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248例中风病临床分型分析,以气虚血瘀证最多,占38.31%,其次为阴虚风动证、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本组病人不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均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基础上,口服中成药及静脉滴注活血化瘀针剂以加强活血化瘀、涤痰通络这一治疗法则,总有效率为84.27%,其中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5%和83.24%。对血液流变学、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脑CT对照观察,认为这一治疗方法可以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脑供血,促进血肿吸收,加速神经功能恢复。从不同证候疗效分析,认为气虚血瘀证疗效最好(92.63%),元气败脱、心神散乱证及风火上扰清窍证预后最差,其次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和阴虚风动证,指出可能与其发病急,病情重,病势演变快有关,对这几个证型患者要加强监护措施,尽快防止病情演变,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