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了我十八年的姥姥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903630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岁生日那天,姥姥要带我去买一条裙子,玫红色的。她说,我穿玫红色的衣服最好看。
  这颜色太让人好奇了。有一次,我问姥姥什么是红色,她正好在切西红柿,便说西红柿是红色的。我记住了。有次听小姨说要穿红色衣服,我就嚷着说:“小姨穿着西红柿上学去啦。”气得小姨骂我是臭猫。
  还有一次,我在外面撞到电线杆,问姥姥电线杆是什么颜色,姥姥说是白色。我马上学以致用,对喜欢穿白色衣服的大姨说:“您为什么总爱跟电线杆穿一样颜色的呀?”搞得大姨哭笑不得。
  可玫红色到底是个什么呢?——难道姥姥真的忘了,我是个瞎子呀。还在三个月大时,我就被查出先天性白内障。
  我期待着新裙子,姥姥却说:“咪咪,你先去地安门商场门口等我,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办。”
  我有些失落,心想姥姥怎么啦,连带我去商场的时间都没有。可我只能听话,硬着头皮自己去。
  从三岁起,姥姥试着开发我耳朵、鼻子和手的功能,教我听反射音判断前方的物体。因为看不见障碍物,我經常摔倒,练了两年,走在路上才能不被撞到。即便如此,我也还没有独自出门过马路的经验。
  那天阳光很大,我走出四合院,自行车链条飞速转动的声音从我面前擦过去,几乎贴着我的脸。我背心冒汗,站在院子门口久久不敢挪步。或许是小女孩的爱美之心在作祟,对新衣服的渴望还是把我带到了马路上。
  姥姥带我坐过很多次公交车,我记得去公交站点的路。许多脚步声从身旁掠过,挨近马路时,我能闻到灰尘和汽油的味道。马路上车来车往,人声嘈杂,不同方位的声音层层交错,耳不暇接。
  走到站点,我努力听着,忽然而至的一声车喇叭吓了我一跳。公交车来了,刹车时车胎摩擦的声音拖到跟前,人群躁动起来,地面也有些振动。我急忙贴紧身边的人上了车,买了张五分钱的车票,还拜托售票员阿姨到站时做下提醒。我摸到一个空座位坐下,盯着视线中模糊的亮光。
  到地安门要坐四站,我数着每一次停车,生怕坐过了。到站后,我摸到门口下车,重新被裹挟在车水马龙的声音里。我还要过一条宽阔的马路才到商场,其实就是双车道的普通街道,但那一刻是那么漫长。
  姥姥曾嘱咐我过马路的技巧。我找准要跟的人,仔细听她的脚步。她起步时我轻轻握住她的衣角,跟着她朝前走。估计快到马路中间时,我换到了人群另一侧,生怕被落在了马路中央。
  到了地安门商场门口,我刚刚站稳,就听见熟悉的脚步声,姥姥来了。我鼻子一酸,差点哭出声来。
  那天起,姥姥再也没牵过我的手。她总说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陪我。邻居家的小孩都是奶奶带着去荡秋千,我每次都是自己去。和小伙伴捉迷藏被欺负了,她总是袖手旁观,从不上前理论。
  不仅如此,我还常常替她跑腿到胡同对面的小卖部买东西。看着别人家的小孩都是被大人牵着、抱着,我内心交织着怨恨和酸楚。
  姥姥从不把我当成一个瞎子,我觉得她是个狠心的人。


  小时候我总想,姥姥毕竟是姥姥,她要是我的妈妈,大概就不舍得老让我跑腿了吧。她从没解释过为什么我会跟她住,也不告诉我爸妈在哪儿。我问起时,她就用哄孩子的方法搪塞我。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成成抢一个玩具。他一着急,大声说:“你爸妈都不要你了,你还这么小气。”我听后愣在原地,回家便拉着姥姥要爸爸妈妈,等来的还是相同的回答:他们在很远的地方工作。可这次我有点不信了,一直缠着她问。
  那天,姥姥第一次打了我。屋外下着大雨,我一头扎进雨里,想要去找爸爸妈妈。雨水混着泪水,头发贴在我的脸上,衣服全都打湿了,我每迈出一步都很沉重。
  雨点像和我作对似地敲打着地面,我无法听到反射音,只能乱跑。突然一声响雷炸开,我脚下一滑摔倒在地,头碰到石头上,哇哇大哭。
  一双大手把我抱了起来,我闻到了姥姥的气味。她把我抱回家,用酒精给我头上的伤口消毒上药。那是姥姥第一次当着我的面哭。我吓坏了,再也不敢在她面前提起爸妈。
  不久后的一天,姥姥突然对我说:“今天你妈妈来看你。”我以为听错了,“妈妈”这个词对我来说太陌生了。我问妈妈长什么样,姥姥没好气地说:“人样!”我不明白她什么意思。
  终于听到外面传出声音,我赶紧跑出去。“啪”的一声,一个小女孩打了我一个响亮的嘴巴。我都没来得及哭,就听到一个女人对小女孩说:“你怎么打她呀,她是你姐姐。”
  原来,这个女人就是我妈妈。
  妈妈说要去小卖部给我和妹妹买好吃的,我自告奋勇带她们去。回来的路上,妹妹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一个趔趄,我被一块石头样的东西绊倒,手里的冰棍摔得老远,腿上的伤口疼得我哇哇大哭。姥姥听到后赶过来给我擦药,埋怨妈妈没看好我。
  妈妈在一旁说:“谁让您养她呀,当时我要把她扔到河里淹死,是您要把她捡回家的,这瞎了吧唧的长大了也没用,就是拖累大人的包袱。”
  姥姥抱着我哭了,我却不明白姥姥为什么哭。


  姥姥是个固执的人,她坚信有办法让我恢复视力,带我到处去看医生。我十个月大时做了第一次手术,眼睛对外界的刺激开始有反应,可后来的治疗和手术效果都止步于此,世界在我面前的清晰度只停留在那次手术之后。
  她不死心,带着我在各个医院奔走。终于,一个老医生对她说,我的眼睛真的没救了,第一次手术后显现出的微弱光感最终会消失——我迟早会变成一个彻底的瞎子。
  那天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姥姥都没有带我去医院。渐渐地,她接受了我会完全失明的事实。   她不断开发我的听力。从捡硬币练起,让我听硬币的面值和停止转动的声音,然后准确无误地出手捡起。她还教我用耳朵代替眼睛,眼睛跟着手。比如要在桌上拿杯子,先得想好杯子在哪,然后用手去拿,眼睛跟着手,让别人看起来会觉得我是看着拿的。这类枯燥的练习,她总要求我做很多次。
  七岁那年,到了上学的年龄。姥姥带我去了北京市的好多小学报名,都因为视力问题被拒之门外。姥姥说,要想长大了有本事,就得上学,这里不收你,只能把你送回你爸妈家了,和你妹妹一起上学。
  我爸妈住在河北容城县的一个村庄。爸爸是农民,妈妈在县城上班。9月1日开学,我比妹妹起得早,但妈妈只给妹妹准备了新书包。
  过了两天,妈妈吩咐我洗衣服、扫地、喂猪喂鸡这些家务。教我喂猪时,我故意把猪食洒了,妈妈一声大喊:“你瞎了吗?猪食盆那么大,看不见呀!”我瞪起眼睛不示弱地说:“我就是瞎了,我不是你亲生的吗?”妈妈用舀猪食的铁勺子打在我身上,弄了我一身猪食。
  晚上,我躲在被窝里想,姥姥把我当宝贝,你们不让我上学还让我干这么多活,不怕姥姥找你們算账么?
  后来奶奶告诉我,我有个姑姑眼睛也看不见。妈妈和爸爸结婚后,对姑姑特别不好,还打她,后来姑姑就凑合找个人嫁了。等我出生后眼睛也看不见,村里人都说是妈妈遭了报应,妈妈听说后,就要把我扔河里。
  我就在这个小村庄虚度着童年时光,不再喜欢接近陌生人,自卑又自闭,常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幻想。


  两年后,姥姥终于来看我了。我抱着她不撒手,把两年来的事情都说了。她听后很震惊,说妈妈一直写信给她说我上学了,学习很好,不让她来看我。
  姥姥把我带回北京,给我改名叫陈燕。陈是姥爷的姓,燕,她希望我像小燕子一样快乐地生活。
  普通学校还是不收我,姥姥发现爱说爱笑的咪咪不见了,就开始自己在家教我,握着我的手学写字。我的模仿能力很强,很快就能学会。
  小时候,我的第一个梦想是当个画家。让一个盲孩子学画画,也不知道有多少家长会支持这荒唐的梦想。可姥姥只说了一个字,画!第二天,她就给我买来蜡笔和纸,把我的手放到纸上让我画。
  我决定画姥姥给我养的小黄猫。猫是毛绒绒的,还喜欢叫,有时候我还会听见它打喷嚏和吹鼻涕。我拿着蜡笔在纸上画啊画,画我心中的那只小黄猫。画完去问别人像不像,他们常常反问我:“这像什么?”我说:“像猫呀。”后来,大家都知道我在画猫,都会说“简直太像猫了”。
  这种善意的谎言给了一个盲孩子难以估量的信心。十四岁那年,我画的猫画送到日本,获得了两地残疾儿童绘画二等奖。
  后来,我在广播里听说北京有盲人学校,地址在定慧寺,离家很远。我让姥姥带我去报名,她却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只好赌气自己去找,看不见车牌,经常坐错车、坐过站。第三天下午找到了,但盲校已经开学一个多月,让我明年再来。
  姥姥又出主意,让我找中国残联。有了找盲校的经验,我一天就找到了。连着去了四天,传达室的叔叔帮我介绍了邓朴方主席的秘书杨阿姨。她听了我的故事很感动,当着我的面给盲校写了一封信,推荐我上学。
  第二年如愿上了盲校。我在学校找到了认同,后来还成了中国第一个女盲人钢琴调律师,之后一直在努力推广盲人调律这件事,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我在事业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陪姥姥的时间却少得可怜。
  成长过程中,我也很困惑她是不是我亲姥姥,为什么她和妈妈没有太多来往?大姨小姨也和姥姥很生疏。会不会,她只是一个领养了我的陌生人?但我始终没有问出口。
  2002年初,姥姥被医院查出肺癌晚期,我感到天都要塌了。虽然我知道姥姥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但没想到这么快。我每天在医院陪她,她也知道和我在一起的时日不多,拉着我的手说个不停。
  她说,从把我抱回家的那天起,就挖空心思找适合我的本领,想把我培养成一个独立自强的人。求医无望后,她想办法找了两个盲人做朋友,了解他们靠什么生活,然后反过来用这些方法教我。
  “咪咪,你五岁的时候,我就让你自己去买东西、坐公交、过马路、去公园门口等我,我当时是想锻炼你一个人独自出门的能力,其实我不放心,一直在你身后跟着……我跟了你十八年,当你可以找到每一个钢琴客户家里,去给人家调钢琴的时候,我就放心了。”
  病床边,我还没听完眼泪就涌了出来,往事像幻灯片在脑海里播放。其实我明白,每当我迷失方向的时候,摔倒的时候,找不到回家的路的时候,在路上大哭的时候,姥姥为什么总会及时出现。
  她一直都跟在我的身后。
其他文献
六十七岁的老麦在克里夫兰住了四十年。从汽车厂退休下来,他就只管在院子里种花,偶尔带着一条老狗上街走走。孩子们都长大了,各自独立,只有老伴在家里烤烤蛋糕、烧烧菜。提到老麦夫妇,邻居会说:“啊,那对和气的老人!”  有一天,老麦突然被逮捕了。以色列专门追猎纳粹的政府部门说老麦在二次大战中是煤气房的管理工人,要求美国政府引渡到以色列当战犯审判。美国照办,所以老麦就不见了,离开了他住了四十年的家。  不但
你知道吗?“火药是长生不老的药”。你知道吗?“圣经是最好的散文”。你知道吗?“天鹅一觉只睡45秒”。这是我2017年听到的最新鲜的话题。  “秦始皇时代就是用火药制造长生不老药,所以火药是药。”这是煙火艺术家蔡国强说的,我信。2017年年中马唯中请我到会议展览中心,观赏蔡国强的天梯纪录片,让我大开眼界。蔡国强来自福建泉州的小渔村,据说是他奶奶靠卖鱼让孙子完成艺术家的梦想。天梯的构想始于二十多年前,
韦小宝在中国古代有这种人的。反而郭靖、黄蓉出现的可能性小点,尤其是像黄蓉这样的女侠,几乎不可能。有人讲我写韦小宝有点像《阿Q正传》。鲁迅先生写阿Q是写一般的平民,韦小宝是个运气比较好的人。中国古代成功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点韦小宝的味道。  ——评韦小宝  很多时候,爱你的人并不是你真正爱的人。但是当很多人认为你们相爱时,你连否认都不能。  ——评令狐冲  其实大多数时候,真正的感情要等到你已无法回头
满城都是乌鸦。它们盘旋在天空上,掠过河面,落在楼房的阳台上,车顶上,垃圾堆上,电线杆上。它们不羞怯,也没有恐惧,聒噪不停,甚至在路旁的小吃摊上与人抢食。  它们还落在泰戈尔雕像的头顶。这是一个温暖的冬日下午,加尔各答城北的泰戈爾故居游人寥寥。小巷与院墙隔离了无处不在的噪音与肮脏,工作人员没精打采地翻阅着报纸,那些弯弯曲曲的文字不知是印地语还是孟加拉语。  我在枯黄的草坪上睡着了,对着楼前那座铜像。
致F  生活在长久的孤独之中仍让你不甚震惊  当你最近不得不接受那些不争的事实  巨大情绪的压力在凌晨的梦里刺穿皮肤  砖块溃烂而亡业已成为理由  如果月光可以抵消无限的意志  如果无尽的潮水和波涛  燃烧的字行  可以倾听心跳的黎明破晓  你将拔去星光  推翻所有掠过夜空的回忆  那些沉浸在岁月中的废铁  穿过高雄春天里的街道  我遇见这些沉浸在岁月中的废铁  它们站在宽阔的绿地广场  靠着渔人
父亲去世那年我大约五岁,也可能是六岁。父亲自然是陪伴过我一段时日的,于是我也曾错觉,父亲曾像别人的爸爸那样,把我举过肩头,带我走街串巷,从口袋里掏出卷曲的旧钞票给我买糖葫芦……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曾被我写出来的与父亲的有关记忆,逐渐被证实不过是青少年臆想的延续。比如,父亲从田里回来,带回一兜甜甜的荸荠。傍晚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在屋檐下吃饭,收音机里播放着评书。现在想来,这些画面不过是为了证实父
冬天到来了。  对于流浪猫和流浪狗,这无疑于一段漫长地狱隧道摆在它们面前。无论它们愿意不愿意,它们都必须从那寒冷黑暗的隧道穿过去。过去了,迎接它的是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温暖。过不去,它的生命就将结束在那寒冷黑暗的隧道内。在北方,冬天暖氣供应最好的应属北京城。任何一个办公区域、公共场所和民宅小区内,暖气的充足都可以给流浪动物匀出一片温暖来。可在711号园,因为是公园,属于北京的林业绿地区,那园子里除了水
任何人有空,都可以抽点时间研究一下自己的性格,这是一桩十分有趣的事情。不过在这样做的时候,有一点必须遵守:不能在研究自己之际,欺骗自己。  任何人面对他人时都在不断地欺骗,这是人类活动的自然现象。  这种结论听起来十分悲哀,却是事实。知道并且肯定这样的结论,对认识人类其实是多么虚伪的一种生物,大有帮助。  人,可以欺骗别人,但不必欺骗自己。自己骗自己,也是很多人正在做的事,通过自己欺骗自己,而得到
李自成颇有大略,带领着农民起义军对抗着明末的压迫与弊政,夺取了大明的江山。然而,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在北京仅仅存在了四十二天。从开始搜缴民财那一天起,它的败亡就已经注定了。  闯王入京,崇祯自缢  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东直门城门破时,城墙上的大明守军如秋风落叶一般纷纷坠落。  第二天辰时,李自成头戴毡笠,身穿缥衣,骑着乌驳马,冲入了紫禁城。  崇祯皇帝在前一天下了第六道罪己诏,就回到乾清宫,呆
我们知道,《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空前屈辱、赔款最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庆亲王奕和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代表清政府在条约上签字,李鸿章为此背负卖国贼的恶名。  其实,《辛丑条约》源于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慈禧、光绪两宫逃亡,中国面临被占领和瓜分的民族危机。八国联军入京,源于义和团攻打使馆,各地滥杀教民,清政府还向西方各国宣战。义和团源于山东教案引起的瓜分危机,和戊戌变法失败后洋人同情光绪皇帝,引起慈禧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