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隐身终正名:M107远程狙击步枪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othn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陆军于2001年10月提出了一项名为XM107远程狙击步枪(LRSR)的采购计划,拟采用一种0.50英寸BMG口径的狙击步枪对远距离人员和军事器材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当时美国陆军打算采用巴雷特公司设计和生产的M95旋转后拉枪机式狙击步枪作为XM107的候选型,但在经过初步试验后,突然转为将巴雷特公司生产的另一种产品M82A1定为XM107,进一步改进后,2005年又正式定型M107。其实在正式定型前,美国三军已经使用巴雷特公司的M82A1狙步枪10余年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正式”赋予其名份,而凭借这次机会,总算“正名”了——
  
  10余年“英雄无名”终获美军认可
  巴雷特公司的创办人朗尼·巴雷特(Ronnie Barrett)原是美国田纳西州的一名商业摄影师,同时也是一名枪械爱好者。他在1982年设计了一支0.50英寸BMG口径的半自动步枪,将其命名为M82步枪,并开始在民用市场上销售。1986年,又在M82的基础上改进推出M82A1步枪。
  但巴雷特M82A1的第一家军事用户并非美军,而是在1989年购买了约100支该枪的瑞典军队。M82A1真正在军事市场上取得成功则是在1990~1991年的“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期间。
  由于美国海军在1983年购买了100支0.50英寸BMG口径的RAI500反器材狙击步枪用于反器材和远程狙击,所以巴雷特在1980年代中期也曾试图向美军推销他的M82半自动步枪。巴雷特在匡提科美国海军陆战队基地展示M82的射击效能,却未能引起海军陆战队太大的兴趣,但巴雷特采纳了军方所提的各项意见,M82A1就是针对这些意见改进而成的。
  在海湾战争前夕,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高级军官对远距离沙漠作战步兵武器的配备进行了讨论。显然,M16步枪远远达不到要求,虽然有人提出重新使用有效射程更远的7.62mm口径M14步枪,但这只是权宜之计,最后E.T.库克中将决定为海军陆战队装备一种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步枪。
  1990年10月,海军陆战队经过多项试验,最终选定M82A1用于对付远距离的单兵、掩体、车辆、设备、雷达及低空低速飞机等高价值目标,爆炸器材处理分队也拟使用M82A1来排雷。巴雷特公司在接到订单后,90天内就完成了100支步枪的订货合同。
  与此同时,美国陆军也在寻找一种0.50英寸口径的重型狙击步枪。最初陆军也选择了一些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进行试验,因为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相比半自动步枪精度更佳。但研究人员经过试验发现,备选的几种步枪都不够理想,因此他们开始在市场上寻找能自动装填的候选型号。最后他们也选择了海军陆战队正在使用的巴雷特M82A1,并先期签订了100支的订单。随后美国空军也跟着购买了35支,再加上特种作战司令部订购的枪支,美国军队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M82A1超过了300支,而且M82A1在战争期间表现优秀。鉴于M82A1在战争中的上佳表现,英国国防部也于1990年12月为其爆炸器材处理分队购买了少量的M82A1,同时根据英国军队的建议,巴雷特公司将原来的11发弹匣更改为10发弹匣,避免卧姿射击时弹匣触地而影响瞄准。
  经过海湾战争一役,大口径远程狙击步枪引起了各国军队的重视,同时也在世界轻武器生产商中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口径狙击步枪开发热潮。巴雷特公司也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开发出一系列狙击步枪,大多数发射0.50英寸BMG弹,其中就包括作为最初XM107候选型的M95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
  虽然M82A1大口径狙击步枪一直被包括美军在内的30多个国家的军队装备使用,但在美军中,M82A1有10年时间仿佛“隐士”一般,并不为军方所正式认可。所以当美国陆军在2001年打算正式采用一种0.50英寸BMG口径步枪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并非M82A1,而是手动装填的M95。但可能是十多年来他们已经用惯了半自动步枪,在2002年夏天,陆军最后还是选定巴雷特M82A1作为远程狙击步枪试验型,于是巴雷特M82A1终于获得了一个军方的命名——XM107 0.50英寸口径远程狙击步枪。
  2003年实施的“伊拉克自由行动”再次证明了M82A1/XM107的战场价值。2005年3月,美国陆军正式批准XM107作为正式的远程狙击步枪,600支正在使用的XM107正式改称M107,从此,巴雷特M82A1正式摆脱了在美军中的“黑户”地位。
  M107在伊拉克的表现上佳,深受美军官兵欢迎,不仅仅因为其射程远,适合伊拉克空旷的郊外地形,也因为其在城市战中同样具备可怕的终点效应,不少指挥人员认为,M107是一种“战斗增效器”,能够大大提高己方的作战士气。
  在“伊拉克自由行动”结束后,负责改进美国陆军单兵装备的PEO办公室专门去采访了前线士兵对各种武器装备的感受,其中就有人提到“巴雷特0.50英寸口径狙击步枪可能是最有用的城市战装备之一”,XM107经常被用于射击1400m以内的车辆和人员目标,第325伞兵团的一名狙击手甚至说过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
  “我的观瞄手确认了一个距离我们1400m的水塔上有一名携带RPG火箭筒的目标,我向这个目标开了火,目标的上半身掉了下去,而下半身还留在塔上。”
  虽然这只是极个别的事件,但M107配用的0.50英寸BMG弹对人体和墙壁之类掩体的穿透效应由此可见一斑。
  
  澄清关于M107的一些误会
  除了“远程狙击步枪”这个名称之外,M107还有另外一个名称——SASR(Special Applications Scoped Rifle,特种应用步枪),这恰是因为M107的用途并不仅限于射击远距离的单兵目标。在海湾战争中,M82A1的主要用途是反器材和排除爆炸物,直到今天,M107在美军中仍然是反器材和排除未爆炸物(EOD)的工具。因此,除了狙击手,爆炸物处理单位也是M107的主要装备单位。
  在2010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拆弹部队》中有一幕主角和他的助手使用M82A1消灭伊拉克狙击手的场面,有一些观众置疑主角和他的战友只是工兵,为什么会如此熟悉这种作战武器?回答者称其中一位主角原本是特种兵,当然很熟悉这种武器。但事实上无论是特种兵还是工兵,他们熟悉这种0.50英寸狙击步枪,是因为M82A1原本就是配发给他们的武器。
  有关M107在军事应用上还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的误解,认为有一条国际公约禁止对人员目标使用0.50英寸BMG弹。事实上这条公约根本不存在,只是人们心中的愿望而已。
  作为远程狙击步枪,M107的主要使命有二:一是反器材,二是反人员。当美国陆军在开展XM107项目的时候,同时试验的就有两种配套弹药,第一种是专门用于反器材的Mk211 Mod0穿甲燃烧弹(API),而另一种是专门用于对远距离人员进行精确杀伤的M1022狙击弹,据说M107发射M1022弹时的精度能达到1MOA。
  
  结构详解
  准确地说,M107其实是巴雷特M82A1的改进型M82A1M。M107与M82A1相比,把原来较短的瞄准镜座改成一直延伸到机匣前端的皮卡汀尼导轨,此外在枪托底部增加了一个可伸缩的后脚架,但最主要的改进还是减重。原本M82A1的质量有些过大,美军一直提出减轻质量的要求。所以巴雷特重新设计了机匣的结构,并采用轻型材料来生产机匣及枪口制退器,使质量减轻了约1.1kg。
其他文献
喜爱看枪战片的朋友,大多热衷于火拼的热闹场面和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并不清楚枪弹在人体内的运动规律和人体中弹后的致伤机理。实际上,早在枪弹和榴弹诞生的初期,很多人就想了解枪弹为什么能将人打死、致伤。于是,一门研究弹头、破片等物体侵彻人体规律的学科——创伤弹道学诞生了。  创伤弹道研究曾是二十世纪世界军事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已经取得许多突破性成果。我国的创伤弹道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其
[编者按]为满足严酷的作战需求,军用无线电设备要具备三项“硬功”——通信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那么,电波究竟是靠什么翻山越岭甚至横跨大洋。又是怎样在敌人干扰的重重围堵中脱身,电流的通断也能成为一种“语言”吗?不要急,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调制——声音坐上光速“运输机”    在“通信基本靠吼”的古老时代,人的声音最远不过能传几百米而已,而借助现代科技,我们的声音传递数千千米依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