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到日记写作的好处,很多名家都谈到过自己的看法。比如叶圣陶先生就认为“从日记练习写作”,“由此锻炼得来的写作能力必然深至着实”。朱光潜说“记日记是初学习作的最好办法”。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也很多次的建议中小学教师每天指导学生写日记。确实,日记是学生记叙生活、抒写情感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运用文字水平的十分理想和自然的途径。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仅靠一学期为数不多的作文训练,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在是难乎其难的。如果多鼓励学生写一下日记,这应是写作教学的重要补充,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大有益处的。为此,我在教学中就特别注重日记写作习惯的培养。
日记的写作,贵在自然,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皆是日记的内容。但日记也有高下优劣好差的分别。其主要的分野在思之正邪、情之雅俗、理之是非。正因为如此,教师对学生的日记一方面需要提倡、鼓励和激发,另一方面则需要修正、点拨和引导。
一、鼓励引导,强化习惯的养成
将日记视同正式的写作训练一样来重视,通过理性的宣讲,正面案例的示范和其他种种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鼓足他们的勇气。
起初,我看了学生日记中或长或短,或精改或粗糙,或明朗或晦涩的种种倾诉。认真点评之后,我摘录了其中思想较为深刻的,辞采较为优美的一些片段,做成幻灯片,打在大屏幕上,配乐朗读给他们听。许多学生被打动了,原来一些漫不经心写作的语言,竟也有如此的意境!我撷取了他们思想的火花,首先告诉他们:智慧是打磨出来的,写作也是这样!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话题。比如在“小长征”远足活动时,我让学生搜集红军长征时期的故事,认识长征的意义,并且将参加活动后的感受记录下来,谈出自己的心声。适逢祖国六十华诞,我又引导学生去抒写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在观看完国庆阅兵后,让学生畅谈观后的感受,提高他们的爱国热情。在秋收期间,我又鼓励学生多去与父母共同到田间体验劳动的艰辛,多去用手中的画笔描画美丽的秋天,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视点的转移,表达方式的多样化,行文格式的千姿百态,完成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
对学生的鼓励引导,不仅在开始时要拿出专门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件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学生的新鲜感和兴奋期过去,更需要我们不断加以引导、加以激发、加以强化、加以巩固,直至“可持续性发展”。
二、定期批阅点评,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在强化写作意识的同时,我照例对学生的日记作定期点评,我一般要求学生每星期写三篇或三篇以上的日记,每两周收阅一次,没有特殊情况,两天内批阅完,第三天评讲。每次批阅时,我都会在本阶段的日记中挑选10~15篇进行评讲,并结合其中优秀的日记进行宣读。并发动学生共同讨论、梳理并分析,对照自己的日记进行修改。(当然,与所有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一样,日记的评讲和指导也需要开放、民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的阅读,通过合作的探索,去发现别人或自己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并通过师生的互动的交流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日记中出现了隐私,此时的我充当倾听者和朋友的角色,为其保密,为他们出谋划策,并担负起“心理医生”角色。当学生日记中出现诸多前卫词汇,如网络语言,符号语言等,我采用了低调的态度。仅在口语中提倡,要求书面表达必须规范。
日记的写作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假如我们把日记看作是正式写作训练的有机补充,那就绝对不要放任自流,不要忽视教师的引领和点化。不要忽视对学生的激励和促进。让学生在日记的写作中找寻到乐趣,感受成长的快乐,感悟心灵的足迹。
日记的写作,贵在自然,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皆是日记的内容。但日记也有高下优劣好差的分别。其主要的分野在思之正邪、情之雅俗、理之是非。正因为如此,教师对学生的日记一方面需要提倡、鼓励和激发,另一方面则需要修正、点拨和引导。
一、鼓励引导,强化习惯的养成
将日记视同正式的写作训练一样来重视,通过理性的宣讲,正面案例的示范和其他种种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鼓足他们的勇气。
起初,我看了学生日记中或长或短,或精改或粗糙,或明朗或晦涩的种种倾诉。认真点评之后,我摘录了其中思想较为深刻的,辞采较为优美的一些片段,做成幻灯片,打在大屏幕上,配乐朗读给他们听。许多学生被打动了,原来一些漫不经心写作的语言,竟也有如此的意境!我撷取了他们思想的火花,首先告诉他们:智慧是打磨出来的,写作也是这样!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话题。比如在“小长征”远足活动时,我让学生搜集红军长征时期的故事,认识长征的意义,并且将参加活动后的感受记录下来,谈出自己的心声。适逢祖国六十华诞,我又引导学生去抒写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在观看完国庆阅兵后,让学生畅谈观后的感受,提高他们的爱国热情。在秋收期间,我又鼓励学生多去与父母共同到田间体验劳动的艰辛,多去用手中的画笔描画美丽的秋天,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视点的转移,表达方式的多样化,行文格式的千姿百态,完成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
对学生的鼓励引导,不仅在开始时要拿出专门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件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学生的新鲜感和兴奋期过去,更需要我们不断加以引导、加以激发、加以强化、加以巩固,直至“可持续性发展”。
二、定期批阅点评,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在强化写作意识的同时,我照例对学生的日记作定期点评,我一般要求学生每星期写三篇或三篇以上的日记,每两周收阅一次,没有特殊情况,两天内批阅完,第三天评讲。每次批阅时,我都会在本阶段的日记中挑选10~15篇进行评讲,并结合其中优秀的日记进行宣读。并发动学生共同讨论、梳理并分析,对照自己的日记进行修改。(当然,与所有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一样,日记的评讲和指导也需要开放、民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的阅读,通过合作的探索,去发现别人或自己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并通过师生的互动的交流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日记中出现了隐私,此时的我充当倾听者和朋友的角色,为其保密,为他们出谋划策,并担负起“心理医生”角色。当学生日记中出现诸多前卫词汇,如网络语言,符号语言等,我采用了低调的态度。仅在口语中提倡,要求书面表达必须规范。
日记的写作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假如我们把日记看作是正式写作训练的有机补充,那就绝对不要放任自流,不要忽视教师的引领和点化。不要忽视对学生的激励和促进。让学生在日记的写作中找寻到乐趣,感受成长的快乐,感悟心灵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