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及与TOAST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usu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其与临床TOAST分型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首发急性青年脑梗死患者(年龄18~45岁)82例,分析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TOAST分型各亚型的比例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脂血症(χ2=48.703,P<0.05)、高血压(χ2=40.829,P<0.05)、颈动脉硬化(χ2=46.217,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χ2=40.255,P<0.05)、吸烟史(χ2=7.853,P<0.05)、糖尿病(χ2=18.256,P<0.05)、家族史(χ2=5.944,P<0.05)、心脏病(χ2=5.754,P<0.05);其TOAST分型各亚型所占比由高至低为:小动脉闭塞型(SAD)(39.0%),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24.4%),原因不明的脑梗死(SUE)(17.0%),其他原因所致脑梗死(SOE)(12.2%),心源性脑栓塞型(CE)(7.3%);LAA亚型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脂血症、高血压、颈动脉硬化;SUE亚型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SOE亚型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CE亚型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心脏病。

结论

青年脑梗死组以小动脉闭塞型所占比例最高,高脂血症、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肥胖、吸烟及家族史为青年人脑梗死主要的危险因素,应积极干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有明确病理诊断的中晚期胃癌患者126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化疗组(A组,n=63例)和化疗联合热疗组(B组,n=63例)。A组: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d 1;替吉奥80 mg/m2,口服,d 1~14;顺铂75/m2,静脉滴注,分为d 2~4。21 d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至少化疗2个周期。B组:采用同
目的探讨手术方式的不同对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及其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保乳手术组(n=42)及改良根治术组(n=51)。比较两组患者术临床预后及生存质量的不同。结果相比于改良根治术组,保乳手术组术后皮下积液[7.1%(3/42)比25.5%(13/51),χ2=5.443,P=0.020]及上肢肿胀[14.3%(6/42)比37
目的 动态监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水平,计算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CRP/PA),评估其在脓毒症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6-01~ 2016-08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呼吸增快与日后发生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将82例生后不明原因呼吸增快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同期出生的82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随访4~5年,对比两组新生儿日后哮喘的发病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有11例临床诊断为婴幼儿哮喘,发病率13.41%(11/82),对照组有2例临床诊断为婴幼儿哮喘,发病率2.44%(2/82)。两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