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康复理念融入每一位患者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5681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内科学主任医师吴永健从医30年,从最初的医学学习到开始临床实践,再到带领学生探索新领域,可谓一个医者仁心仁术的轮回。
  面对我国慢病患者激增、慢病管理遭遇瓶颈的现状,作为致力于推广与落实心脏康复理念的传播者,他有怎样的思考?何为心脏康复的理想模式?结合新时代出现的新技术、新理念,应如何与心脏康复未来发展相结合?记者专访吴永健主任医师,听他解析心脏康复的现在与未来。

心脏康复发展现状


  记者:心脏康复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的着力点在哪里?
  吴永健:应将心脏康复当作继手术、介入和药物治疗之后的心脏疾病第四大治疗方案,多方位宣传,培育需求市场。
  目前,许多医院都在筹备心脏康复队伍。从2012年至今,心脏康复的概念逐渐被中国医生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医生对心脏康复产生兴趣,学术活动增多,提供了学习心脏康复的平台。各学会纷纷成立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对推动我国心脏康复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内科学主任医师 吴永健

  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心脏康复在心脏疾病的治疗当中具有重要地位。既往对于心脏疾病的治疗方式更多的是强调手术、介入或药物,但很多心脏疾病在某些阶段是药物和手术无能为力的,而心脏康复可明显的改善心脏功能。因此,应该把心脏康复当作继手术、介入和药物治疗之后的心脏疾病第四大治疗方案。
  欧洲将心脏康复从单纯康复概念引入治疗概念,这是心脏康复领域当中的一个重大改变。国内医生如果意识到心脏康复是一种治疗,可能会更加积极。中国目前大概有四百多家医院已开展心脏康复,但有些进行的并不好,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个是来自医生,另一个是来自患者。
  第一个问题是医生需要建立团队概念,应该让所有心脏科室的医生都学习心脏康复,或许心脏康复师的工作不需要医生做,但是要有此概念,知道哪些疾病要通过康复才能解决。
  第二个问题是患者和家属的观念没有改变,大部分患者做完手术或介入以后就回家了,没有建立心脏康复的概念,也不配合,这是很大的问题。心脏康复必须有媒体、医生、患者,以及整个社会的参与,让患者觉得这是做完手术的一个阶段。
  此外,没有盈利的模式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国家在机制和政策上要相应倾斜,引起重视。
  心脏康复的开展要贴近于患者,贴近于社会,加大科教宣传,培育需求的市场,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壮大。

心脏康复瓶颈


  记者:在慢病管理和心脏康复中,医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吴永健:将心脏康复理念融入每个病房,加强患者教育。
  现今的慢病和康复是有机结合的,从心理到身体都要康复。慢病的流行是从思想文化到饮食习惯均出现问题造成的。康复只是慢病管理中的适宜技术。
  现在各大心血管领域的学术会议均设有康复专场,事实上,更应该将康复话题打碎了分到各个会场,让每个会场都有康复的内容,让更多医生意识到康复的重要性。
  医院里的康复工作不能完全交给康复科。康复科干什么呢?指导各个病房开展康复工作,让每个病房都意识到康复是自己的工作,使康复科分布到各个病房,如此才能使康复理念与技术深入人心。
  现在很多心脏康复中心是独立的,主要缺点是没有病源,因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患者治疗后就出院了,无法继续跟进康复工作。这是目前康复模式存在的问题,未来应花费力气去探索、研究一种更好的康复模式。住院期间需规定患者必须要学会哪些知识,包括饮食、运动和心态,将康复理念和知识融合进去。

心脏康复理想模式·医联体


  记者:您认为医联体在心脏康复的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吴永健:医联体成为政府的“一厢情愿”,实际运作不如预期,应探索有效模式,推进纵深发展,以助力分级诊疗。
  理论而言,医联体是很好的模式,有助于实现患者在大医院就诊,在下级医院完成康复。但是,在开展了多项基于医联体制度下的心脏康复调查后,可以看到,这条路可能很长、很艰难。
  松散的医联体模式没有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目前的医联体现状是患者从小医院向大医院转诊,但少有大医院患者转诊小医院。因为大医院要发展,需要病源,通过医联体的方式将小医院的患者转诊,大医院是受益者。而患者在大医院就诊后,无法理解再到小医院继续康复治疗,小医院又不了解患者病情,最后患者仍回到大医院。所以目前医联体貌似成了政府的“一厢情愿”,实际运转并不如预期。
  我曾提出“大科室概念”,把小医院与大医院区域内大科室一起运转,比如心脏科室,小医院的医生在大医院轮转,以提高水平,大医院的医生也在小医院轮转,把患者带到小医院,以完成基层康复。
  未来应该深入研究医联体的有效模式,使其真正成为分级诊疗制度的有力抓手,实实在在的使患者获益,向纵深推进发展。

心脏康复理想模式·中西医结合


  记者:作为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脏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您认为中西医结合如何助力心脏康复发展?
  吴永健:中西医结合的心脏康复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康复,将成为中国心脏康复的一大亮点。
  中医开展心脏康复最具优势,其有很多适宜技术,如八段锦、太极拳、耳针、针灸等。此外,中药可帮助身体恢复,配合运动康复,可发挥更大效果。
  中西医结合的心脏康复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康复,用中医的方法开展康复,患者的接受度更高,更有助于患者和家属接纳康复理念。目前,心脏康复已开始真正步入科学轨道,一些用于心脏康复的中药也在不断开发研究。毫无疑问,以中西医结合为基础的心脏康复将会成为中国心脏康复的特点,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心脏康复理想模式·“互联网 ”


  记者:心脏康复与“互联网 ”如何更好的结合,以实现将现有医疗资源转化为医疗证据或数据?
  吴永健:将互联网大数据融入心脏康复,创造保险关联新模式,推动患者成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当心脏康复与大数据和“互联网 ”相遇,必会加快心脏康复的发展。“互联网 ”或人工智能(AI)将使心脏康复的模式发生改变,人工智能将成为患者的私人康复师,对患者进行管理、指导和评估。
  未来可建立康复治疗积分制,通过人工智能記录患者康复记录,并以此为依据,应用大数据关联保险制度,将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保障关联,强迫每一个人成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应对越发庞大的慢病人群,社会必须建立强制措施,以此从根本上解决健康问题。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此“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在工作中,我们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思考与实践,探索如何在国有企业中建立、健全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一、坚持思路自信,防控到岗、监督到位。要维护好政治生态整片“森林”,每棵“树木”的健康至关重要。只有做好预
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城区火车站客流激增,交通新需求与旧供给之间的不适配矛盾日益凸显,加之旧城的管理缺陷,其周边面临的交通问题不断加剧。受需求、成本影响,二三线城市不适
出生在呼和浩特(以下简称“呼市”)的我,总觉得呼市有一种独特的味道,虽然说不出这种“味道”到底是什么,到底和其他城市有什么不同,但每每在半梦半醒之间,恍惚间有“天苍苍野茫茫”大青山下天气阴阴沉沉的感觉,又仿佛看到王维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下立于斜阳的背影,以及那蓝天白云闪回的一瞥。这些感觉都稀里哗啦地碎成记忆的碎片,让那种味道强烈地冲击着各个感觉器官,形成一种非常奇妙的梦境体验,特别真实,醒
介绍了基于MATLAB实现图像恢复的一些基本方法,及其相关的工具箱函数deconvwnr函数、deconvreg函数、de-convlucy函数、deconvblind函数的用法指南。
介绍了遗传算法在水库(群)优化调度中的应用背景及算法的收敛性,讨论了水库(群)优化调度中遗传算法的基本应用步骤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算法的各种改进方法,并对遗传算法的应用前景
张大千对荷花的钟情喜爱,在画里!  每当初夏来临、荷花绽放,大千都要四处赏花、写生。他一生中的每个居所都留下了星星点点的莲影荷姿:亭榭婉转花木深的苏州网师园宁静幽雅,白莲田田间几尾红艳斑斓的锦鲤穿梭其中;玉带桥连烟柳畔的北京颐和园富丽堂皇,藕花深处日日清晨都能听到采莲人吟唱的风情小调;山峰状若城廓的四川青城山曲径通幽,清铄的芙蕖陪伴着上清宫里的晨钟暮鼓;彩霞满天清风徐的东京不忍池水波不兴,满塘荷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