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给了我们什么补偿?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lvet_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了于浩成同志的《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一书,感触颇深。无产阶级专政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就是阶级力量对比变化了的结果。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必须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包括法律制度。在这个基础上保持长期的安定的政治局面和正常的生产秩序,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应当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体现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法制应当具有很大的权威。动摇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就是动摇人民的地位。没有具有真正权威的法制,人民的权利就难以得到可靠的保障。
  然而,建国以后很长的一段时期里,种种历史原因使我们没能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或者虽然建立了某种制度,制定了法律,却缺少应有的权威。或者把民主只说成一个作风问题,却忘记了它应当是人民固有的权利。一九五六年,在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党的八大政治报告中曾经指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中国人民此后的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如果这个英明决策贯彻实施,从那时起全党全国人民就开始踏踏实实地工作,那么,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们国家现在可能已经是个相当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了。世界上有一些国家经过十几年或者二十几年的时间,在经济上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进展。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反而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呢?重要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少了一个以健全的法制做保障的安定的政治局面。今年四月,彭真同志对新闻界人士说:“不搞好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我们的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这的确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本书作者在《前言》中引用了恩格斯的一句名言:“没有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我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说法:“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十年动乱震撼了许多人的心灵,痛定思痛,对这场灾难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悲剧重演,人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方针,正是总结了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而提出来的。人心思治,人心思法,民主与法制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书结集的文章,正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侧面阐述了我国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问题,它的特点是“有的放矢”,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论证有力,分析独到,绝无一般理论文章的空洞八股味。作者文笔流畅,语言清新,读来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在理论文风上也体现出一种创新精神。
  在谈到维护宪法尊严和保证宪法实施的时候,作者沉痛地引述了在“文革”中,刘少奇同志曾经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也跟着别人去抄家的两个子女叫到身边,严肃地说:“你们破四旧,我不反对。但不能去抄家、打人,这是违背宪法的。我是国家主席,制定宪法的报告是我做的,我必须对宪法负责。许多民主人士,跟我们党合作了几十年,是我们多年统战工作的重要成果,来之不易呀!不能使它毁之于一旦。”
  作者说:刘少奇同志这一段话真是掷地可作金石声。我们必须牢记这一血的教训,绝不能再让无法无天的悲剧重演。这一段文字很有说服力,感人至深。
  在一场深重的历史灾难之后,历史给了我们什么补偿呢?或者说,我们有了什么历史性的进步呢?那就是整个国家,上上下下,空前地提高了民主的觉悟,刻骨铭心地体会到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国家安危、人民命运、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兴亡之所系。读这一本书,可以看到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民主与法制建设上理论的探索,以及实践上的开拓的几乎整个历程。
  
  (《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于浩成著,出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九月第一版,0.75元)
其他文献
从几部关于农村改革的著作谈开去    近年来,我国农村已经发生了并继续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在这一形势的鼓舞下,知识界陆续出版了一些围绕农村的变革进行各种积极探索的理论著作和书籍,如《农业现代化的起步策略》(安徽科技版)、《联产承包制讲话》(经济科学、农村读物版)、《论联产承包制》(上海人民版)、《中国农业发展问题讨论集》(知识版)、《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甘肃人民版)
读《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科学发展机制的探索,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曾经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然而自十六世纪开始,就被世界科技发展的列车甩在了后面。往古的中华文明是那样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人的天才智慧举世公认绝不亚于世界上的任何民族,为什么我们近代的科学技术从总体上来看,却始终远远地落在西方列强之后呢?  今天,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这给作为发展中
《读书》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号舒杭丽同志作的《洛伏汀和战壕里的童话》一文,介绍英国童话作家洛伏汀和他写的《多里特尔医生的故事》,并希望此书中译本尽快能与读者见面。为此,我们告诉读者一个好消息,此书已由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先生译成中文,中译本书名为《兽医多立德冒险故事》,即将出版。    少年儿童出版社  文艺读物编辑室
吴军  吴军的每一本书几乎都能掀起人们对该领域的大讨论,一些观点与视角甚至成为该领域的参考。2007年,正在谷歌工作的吴军开始在谷歌黑板报(博客日志)上连载文章,分析互联网和通信界各大企业,之后整理成《浪潮之巅》《数学之美》。前者畅销数年,4次再版,豆瓣9分,后者获“文津图书奖”,广受热议。至今,他已出版10多本畅销书。  眼下,各地正迎来疫情下新的开学季。8月,吴军出版《给孩子的科技史》,读者是
兼评奥西波夫著《苏联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沙俄时代,著名风景画家列维坦画过一幅名为《弗拉基米尔卡》的历史风景画。这是一条向西伯利亚发配流犯的必经之路。阿·托尔斯泰曾这样描写流犯们走在这条充军路上的情景:    草原上夕阳西沉,  远处的羽茅草金光如焚,  囚徒的脚镣,  扬起了道路的灰尘……    在这条路上,有过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明天的美好社会,在镣烤声里和风沙尘中走向茫茫的西伯利亚。
在纽斯莱特·格克切出现前,从来没有一位餐厅老板能把咸盐撒得这么风骚。  自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切肉和撒盐视频后,格克切就开启了自己的网红之路。短短3个月,他在全世界“撒”出了550万粉丝,从NBA的球星到好莱坞的大腕,各种身份的人都在模仿他的动作,然后迫不及待地走进他的餐厅,只为亲眼看一看他的表演。  2018年初,格克切的餐厅“纽斯莱特牛排馆”在纽约曼哈顿中城开了一家新的分店。在这个相当于北京国
将近半个世纪以前,在读到《生人妻》时,作者朴素简炼的风格,就把我吸引住了。仿佛自己在文学创作道路上遇见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同伴。当然,主要是因为她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使我感到亲切。虽然我是川西北人,罗淑生长于川南沱江流域,语言风习却有不少共同地方。而且,她不象我,很少使用冷僻的方言俚语。  最近,罗淑的故乡简阳各界人士,愈益感觉他们县里有这样一位曾经用她的笔描绘过本地自然风物,人情世态,而且对劳动人民倾注
因为“控制论”的风行,诺伯特·维纳成为近几年来我国书籍报刊上经常提到的名字。《辞海》中列入“维纳”条,有的文章称他为“控制论之父”。似乎提到控制论就离不开维纳。出现了一些揄扬过甚的说法,这实际上沿袭了西方六十年代以前的意见。七十年代以后,国外也已不那么提了,并且对维纳有不少批评。这里提供一些有关情况。  维纳一八九四年生于美国,一九六四年在斯德哥尔摩去世。他由于写出一部叫《Cybernetics》
寒梅怒放,香气馥郁醉人。窗外飘雪,天地白皑皑一色。我睁大了昏花老眼,寻视太空,太空苍茫无垠,连飞禽的影儿也不见!  前些天我写了一篇“哀旧雨凋零”的散文,悼念一个朋友;虽明知人死是自然规律,聚散原本无常;却不能不悲!所以每当传来朋辈谢世的噩耗,我就禁不住心酸,泪下!特别是对于接触较多,又曾受教益的师友,更加缅怀,哀思,这也是人之常情吧!如对田汉同志,“文革”时我为他的屈死偷偷哭过;一九七九年四月全
看中国“00后”小将的比赛,总是要和他们燃到最后一秒。  在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21岁的中国射击队员杨倩,从落后到反超,再到最后时刻9.8环一枪定音,年纪轻轻却有一颗大心脏,让观者为之点赞。  逆袭的一幕也发生在泳池中。在女子400米自由泳决赛里,19岁的李冰洁在冲刺阶段发力逆转,为中国代表团夺下游泳项目的第二枚奖牌。泳池大战,名次要到小数点后两位才能决定。但这些年的拼搏付出,已不是奖牌的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