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平叛始末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军委:不打第一枪
  1959年2月6日,即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是西藏传统的驱鬼跳神会,达赖请西藏工委和西藏军区领导人前往观看。当时工委书记张经武和军区司令员张国华都在内地,由军区政委谭冠三主持西藏全面工作。工委研究后,决定派军区副司令员邓少东、工委秘书长郭锡兰参加。
  邓、郭二人受到达赖的热情接待。他们一面观看跳神,一面交谈,从西藏的跳神艺术谈到军区文工团的表演。邓少东无意中说,文工团最近刚从内地学习回来,排了不少新节目。达赖则很有兴趣地说:“节目好吗?演出时我也去看看。”
  达赖提出要看文工团的演出,谭冠三和西藏工委十分重视。3月8日下午,接到达赖身边僧官的通知,要在藏历二月初一下午1点(公历3月10日下午3点)看戏。3月10日一大早,军区大院就忙碌起来,军区文工团做好了演出的准备。谭冠三等负责人也提前到会场等候达赖。
  然而就在这时,街上传来了骚乱的消息。叛乱分子四处散布“军区要毒死达赖喇嘛”“军区准备了直升机,要把达赖喇嘛劫往北京”等谣言,2000多人去达赖所住的罗布林卡“请愿”,阻止达赖到军区看戏,并发生打死打伤人的事件。
  面对突发情况,谭冠三不敢大意,将有关情况随时上报中央。当时,叛乱武装正在山南地区猖狂活动,西藏军区大约1/3的兵力都被其牵制,一时难以脱身。在整个西藏,解放军只有五个团的兵力大约1万多人,只能在拉萨、日喀则等城镇和青藏公路沿线及川藏公路部分地段驻守,而叛乱武装已发展到3万多人。解放军驻拉萨的兵力,加上机关人员和文工团,总计只有2000多人。
  当天下午,中央军委指示西藏军区要抓紧做好应付打仗的一切准备工作,在敌向我进攻之前,不先打第一枪,以争取政治主动。
  达赖仓皇出走
  3月12日,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在布达拉宫下面的印经场召集所谓“西藏人民代表大会”,诬蔑军区以看戏为名,企图劫持达赖并加害于他,公然宣称不受《十七条协议》的约束,公开与中央人民政府决裂。13日,叛乱集团以“西藏人民代表大会”的名义,向各宗(相当于县)和庄园发布命令,要求18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人,都必须自带武器、弹药和食品,立即到拉萨来,保卫尊贵的达赖佛。
  3月12日至15日,身在武汉的毛泽东连续三次打电报向中央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可能认为我们软弱可欺,闹事可能扩大,我们不得不准备提前实行民主改革。
  16日,毛泽东在武汉东湖旁的寓所接见了张经武、张国华。毛泽东说:“如果达赖及其一伙逃走时,我军一概不要阻拦,无论去山南,去印度,让他们去。”对平叛,毛泽东建议:进藏军队包围拉萨,包围起来有利,可以分化,“围而不攻”,争取4月10日前到达。如拉萨不打,即先以一个团进山南,控制要点,断后路。平叛重点放在拉萨、山南,其他地区慢一步。张经武、张国华很快将毛泽东的指示传给了西藏工委和谭冠三。
  3月17日,达赖一行匆匆收拾行装,换成便服,装扮成普通藏民,于当天夜里从罗布林卡的后院出走,乘坐牛皮船,渡过拉萨河,逃往叛乱武装的根据地山南地区,走得十分仓促。此前一天,在与谭冠三的通信中,他还称:“我正在用巧妙的办法,在政府官员中从内部划分进步与反对革命的两种人的界限。几天之后,一旦有了一定数量的足以信赖的力量,将采取秘密的方式前往军区,届时先给您去信,对此请您亦采取可靠的措施。”
  3月26日,达赖及其追随者宣布“独立”。之后,他们逃往印度。
  通信中断,谭冠三果断出击
  3月20日凌晨3时45分,拉萨的叛乱指挥部下达了向西藏军区、西藏工委、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发起全面进攻的命令。几千名叛乱分子分成三路向目标发起进攻。
  凌晨4时许,叛匪已将军区大院团团围住,而军区大功率电台由于连续开机发生故障,既发不出信号,也收不到信号。
  凌晨5时,谭冠三主持召开紧急会议,中心议题是:现在叛匪已向我们开了第一枪,我们到底是打还是不打?多数同志坚决主张打,不打更被动,目前敌我力量悬殊,有被敌人吃掉的危险。谭冠三清楚中央军委不要出击的意思。但军区指挥机关危在旦夕,士兵在流血,谭冠三果断决定:20日上午10时,向盘踞在拉萨的叛匪发起全面反击。
  战斗顺利进行,第一个目标是攻占药王山,接着占领罗布林卡和布达拉宫。早已严阵以待的炮兵部队朝药王山猛烈开炮。
  此时,通信恢复了。11时7分,接到军委总参谋部9时30分发来的电报,这是对凌晨请示报告的回复。谭冠三接过电报扫了一眼,一下愣住了。电报上明明写着“不要动”“等待内地增援部队进藏”。
  谭冠三当即给军委回电,详细陈述独自决定反击的缘由,检讨组织不周之处,并自请处分。下午2时,接到总参的电报:“同意还击。”中央肯定了谭冠三的做法,因反击已取得战果,故不予处分。为了确保胜利,中央军委增派部队入藏平叛。
  3月23日,拉萨城区叛乱平息。4月4日,张国华决定发起山南战役,此后一举荡平了叛匪的老巢,封锁边境线,割断了叛乱分子与国外陆上联系的重要通道。
  至1961年,西藏平叛宣告结束。
  (摘自《党史博览》)
其他文献
【你不会碎,你不能碎】  走进火车站的时候,扑来一阵风,在黏稠的梅雨季节,它推着我向进站口走,它说:“回来吧,回来吧。”  当年,填高考志愿的下午,我趴在茶几上,右手旁是厚厚几本高考志愿指南,手里的志愿表边角已经被汗浸出褶皱,我不时起身走到贴在墙壁上的中国地图前,从本城出发,一条线一条线勾勒其他地方的轮廓,地图在脑海中散成几块,几块标榜梦想的图标。我对母亲说:“我想试试沿海的城市,我想读的这个专业
一直在望  想望穿童年的模样。  一直在想  你们的童年如何才能绚烂。  其实,童年很结实  是古城边的青石板  童年很甜很脆  是那又细又翠的高粱秆。  童年很涩  透徹溪水里卵石间的小青蟹  童年很短,  夏天帐篷外的萤火闪亮。  童年很软  稻田边团起的稀泥  童年很痛  骨折手上的白绷带,膝盖上的伤。  童年很萌很杂  是漏风的大门牙,  是树林里的栗子香,  山雀叫,  桔子黄。  童年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进入政府工作报告,由总理开口说出,瞬时变成了2016年度一个热词。  我在微信上问我的朋友:“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朋友春节期间刚去了趟欧洲,考察了一堆工厂企业,对“工匠精神”颇有体悟,也时常发些感言给我。  “庖丁解牛。”他回了四个字。    庖丁解
对于骢骢来说,他一生中最惨痛的记忆,是父母离婚的那一天。之后,母亲带着他远走日本,他的名字,也从“聂云骢”改成了“孔令文”。    在当时11岁的孔令文看来,为母亲争口气、对父亲实施报复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围棋上打败父亲!为此,5岁就开始学围棋的他,在考高中之前慎重地向母亲提出,自己不想去参加高中的考试了,而是想要成为日本棋院的职业棋手。之后,孔令文在家苦学了9个月,在次年举行的定段赛中,奇迹般升入
周末,闲来无事,去女友家小聚。   午后的时光,没来由地透着悠然散漫和慵懒,又是这样一个初春的季节,好像就适合这样坐着。女友漂亮的小露台,硕大的滴水观音的叶子,将阳光的亮丽摇曳成闪闪的画面,晃动着,在彼此的面容间游走。   咖啡是速溶的,超市中常见的一种牌子。刚刚滚了的沸水冲下去,光影里便泛起咖啡独特的苦香。   在恰当的温度啜一口,任由苦香缓缓滑入舌尖,后味却是略带清甜的。   速溶特有
中国现代教育学家蔡元培曾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在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责任,而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叶圣陶先生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古人也说“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由此说明习惯的重要性。而当下我们的教育,因为更多功利因素的影响,从家长到老师到学校更加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老师们更多的是在传授文化知识,大家并没有
因为想要自己的孪生儿能够吃到美好的韩国食物,演员李英爱展开了一场韩国餐饮探寻和实践之旅。2013年,她参加了韩国SBS电视台《李英爱的晚餐》纪录片的拍摄,并出版同名图书。 ——编者  平时我也很喜欢做一些料理,但我终究不是专家,仅仅是演过《大长今》而已,事实上我对饮食知识的了解并不比其他主妇多。  通过学习,我开始审视自己,我跟谁分享过食物?随着对韩国饮食发展之路的学习,以及对其中蕴含意义的
除了智商和情商,人还有“睡眠智商”,简称“睡商”。这个概念最早产生于美国。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为此曾做过一次全国性的睡商测试,其中超过83%的美国成年人不“及格”。“睡商”不合格,对睡眠认识错误太多,也意味着你出现睡眠障碍的可能性较大。现在选出十道测试题,你不妨测一下自己的“睡商”,答对一题得1分。6分以上算及格,6分以下,就表示你对睡眠需要更多一些的了解。   1.年纪愈大,需要的睡眠愈少。  
配合这两年的健身风潮,许多高级餐厅自然也推出了主打健康的食材。当年甘蓝流行的时候,去欧美国家看看,所有时髦女郎的餐盘上都有那么红红的一小堆。后来又流行藜麦……  那么现在如果想摆摆自己的姿态,进一家高级的、有机的餐厅,就应该直接问侍者:“请问有棕榈芯沙律吗?”  棕榈芯还是有一定可吃度的,它像一种特别脆特别脆的嫩笋,散发着一点点难以捕捉的甜蜜气息和独特清香。可以说,是很精巧的食材。  当然,它的精
2015年岁末,河南省直艺术界联合会成立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一楼报告厅隆重召开,时任河南省直工委办公室主任的殷江林先生当选为省直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兼秘书长。从最初的因为热爱书法,热爱文艺而由三个小伙伴凑钱买纸笔、轮流执笔练字的经历算起,到如今担任省直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统筹规划省直文艺爱好者的文艺工作与发展,时光已经悄然走过了半个世纪之久。在这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殷江林先生由一个追梦少年成长为一名英勇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