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旋挖机械钻孔灌注施工质量控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zy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国高层建筑的高度日益增高,对基础工程要求更加高,且基础施工特别是桩基础施工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地基沉降、楼体倒塌等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对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特别是桩基础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广西省南宁市蓉茉大道西侧青秀区廉租房项目工程是国家保障性安居住房工程,广西南宁市重点工程项目,公司指定创优和市、区安全文明工地的项目,作为保障性住房样板工程,对质量、工期要求高。
  【关键词】旋挖,钻孔,灌注,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广西省南宁市蓉茉大道西侧青秀区廉租房项目工程施工场地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旋挖钻机如何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基础工程桩施工质量,对今后公司在地下领域采用新工艺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项目概况
  南宁市蓉茉大道西侧青秀区廉租房项目位于广西南宁市蓉茉大道西侧,工程建筑面积为118000m2,地上3栋33层,地下1层,地下室面积13000m2 ,建筑高度99.3m,合同工期1109天。基础类型:钻孔灌注桩基础,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基础工程桩数为952根桩,桩径800mm、1000mm两种,根据勘察报告推算桩长20-35m。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在该项目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桩位偏差过大、坍孔、桩身垂直度超标、孔底沉渣厚度过厚、钢筋笼偏位、上浮、钢筋锚入承台的长度不够等。
  影响旋挖钻孔灌注施工质量的原因
  通过对该项目的调查分析,我们找出了影响旋挖钻孔灌注施工质量的原因主要存在于施工方法、施工人员、施工极具、施工材料和施工环境等方面[1]。
  3.1施工方法上
  在旋挖钻孔灌注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地层需要适当的调整钻进方法,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未能及时的对不同的地层进行钻进方法的切换,这是导致旋挖钻孔灌注施施工质量受到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施工方法上,钻进速度过快、钻进偏差控制不足都会影响旋挖钻孔灌注施工质量。
  3.2施工人员上
  施工人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对于旋挖钻孔灌注施工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影响。首先,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到位,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相对落后,质量意识相对淡薄,现场实践经验少,对施工过程缺少有效的监督,不严格按照方案施工,偷工减料。此外,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控制不到位也是影响旋挖钻孔灌注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3.3施工机具上
  对于旋挖钻孔灌注施工机具来说,设备的老化或者没有专业的机械保养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没有专门的机修员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机具设备进行检修等都是造成旋挖钻孔灌注施工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提高旋挖钻孔灌注施工质量
  要较好的提高旋挖钻孔灌注施工的质量,我们需要从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提高灌注桩砼的质量水平和针对不同情况做好事故预防等方面入手。
  4.1提高工人施工技术水平
  对工人进行实地培训,提高实践经验,确保合格率达100%,认真执行检查制度。公司派专家现场实地培训,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实践经验,同时强化管理。项目部要认真执行检查制度,强化岗位职责,指定专人负责施工全过程,保证按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进行施工,质检员负责施工质量的自检工作;分公司主任工程师、项目管理科到工地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实地培训,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经验。经过实地培训及强化管理,。
  加强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技术素质,培养钻研型人材。组织培训及技术交底,提高认识,严格按施工方案组织落实施工。
  4.2合理安排施工流程
  场地的布置施工现场根据河流的地形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应全面考虑,包括:平整场地,搭设平台、便桥,施工便道,水、电运输、机械设备材料的到位,泥浆排渣等工作都要进行综合布置安排,必须全面满足施工工作的要求。施工工艺流程灌注桩是一项地下施工工序多,精确度高,质量要求高,施工时间短,工作连续不间断的一种地下隐蔽工程,要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前应根据施工项目质量计划的组织方案从严要求,合理地安排施工流程,以便指挥现场施工。场地的布置施工现场根据河流的地形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应全面考虑,包括:平整场地,搭设平台、便桥,施工便道,水、电运输、机械设备材料的到位,泥浆排渣等工作都要进行综合布置安排,必须全面满足施工工作的要求。
  4.3提高灌注桩砼的质量水平
  坍落度控制施工现场试验员跟踪把关,在灌注砼时不定时加强对坍落度的控制,砼坍落度采用18cm~20cm为宜,在灌注砼过程中严格测量灌注砼的标高和导管的埋置深度,导管的埋深应保持在2m~4m,要保证砼顺利进行,当灌注至距顶点标高8m~10m时,及时调整砼坍落度,降低到12cm~16cm以提高砼的强度,每根桩留取砼试件3组,做强度试验。 配合比的控制钻孔灌注桩水下砼使用导管灌注,现场的配合比要随水泥的品种,砂、石规格及用水量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为使每个工作的施工配合比都能准确无误,施工现场选用生产量高的1000型拌和站生产砼混合料,1000型砼拌和站各项功能全部电脑操作,其特点是:计量准,生产能力强,产量高,适用于砼用量大的结构工程,施工中各项技术指标自动控制,准确无误。现场施工各项技术指标经试验检测全部达规范要求,每道工序存有详细技术资料,可存档保存,各项施工原始記录齐全。材料的质量控制根据试验检测选用合格的材料,主要材料水泥、钢材必须有产品合格证,砂、石材料进场时都需进行检查验收,使用时仍需进行严格试验,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工地试验室严格把关配合比,并做好现场施工检测。
  4.4针对不同情况做好事故预防
  4.4.1塌孔问题的预防
  塌孔是旋挖钻孔灌注施工过程中一个极易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土层不同选配与之相适应的泥浆,严格控制护筒加工材料、质量、尺寸等;要把护筒下牢与孔位同心,如地下水位变化大,采取升高护筒的办法,增大水头;松散地层钻进时,适当控制钻进速度,提钻速度要均匀;补浆要及时,要尽快灌注,灌注时间不超过3.5h。
  4.4.2孔底沉渣过多问题的预防
   针对孔底沉渣过多问题,我们要使得循环清孔时间不少于30min;清孔采用优质泥浆,控制泥浆比重和粘度不要直接用清水置换;钢筋笼垂直缓放入孔,孔深量测部位与沉渣量测部位要一致,一般是孔中心;加大初灌砼量,以提高砼初灌时对孔底的冲击力。但其作用有局限性,应谨慎用,确保可靠。成孔后,尽量缩短下钢筋笼导管的时间,以防孔底沉渣沉淀太多。用清底钻头清理孔底沉渣,清孔后泥浆粘度应控制在18-20S,含砂率小于4%,泥浆密度由试成孔后确定。
  4.4.3堵管问题的预防
  针对堵管问题,我们要提高砼浇注速度,保证砼初灌量;应匀速向导管料斗内灌注;坍落实度控制在180±20mm之间;加缓凝剂,使砼初凝时间大于8h;当出现非连续性灌注时,漏斗中的砼下落后,应当牵动导管,并观察孔口返浆情况,直至孔口不再返浆,再向漏斗中加入砼;导管使用后应及时冲洗,保证导管内壁干净光滑,严格控制砼质量。
  4.4.4断桩问题的预防
  针对断桩问题,我们要使得导管的抗拉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和盛满砼的重量;内径应一致,其误差小于±2mm,内壁须光滑无阻,每次使用后用水冲洗、清理干净。导管在浇灌前进行试拼,做水密性试验。严格控制导管埋管深与拔管速度,导管不宜埋入砼过深,也不可过浅。及时测量砼浇灌深度,严防导管拔空。经常检测砼拌和物,确保符合要求。
  小结
  随着施工领域的快速发展,施工设备与施工工艺也在不断的更新与改进,新工艺的学习教育培训有待加强,在施工过程中摸索实践的方式下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风险,同时也影响了一定的施工进度,相应增加了施工成本,对于如何在施工前期做好准备,进一步简化工序,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等方面,应继续做为新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其他文献
摘要:在城市规划的设计中,环境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人们对于城市规划的重要程度还是来自于环境保护的角度。好的城市环境不仅仅靠绿化、雕塑、座椅的方面来实现的,还需要整个城市功能的舒适性、空间的合理组织和良好的人文环境来营造的。本文对城市的规划和环境的设计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环境设计;城市规划;人性化;立体化城市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文:  随着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持续提高,测绘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工程地形图的用途广泛应用于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各个阶段。通过本文对工程地形图方案设计的设计要点的分析,作业流程的清理,以及质量的检查、控制,成果验收等内容的阐述,进而确保工程地形图的质量,为城市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竣工验收及营运等提供高质量的地形图。因此有必要对工程地形图测量的方案设计、作业流程、质量控制进行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市政桥事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市政道桥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注重市政道桥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管理,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助推我国道桥事业发展。本文结合逼着自身实际工作经验,针对如何加强市政道桥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作了几点浅论,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道桥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方法浅析  中图分类号:U4
【摘 要】本工程主体框架结构尤其是转换层结构的施工,经过精心组织管理和多项施工工艺设计,并严格要求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取得了优质结构的实效。为推广经验,但限于篇幅,本文主要针对工程转换层大梁叠合梁施工工艺在本项目的研究及应用实践作简要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转换层 ;大梁; 支撑架和模板; 附加钢筋  中图分类号:TU3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转换层梁板概况  转换层及其下
摘要:为了给光缆线路的施工和设计提供参考,论文研究与分析了电力输电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故障状态对铜线光缆所产生的电磁影响及危害。为确保铜线光缆通信线路能够安全、通畅运行,文章还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防护;纵电动势;光缆线路;电力输电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光缆线路。光缆由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