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重离子束诱变选育高蛋白含量杂交构树

来源 :江西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杂交构树组培瓶苗进行高能重离子束辐照诱变与性状鉴定,以期获得高蛋白含量杂交构树新品种.设置中低剂量的12 C6+重离子束处理,选择目标单株进行根繁育苗并开展室内模拟平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40 Gy的中低剂量辐照处理杂交构树材料大多数表现出粗蛋白浓度被提升,占到总数的85.00%;粗蛋白浓度最大提升幅度达到77.24%,选择该杂交构树突变株为目标材料进行平行栽培试验,发现该突变株生物量、形态指标和叶绿素浓度跟粗蛋白浓度一样都得到显著提升.综合分析认为,所选杂交构树突变株具有较强的养分吸收、光合作用能力,能够快速生长并积累大量粗蛋白.
其他文献
2017年,李昭祥等提出了一种偏牛顿-校正法(Partial Newton-Correction Method,简记为PNC方法),并利用它成功地计算出了三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多重不稳定解.本文在PNC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一种改进的PNC方法.首先,利用Nehari流形N与零平凡解的可分离性,建立并证明了N的某特殊子流形M上的全局分离定理及其推广(即局部分离定理).全局分离定理只跟非线性偏微分算子或相应的非线性泛函本身有关,而与具体的计算方法无关.对一些典型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多解问题(比如,Heno
以热水浸提后的鳞杯伞Clitocybe squamulosa子实体残渣为原料,进行二次利用,浸提碱溶性多糖.通过模拟体外消化与厌氧发酵实验,探究鳞杯伞子实体碱溶性多糖的消化特性以及对肠道内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体外模拟唾液和胃肠液消化后,多糖的官能团结构特征没有发生显著性改变,但碱溶性多糖的块状结构解体,碎片化形态出现,分子量降低[从(14.04±0.21)kDa到(10.48±0.26) kDa],还原糖含量升高[从(0.06±0.01)mmol/L到(0.92±0.01)mmol/L].在
为构建灰盖拟鬼伞Coprinopsis cinerea的核定位蛋白重组表达系统,本研究通过蛋白序列比对和信息学分析,预测了灰盖拟鬼伞组蛋白H2B的核定位序列,构建了融合组蛋白H2B核定位序列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重组表达载体,将该载体转入灰盖拟鬼伞AmutBmut菌株,检测组蛋白H2B核定位序列是否可以引导GFP定位在细胞核区域.研究结果显示,在灰盖拟鬼伞β-微管蛋白启动子的驱动下,经过密码子优化的GFP基因可以在鬼伞体内表达、产生绿色荧光.同时来自灰
为了解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香菇菌丝后熟转色形成中的作用及其自噬细胞学特征,以香菇工厂化菌株KS11为研究材料,分析其在菌丝后熟转色过程中4个时间点(30、45、60、75 d)的活性氧含量(ROS)、丙二醛(MDA)含量、NADPH氧化酶浓度、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外源活性氧和DPI对其影响的表型试验,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该过程菌丝细胞自噬特征变化,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自噬基因Atg8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1) H2O2作为主要的活性氧因子在菌丝后
由于分段三次参数Hermite插值的切矢往往被作为变量,故可对其进行优化以使得构造的插值曲线满足特定的要求.为了构造兼具保形性与光顺性的平面分段三次参数Hermite插值曲线,给出了一种通过同时极小化导数振荡和应变能来确定切矢的方法.首先以导数振荡函数和应变能函数为双目标建立了切矢满足的方程系统;然后证明了方程系统存在唯一解,并给出了解的具体表达式;最后给出了误差分析,并通过数值算例表明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表明,相对于导数振荡极小化方法和应变能极小化方法,所提出的导数振荡和应变能极小化方法同时兼顾了平面分
本研究旨在实现香樟范氏孔菌Vanderbylia cinnamomea的袋料栽培驯化及筛选其最佳培养配方,揭示子实体不同生长阶段生物学发育特征.选取工业大麻秸秆、天麻废材、杨木、栎木为培养料,共设置8种配方开展试验,期间观察不同时期子实体生长发育特征.香樟范氏孔菌驯化试验结果表明:工业大麻秆和天麻废材无法实现香樟范氏孔菌的袋料栽培,而工业大麻秆配方可产大量菌丝但不产生子实体,其菌丝在基质上开始生长时间短、生长速度快;以杨木、栎木为栽培基质可产生子实体,实现该药用真菌的栽培驯化;结实配方为栎木屑70%、玉米
基于一种新而有效的概率准则,白和巫构建了一个求解大型线性方程组的贪婪随机Kaczmarz(GRK)方法.结合贪婪策略和Heavy-Ball技术,提出了带动量GRK方法(mGRK),并且建立了mGRK方法的全局线性收敛性理论.最后,数值实验表明mGRK方法在迭代步数和计算时间方面均优于GRK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中压反相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从真菌Emericella sp.的大米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单体化合物,并利用波谱学方法结合文献数据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分别为:asteltoxin (1)、asteltoxin B(2)、penicillide (3)、purpactin A(4)、tajixanthone hydrate (5)、mycophenolic acid (6)、trans-dehydrodiferulate dime
从广义Kaup-Newell谱问题出发,得到耦合Gerdjikov-Ivanov(GI)方程,利用Wronskian技巧,导出耦合GI方程的双Wronskian解,进而将双Wronskian元素满足的条件推广至矩阵形式,给出孤子解及有理解.
基于形态学和化学研究发现中国蜈蚣衣科地衣中的5个新记录种:美洲哑铃孢、红髓外蜈蚣叶、狭叶红髓黑蜈蚣叶、毛裂芽黑蜈蚣叶和变白蜈蚣衣.对每个种的分类学特征给予了描述和讨论,并提供形态特征图.所有研究的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