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商务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交易方法,使人们的商务交易更加便利,同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商务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但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很大程度的阻滞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探讨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模式刻不容缓。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我国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已经从概念导入发展到了商业运作的时期,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同时,物流行业相对滞后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阻滞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企业要立足于长远的发展,积极探索能够与电子商务特点相匹配的物流模式。电子商务的物流有很多模式,在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电子商务的特点进行选择。
一、电子商务对物流模式的要求
1.信息化和多国化物流
信息化是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对物流发展的基本要求,任何先进设备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技术。信息化的物流模式具体表现为,物流信息收集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储存数字化、物流信息商品化、物流信息的传递实时化和标准化、物流信息的处理计算机化和电子化。电子商务的全球化发展促进了多国化物流的发展,多国化物流通过对不同国家的资源进行采集,在经过二次加工后进行出口。多国化物流充分发挥了信息共享的作用,加强了物流行业和生产企业间的联系。
2.自动化和网络化物流
物流自动化是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采用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外在表现为无人化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物流的作业能力和劳动生产力,减少了物流工作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使物流工作更加省力。[1]物流网络化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网络化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物流工作中引入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有效加强了供应商和网络顾客之间的联系,并实现了组织的网络化。
3.智能化和社会化物流
在物流作业中,很多决策和运筹如运输路径的选择、库存水平的确定等等都需要借助专业的知识才能解决,因此,智能化物流应运而生。智能化物流是对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更高层次的应用,但其应用必须经过专家或相关技术的支持,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社会化物流具体表现为生产企业和商业流通企业通常不会自己建设仓库等流通设备,而是将物流方面的业务全部交给物流公司去做,以减少非生产性的投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此外,物流公司用于配送产品的车辆也不完全都是自己购置的,有的物流公司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采用向社会租赁车辆的方式,充分体现了物流的社会性。
4.柔性化物流
柔性化物流指的是为满足企业的柔性产品生产领域的要求产生的物流模式。柔性化物流的配送方式能够满足用户多批次、多品种、短周期和小批量的多种不同消费需求,通过灵活的组织配送方式实现柔性化物流作业。
二、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分析
1.自建物流配送模式
电子商务企业的自建物流配送模式具有成本较低的特点,目前自建的物流配送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在长期的的经营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物流配送模式。另一种是资金实力雄厚业务规模较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在第三方物流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自建的物流配送模式,并可对其它客户提供物流服务。[2]自建物流配送模式是集信息、商流和物流于一体的配送模式,电子商务企业在应用自建的物流配送时,应充分的利用数据库技术、条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等技术,以满足电子商务客户的不同需求。
2.共同化物流模式
对于规模较小的电子商务企业,采用自建物流配送的模式容易造成运输过程中装载率低、回程空载等情况,从而增加企业的成本,因此小型的电子商务企业不适宜采用自建物流配送模式。对于规模不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应采用共同化物流模式进行交易,共同化物流指的是通过向专业的物流公司租赁物流中心的方式,将全部物流业务委托给物流中心进行管理以实现电子商务交易。共同化物流的配送模式是集中所有货主的货物,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配送。对于小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而言,共同化物流模式由于具有成本低的特点,是最佳的物流模式选择。
3.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模式指的是除物流劳务的供需双方以外的第三方完成物流配送的模式,是物流行业向专业化发展的结果,是目前最常用的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本身不经营商品,而是通过与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合作,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特定的价格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3]具体的服务内容包括商品的储存、商品的运输和配送以及一些其他的增值服务等。第三方物流模式通常具有多种功能,能够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与合作企业间的利益一致,促进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同时,第三方物流注重与企业间的长期合作关系,稳定性较强。
结束语
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物流模式,其中较常用的是自建物流配送模式、共同化物流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在对物流模式进行选择时,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发展状况和物流模式的实用性,同时也可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经验进行创新,发展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时雷.电子商务下的第四方物流及其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应用研究[J].广西大学,2012,05(7):16.
[2]肖燕飞.B2C电子商务末端物流采用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J].暨南大学,2012,11(4):13.
[3]陈文婕.电子商务环境下村镇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2013,08(5):12.
作者简介:杨芃博(1984-),女,河南南阳人,汉族,职称:助教,学历:辽宁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我国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已经从概念导入发展到了商业运作的时期,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同时,物流行业相对滞后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阻滞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企业要立足于长远的发展,积极探索能够与电子商务特点相匹配的物流模式。电子商务的物流有很多模式,在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电子商务的特点进行选择。
一、电子商务对物流模式的要求
1.信息化和多国化物流
信息化是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对物流发展的基本要求,任何先进设备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技术。信息化的物流模式具体表现为,物流信息收集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储存数字化、物流信息商品化、物流信息的传递实时化和标准化、物流信息的处理计算机化和电子化。电子商务的全球化发展促进了多国化物流的发展,多国化物流通过对不同国家的资源进行采集,在经过二次加工后进行出口。多国化物流充分发挥了信息共享的作用,加强了物流行业和生产企业间的联系。
2.自动化和网络化物流
物流自动化是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采用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外在表现为无人化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物流的作业能力和劳动生产力,减少了物流工作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使物流工作更加省力。[1]物流网络化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网络化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物流工作中引入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有效加强了供应商和网络顾客之间的联系,并实现了组织的网络化。
3.智能化和社会化物流
在物流作业中,很多决策和运筹如运输路径的选择、库存水平的确定等等都需要借助专业的知识才能解决,因此,智能化物流应运而生。智能化物流是对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更高层次的应用,但其应用必须经过专家或相关技术的支持,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社会化物流具体表现为生产企业和商业流通企业通常不会自己建设仓库等流通设备,而是将物流方面的业务全部交给物流公司去做,以减少非生产性的投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此外,物流公司用于配送产品的车辆也不完全都是自己购置的,有的物流公司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采用向社会租赁车辆的方式,充分体现了物流的社会性。
4.柔性化物流
柔性化物流指的是为满足企业的柔性产品生产领域的要求产生的物流模式。柔性化物流的配送方式能够满足用户多批次、多品种、短周期和小批量的多种不同消费需求,通过灵活的组织配送方式实现柔性化物流作业。
二、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分析
1.自建物流配送模式
电子商务企业的自建物流配送模式具有成本较低的特点,目前自建的物流配送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在长期的的经营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物流配送模式。另一种是资金实力雄厚业务规模较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在第三方物流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自建的物流配送模式,并可对其它客户提供物流服务。[2]自建物流配送模式是集信息、商流和物流于一体的配送模式,电子商务企业在应用自建的物流配送时,应充分的利用数据库技术、条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等技术,以满足电子商务客户的不同需求。
2.共同化物流模式
对于规模较小的电子商务企业,采用自建物流配送的模式容易造成运输过程中装载率低、回程空载等情况,从而增加企业的成本,因此小型的电子商务企业不适宜采用自建物流配送模式。对于规模不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应采用共同化物流模式进行交易,共同化物流指的是通过向专业的物流公司租赁物流中心的方式,将全部物流业务委托给物流中心进行管理以实现电子商务交易。共同化物流的配送模式是集中所有货主的货物,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配送。对于小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而言,共同化物流模式由于具有成本低的特点,是最佳的物流模式选择。
3.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模式指的是除物流劳务的供需双方以外的第三方完成物流配送的模式,是物流行业向专业化发展的结果,是目前最常用的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本身不经营商品,而是通过与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合作,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特定的价格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3]具体的服务内容包括商品的储存、商品的运输和配送以及一些其他的增值服务等。第三方物流模式通常具有多种功能,能够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与合作企业间的利益一致,促进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同时,第三方物流注重与企业间的长期合作关系,稳定性较强。
结束语
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物流模式,其中较常用的是自建物流配送模式、共同化物流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在对物流模式进行选择时,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发展状况和物流模式的实用性,同时也可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经验进行创新,发展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时雷.电子商务下的第四方物流及其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应用研究[J].广西大学,2012,05(7):16.
[2]肖燕飞.B2C电子商务末端物流采用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J].暨南大学,2012,11(4):13.
[3]陈文婕.电子商务环境下村镇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2013,08(5):12.
作者简介:杨芃博(1984-),女,河南南阳人,汉族,职称:助教,学历:辽宁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