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为了解馆藏原位保存的出土木质文物上真菌病害特点,以针对性制定综合保护措施,本研究对南越国宫署遗址原位保存出土木质水槽上分离的11株真菌进行木材败坏测试和生物学特性观察.[方法]将分离的真菌分别表面接种木材,观察对木材表面的影响;通过质量损失率测试各真菌对木材的生物降解程度;并通过对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其生长速率、产孢情况和显微特点等生物学特性;利用对峙生长试验研究其相互影响.[结果]从木材表面接种测试观察到枝孢瓶霉菌、木霉菌、福氏拟青霉、篮状菌、黄暗青霉和镰孢菌在接种木材表面产生菌丝或孢子
【机 构】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北京 100091;南越王宫博物馆,广东 广州 510030;广州市翰瑞文物保护设计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5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解馆藏原位保存的出土木质文物上真菌病害特点,以针对性制定综合保护措施,本研究对南越国宫署遗址原位保存出土木质水槽上分离的11株真菌进行木材败坏测试和生物学特性观察.[方法]将分离的真菌分别表面接种木材,观察对木材表面的影响;通过质量损失率测试各真菌对木材的生物降解程度;并通过对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其生长速率、产孢情况和显微特点等生物学特性;利用对峙生长试验研究其相互影响.[结果]从木材表面接种测试观察到枝孢瓶霉菌、木霉菌、福氏拟青霉、篮状菌、黄暗青霉和镰孢菌在接种木材表面产生菌丝或孢子,使木材表面附着霉斑或者菌丝,聚壳座菌和节菱孢霉菌可使木材表面颜色发生显著变化.木材降解测试12周,担子菌纯黄白鬼伞使杨木的质量损失率接近10%,其他10株子囊菌基本未对杨木造成质量损失.PD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测试显示:木霉菌生长速度最快,每天生长近35 mm,其次是聚壳座菌、节菱孢霉菌、福氏拟青霉和镰孢菌,每天生长8 ~ 13 mm,较为缓慢是纯黄白鬼伞、聚多曲霉菌、黄暗青霉、篮状菌、枝顶孢霉菌和枝孢瓶霉菌,每天生长低于5 mm;除聚壳座菌、节菱孢霉菌和纯黄白鬼伞外,其余真菌均较易在不同培养基上产生孢子.对峙培养观察,木霉菌YN4-5对遗址中其他真菌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1.0%~64.6%,对担子菌纯黄白鬼伞的抑制率最大.[结论]分离的11种真菌中8种子囊菌可引起木质文物表面发霉或变色,担子菌纯黄白鬼伞有降解木质文物的风险;其中生长最快的木霉菌可通过竞争生长环境的方式抑制其他真菌生长,对有降解木材作用的纯黄白鬼伞的抑制作用最大,使木质文物降低了生物降解风险,从而分析认为目前该馆藏出土木质文物上的微生态相互作用已经达到一个平衡.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了氮(N)磷(P)钾(K)不同配方施肥以及最佳配比连年施肥对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球果产量的影响,为落叶松种子园长期施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1989年营建的日本落叶松种子园中的正常结实无性系分株为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自2008年起按照N1P1K1、N1P2K1、N1P1K23种氮磷钾配方肥,以2.5 kg/株的水平连续3年开展配方施肥对比试验,确定影响球果产量的最佳施肥配方;自2011年起在最佳配方下设置3水平(2.5、5.0、7.5 kg/株),研究连续8年施肥对球果产量的影响.[结果
[目的]为明确蠋蝽对美国白蛾捕食的行为学特点,评价其捕食能力.[方法]本试验利用室内观察法结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方法,研究了蠋蝽成虫和若虫对美国白蛾幼虫的捕食行为特点和捕食能力.[结果]蠋蝽取食美国白蛾幼虫表现为搜寻、刺探、等待和取食4种行为.不同虫龄组合在搜寻时长(P = 0.005)和取食时长(P = 0.002)上差异极显著.在蠋蝽虫龄一定的情况下,搜寻时长会随着美国白蛾幼虫虫龄的增加而减少,取食时长会随着美国白蛾幼虫虫龄的增加而增加.蠋蝽的口针从幼虫头部刺入的比率显著高于胸部和腹部(P
[目的]松嫩平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从20世纪中期至今,由于人为干扰加剧,松嫩平原湿地面积大幅萎缩、湿地功能退化、水质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此外,已设立的各级、各类型自然保护地在管理体制上的局限以及在地理空间上的割裂,也产生了生境孤岛化、破碎化等问题.因此,松嫩平原亟需设立国家公园来整合优化区域内各类自然保护地空间,统筹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缓解生境孤岛化、破碎化,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促进区域生态文明的建设.[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套综合拟定国家公园适宜范围的方法.首先,通过分别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