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隆诱导甘蓝型油菜中双2号雄性不育的花药细胞学观察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udemir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花药形态和细胞学观察,以测定磺酰脲类除草剂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中双2号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磺隆诱导处理的花药在形态上发生明显改变,花药皱缩、干瘪缺水、颜色淡黄、纤维丝薄短、紧连蜜腺管底端、不形成花粉粒等;绒毡层的破坏是导致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苯磺隆;油菜;花药;细胞学观察
  中图分类号:S565.40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128-02
  油菜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食用油和调味料的重要资源,还可作为一种蔬菜。利用杂种优势是提升农作物产量和价值的重要技术[1-2],而油菜在产量和一些农艺性状方面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阻止母本自我受精虽然降低了农作物种子的纯度,但对杂种的获得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发利用雄性不育亲本是确保母本异型杂交和大规模获得F1代杂交种子的重要途径。张宝娟等研究表明,通过叶面喷施15~20 mL磺酰脲类除草剂苯磺隆(TM)2次,能诱导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完全不育,且高效稳定,是一种较好的油菜化学杀雄剂[3]。本研究通过苯磺隆诱导油菜品种中双2号,对其花药进行形态和细胞学观察,为揭示化学药物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机制提供形态和细胞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适合于河北省种植的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2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提供;化学杀雄剂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由江苏江南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1.2处理方法
  2013年9月初,将油菜定植在大田,株行距为0.1 m×0.5 m;11月中旬,将油菜从大田移植到温室,温室条件:温度为16~23 ℃,湿度为65~75%,光照16 h左右;在油菜抽薹高度为15~20 cm、最大花蕾长度为1~2 mm时,按苯磺隆最佳用药量15~20 mL/单株,采用小型手动喷雾器均匀喷施于油菜叶片表面,以喷清水为对照。
  1.3细胞学观察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花药进行细胞学观察。石蜡切片法流程采用李正理的方法[4],将油菜稳定的可育和不育性花序在双蒸水 ∶无水乙醇 ∶醋酸为6 ∶3 ∶1的改良卡诺固定液中固定24 h;分别用30%、50%、70%、80%、95%、100%乙醇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进行梯度脱水;用二甲苯进行透明,浸56~58 ℃石蜡,包埋;对石蜡块进行固着和整修,用Leica EM UC7超薄切片机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1 μm;明胶黏贴剂黏片,37 ℃烘干超过24 h;苏木精染色,阿拉伯树胶封片,Olympus BX51显微镜观察,获得70 nm超微结构,用JEM-123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拍照。
  2结果与分析
  2.1形态观察
  由图1可见,正常发育的油菜花药(喷清水)生长良好,长而丰满,花粉粒数量众多;苯磺隆诱导处理的油菜,雌蕊显著长于雄蕊,花药发育较差,呈淡黄色,皱缩,呈干燥的三角形,纤维丝薄短,与蜜腺管底端紧密相连,没有花粉粒的形成。
  2.2细胞学观察
  在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单核细胞、成熟期4个发育时期,对中双2号油菜花药的细胞结构进行观察。由图2可见,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喷清水处理的油菜花药,细胞结构包括1层源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及绒毡层,细胞质的染色较均匀(图2-A);苯磺隆诱导药物处理的油菜花药,细胞源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细胞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花粉母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也未发生改变,绒毡层虽然保持完整性,但有大量蓝色物质聚集在绒毡层细胞中央,周围形成空泡结构(图2-B),与清水处理的花药有明显差别;在四分体时期,苯磺隆处理的油菜花药绒毡层细胞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与对照(图2-C)相比,其花药虽然包括有完整的绒毡层,但细胞质聚合成块,周围形成空泡状,细胞数量和排布密度都有很大程度降低(图2-D);在单核期,清水处理的花药小孢子出现空泡化,绒毡层也发生退化,这是单核晚期的表现(图2-E),而苯磺隆诱导处理的花药,其细胞绒毡层发生异常,大小不一,退化延迟,且无细胞核,小孢子细胞发生畸变而无活性(图2-F);在成熟期,清水处理的花药中已经形成许多去空泡化、可育的小孢子,绒毡层还存在,但已经发生退化(图2-G),而苯磺隆处理的花药绒毡层已经消失不见,小孢子数量很少,即使形成小孢子,也呈空泡化状,呈现败育性状(图2-H)。
  3结论
  苯磺隆属于乙酰乳酸合酶抑制剂,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磺酰脲类除草剂[5],目前对其杂草清除的生化和分子机制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6]。苯磺隆还是一种可高效诱导甘蓝型油菜完全雄性不育的化学杀雄剂[3,7-8],但当前对其诱导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学机制还不是十分明确。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苯磺隆诱导处理的油菜花药细胞学形态发现,在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单核细胞、成熟期4个发育时期,都能观察到花药细胞有缺陷的绒毡层,花粉母细胞时期绒毡层细胞的细胞质浓缩聚集,形成空泡状结构,绒毡层细胞在单核期退化延迟。除此之外,在苯磺隆诱导处理的花药中,还观察到一些畸变的小孢子,最终导致成熟期花粉的败育,与Cheng等研究结论[9-10]较为相似。这可能是因为苯磺隆诱导处理油菜花药,使各个时期绒毡层的细胞发育异常,包括提早分裂、绒毡层与中间层剥离、延迟降解等,不能提供正常花粉发育所需的成分,形成败育的小孢子,从而诱导油菜雄性不育,这种化学药物诱导的油菜雄性不育,其花药细胞学特性不同于受特定育性相关基因调控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和细胞核雄性不育[11-12]。
  参考文献:
  [1]李培武,丁小霞,张文,等. 甘蓝型油菜叶片硫甙含量的杂种优势研究[C]//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63-68.
  [2]傅廷栋. 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利用[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张宝娟,赵惠贤,胡胜武. 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的杀雄效果[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32(4):467-471.
  [4]李正理. 植物制片技术[M]. 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90-92.
  [5]Zhou Q Y,Liu W P,Zhang Y S,et al. Action mechanisms of acetolactate synthase-inhibiting herbicides[J]. 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2007,89(2):89-96.
  [6]Das M,Reichman J R,Haberer G,et al. A composite transcriptional signature differentiates responses towards closely related herbicide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and Brassica napus[J]. Plant Molecular Biology,2010,72(4/5):545-556.
  [7]Yu C,Hu S,He P,et al. Inducing male sterility in Brassica napus L. by a sulphonylurea herbicide,tribenuron-methyl[J]. Plant Breeding,2006,125(1):61-64.
  [8]胡海兵. 化学除草剂诱导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效果与生理机制研究[D]. 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2:14-27.
  [9]Cheng Y,Wang Q,Li Z,et al. Cytological and com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es on male sterility in Brassica napus L. induced by the chemical hybridization agent monosulphuron ester sodium[J]. PLoS One,2013,8(11):e80191.
  [10]井苗,董振生,严自斌,等. BHL等4种药物对油菜杀雄效果的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3):165-170.
  [11]González-Melendi P,Uyttewaal M,Morcillo C N,et al. A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analysis of the events leading to male sterility in Ogu-INRA CMS of rapeseed (Brassica napu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08,59(4):827-838.
  [12]Xiao Z D,Xin X Y,Chen H Y,et al. Cyt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anther development in DGMS line Shaan-GMS in Brassica napus L.[J]. Czech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Plant Breeding,2013,49(1):16-23.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贡菊花蕾期、露白期、初花期和盛花期中木樨草苷、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含量及其相关CmFNS1、CmC3H、CmHQT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为确定贡菊最佳采收时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绿原酸、木樨草苷和异绿原酸的含量都在露白期迅速下降,初花期上升,盛花期逐渐下降,其中在初花期含量最高,分别为 0.43%、0.27%和0.33%。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mFNS1、CmC3H、CmHQT基因
受傷的野牛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史前文明:公牛与巫术  牛的身影在近两万年前的原始美术中就已经出现。1940年,在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墙壁上发现了距今两万年以前的大量野牛等原始动物的图像。作者以简洁、粗壮的黑色线条勾勒牛的轮廓,再用红色、褐色、黑色渲染,画面上牛的形象充满野性的生命力,富有动感。19世纪70年代,在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发现的岩洞壁画上,同样出现了距今至少一万年以上的野牛、驯鹿等动物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标准化的不断发展,滴灌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逐步取代传统灌溉技术,成为实现农业水分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目前滴灌技术呈现多样化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与创新,多种节水高效的灌水技术,如纳米灌气滴灌技术、膜下滴灌技术等被广泛推广和应用。而加气滴灌是近年来出现的水肥气一体化滴灌方法,通过地下加气解决滴灌造成的根系缺氧问题,实现根域气体环境的优化,
摘要:以水蒸气提取法获得芫荽籽精油,通过气质联用(GC-MS)方法检测鉴定分析了精油的组分与含量,同时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研究芫荽籽精油对线虫的影响。结果表明,GC-MS检测确定精油中有效组分有18种,其中芳樟醇含量最高,为83.43%;其次为乙酸橙花酯,为3.21%;萜品烯,为2.85%;α-蒎烯,为2.53%;樟脑,为1.33%;橙花醇,为1.11%等。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芫荽籽精油对线虫具
摘要:为了探索馨香玉兰(Magnolia odoratissima Law et R. Z. Zhou)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进行了野外踏察,首次采集到馨香玉兰种子,利用电镜观察了馨香玉兰种子的形态特征,分析了馨香玉兰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的影响,测定馨香玉兰种子是否含有萌发抑制物质;利用吸水、沙藏以及GA3对种子进行处理,研究馨香玉兰种子的休眠特征。结果表明:馨香玉兰种子从母株脱离后具有已发育完
天啊!  地啊!  老师和同学啊!  谁能告诉我,  何時春游啊!  我准备的酸奶过期了!  我准备的薯片过期了!  而下一个即将过期的  恐怕就是我这善良的心灵了呀!  指导教师:汪宇  麻辣点评:小作者就像松鼠过冬一样,提前为春游储存好了酸奶和薯片,然而殷殷期盼的春游却迟迟不来,等得他心都要碎了……亲爱的小伙伴儿们,你们也有类似的经历吗?
2014年5月6日至9日,应大陆方面邀请,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副秘书长刘文雄,以及党籍“立委”、“议员”等19人访问团赴北京访问,这是宋楚瑜2010年4月参加上海世博会后,相隔四年再次率团访问大陆。由于此次接受大陆邀访紧随岛内的“反服贸”学运之后,今年台湾又要举行“七合一”选举,宋楚瑜和亲民党在此时访问大陆有着怎样的考虑?  代表台湾社会的不同声音  近两年来,宋楚瑜都处于丧
摘要:生物炭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生物炭在高海拔区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生物炭单独施用和混施2种方式,研究竹炭和木炭不同添加比例对蚕豆株高、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全磷和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和蚕豆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就生物炭施加方式来看,混施优于单施;在对土壤养分和蚕豆生长的影响方面,木炭大于竹炭;WBC2处理(2%木炭、2%竹炭按
【英】《经济学人》2015年11月21日?27日  在今年年初《查理周刊》遭受恐怖袭击之后,巴黎提高了警戒状态,即便如此“伊斯兰国”还是于11月13日发动了新的袭击。这表明国际社会需要更强有力的反恐措施。  首先要认清敌人。“伊斯兰国”希望能推动穆斯林从摇摆不定的国家认同转向原教旨主义认同,并通过暴恐袭击激发所谓“圣战者”的斗志。但它只是多种恐怖组织的一个代表,因此反恐政策不应局限于“伊斯兰国”这
摘要:基于小尺度的网格单元,以塔里木河源头绿洲和末流绿洲为研究区,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分布密度、规模、形状等方面对2片绿洲内的乡村聚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源头绿洲内聚落整体分布的较为密集,且呈现出由南向北呈阶梯状逐渐稀疏的空间分布特征;末流绿洲内乡村聚落整体分布稀疏,高密度分布区位于绿洲西北角。源头绿洲内整体上大规模聚落集群分布的现象明显;末流绿洲整体上则是以小规模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