以及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很高的期望,志存高远,信心十足。当入校一段时间后,心理开始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不如意的事情比比皆是,尤其表现突出的问题是自信心逐渐丧失。
1 导致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呢
1.1 因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而心事重重
能够进入重点中学学习是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心愿,也是广大家长的愿望。然而有些同学忽然发现在新的学校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再也找不到以前的优越感,情绪很快失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自信心减弱,甚至产生了自卑。加之远离了父母,生活上、学习上得到的照顾明显减少,于是良好的自我愿望开始动摇。入学两个月后的第一次段考,如果别的同学成绩突飞猛进,而自己成绩大不如意时,老师的赞扬、同学的羡慕没有了,自己怎不是一个“愁”字呢?
1.2 因城乡的差异、家庭的差异而影响了学生的个性
在县城的普通中学,组成一个班级的新成员,有原来在县城就读的,更多的是来自农村。农村人的朴实胆小和不善交流,与城镇的开朗活泼形成对比,在班里城镇的同学能大胆做事,与老师交流,会很快引起老师的注意,得到老师的赞许。而默默无闻者,一下子还不能引起别人的关注。再者,来自农村的同学,有一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平时见别人大手花钱,别人的父母不是有工作,就是做点生意,家庭经济比较宽裕,而自己的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己的学费还是借来的,吃的穿的用的都不如人,这怎么不让他们卑从心起呢?
1.3 因交往能力的丧失而导致自信力下降
跨入新的校园,环顾四周,是一张张新的面孔,人多了事也杂了。比如有个女同学,初中时没有住过校,现在她住校了,并睡上铺,才住3天,就感觉宿舍里的同学对她很不好,下铺的说她踩脏了床单,临铺的说她乱用别人的桶,还有的说她在别人睡着时搞出声音……她不懂得如何跟同学相处才惹来许多麻烦,不懂得在一个集体里怎样与人交往。
另外,一次次的测试和成绩统计,一次次的告诫努力,终使得他们埋头于书本之中,卷入源源不断的练习、考试、分析之中。于是同学之间的关系淡了,人情淡了。他们有话自己说,有事自己解决,生活中多数人因各种原因不愿敞开心扉与人交流,自我封闭,从而导致他们自信力下降。
高一生活是高中三年的起点,一跨入高中就经历这些挫折,学生的自信心怎么不受打击呢?
范德比尔特说过:“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英国的萧伯纳也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心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最为重要,对学生的成长十分关键,缺乏自信,影响的不仅是学业,更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自信心作为成才的重要条件,它关乎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命运。
2 如何才能更好地让他们重拾信心,迎接高中阶段的学习而快乐的成长呢
2.1 以班级的文化氛围来引导他们
班级文化,从硬件建设来说,主要是班级墙报、学习园地、教室布局、学生专栏等的建设;从软件建设来说,主要是班级教育、学生言行、人际关系等。
如何建设班级文化,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集体力量,这个工作应贯穿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的过程。比如,让学生动手布置教室,人人“为班级布局规范献一计”,既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在颜色上的搭配,又要注意学习园地、名人警句、团的生活等板报所反映的内容。室内颜色搭配得当,会使教室呈现出一种自然、平静、整洁的气氛,显现一种和谐的美。人人参与,人人是这个班级的主人。宿舍的布置,同样是大家出谋划策,温馨的家有我的一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做主人的感觉。在学习园地上展示各学科的优秀成果,展示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等,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2 从学习和生活的点滴去鼓励他们
学生的困惑常常会写在他们的脸上,常到宿舍走走,有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有一次我碰到一个学生在宿舍里闷坐,其他人都出去了(或吃晚饭,或锻炼,或上教室),我在跟他慢慢的聊天时,他说家里经济状况不好,父母负担重,这个学期读完,如果成绩不好往后就不能读了。他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这个时候我给他鼓励,跟他说些逆境中成长的例子,让他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坚信风雨之后,彩虹依旧。
有时,学生的成绩进步或者下降,以及遇到生活困扰时,可以通过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上人文性批语,及时的给予指导和帮助他们。有一次,我看了一个同学的周记《我的烦恼》之后,我给她写下了这样几句话:别太在乎成绩的高低,别担心落人之后,重要的是你努力付出了,你就会有回报,你会从中体验学习的艰辛和快乐,春天细心播种,夏天挥汗耕耘,秋天定会有收获。当再翻开这位学生的周记时,一行清秀的小字映入眼帘:我为拥有您这样的老师,而感到幸福和自豪,谢谢您,我亲爱的老师。
有时,跟科任老师多交流,会了解到学生的许多情况。针对学生的特殊性,我常把好的意见反馈给他们,比如,英语老师说某某同学比以前上课认真听,化学老师说某某同学进步很大,历史老师说某某同学上课不睡觉了,其他老师观察到的点滴进步,再由班主任说出来,所起的鼓动性是很大的。
2.3 教会与人相处,以融洽人际关系来锻炼他们
告诉他们,首先,要善于对师长和同学微笑。微笑是友善的信号,会给别人带来温暖和欢乐,也会得到别人的喜欢,从而赢得别人与自己主动交往,使自己摆脱孤独感和寂寞感,内心充实,心情舒畅,不断产生信心和力量。并以积极地心态与人交往,尝试着谅解和宽容别人对自己的指责,以真诚之心交往,别人也对你真情回报。
其次,在与他人交谈时,适当、真诚地赞美别人的优点,会使别人感到高兴,别人也会投桃报李,夸赞你的闪光点,使你有如沐春风之感,信心大增。
再次,在生活上、学习上主动帮助同宿舍、同班同学,进而帮助其他人,这样,不仅赢得了别人对自己的好感、赞扬和帮助,也使自己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树立起做人的信心。
2.4 开展集体活动,以不怕失败接受挫折来磨练他们
针对信心不足的同学,应鼓励他们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一定要注意克服怯懦、犹柔寡断等不良品质。特别要鼓起勇气,大胆参加班级活动,进而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集体活动中见贤思齐,虚心向别人学习,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尽心恪守本职工作。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立即纠正。不怕失败,失败了重头再来。坚持经受集体活动的锻炼和经受失败的磨练,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增长才干,丰富人生阅历,增添成就感,提高耐挫力,激发和巩固自信心。
2.5 以设定学习目标和努力实现已定目标来发展他们
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鼓励他们设定自己的目标并完成之。我们教师同时必须留意这一过程,因为自信心低的学生常常设定脱离实际的目标,这些目标不是太高就是太低,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一种保全面子的方式。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设定符合实际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略高于过去的成功水平)。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设定的目标。我有时会把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完成比例,作为评定等级的依据,这样做有助于学生能及时完成任务。
在这种为目标而奋斗的学习氛围中,班主任的职责是以先学者身份参与学习、指导学习、评价学习,用心、用情、用知、用技;学生作为后学者,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在同学间的互助、互质、互学、共同进步的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方法、练习技能、生成能力,既获得完成目标的喜悦,又以之发展成个性内容。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自信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动力,让走进高一的同学坚定自己的信心,敢于踏平坎坷,一路高歌;坚信风雨之后,彩虹依旧。困难并不可怕,因为有着亲切友善的师长帮渡过难关;迷茫也不畏惧,因为有着并肩携手的同学为彼此指明方向。让他们高扬自己的梦想之帆,昂首阔步,充实自己,升华自己,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
参考文献
[1] 刘永胜.教育就是唤醒自信心[M].新世界出版社,2005.
[2] 高永金.心靈之友[M].科学出版社,2007.
[3] (奥)A·阿德勒.自卑超越[M].作家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