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肯定和改造:以《巴黎手稿》为中心

来源 :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ynein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理解和改造黑格尔辩证法的主要理论阵地。《巴黎手稿》作为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早期成果,也是二者正面交锋的重要思想领地。深入其中便会发现,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转变,而非仅仅是否定的一面,即在劳动异化的意义上揭示了其消极方面,因为它的抽象形式遮蔽了现实的人的异化。事实上,马克思是在交往异化的意义上才发现了其积极方面,因为它以积极的异化形式把握到了真正的人的生命形成过程及其运动,所以被给予了充分肯定。通过对"穆勒评注"的分析,马克思的这种肯定可以得到合理的理解和说明。藉此,在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马克思才能以经由交往异化而来的社会关系作为思想通道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方面加以科学改造。
其他文献
从对外在超自然神灵和规范的信仰到对人的道德能力和主体的自觉,人的自我和“心灵”概念在东周特别是在战国子学中,被充分关注、思考和认知。出土文献尤其是上博简《凡物流形》、清华简《心是谓中》、郭店简《性自命出》(又见题名为《性情论》的上博简)和马王堆帛书《五行》(经文又见郭店简)等文本则提供了有关“心灵”概念的新文献,结合传世文献进行探讨和比较,就呈现出了早期中国“心灵”概念图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合理把握和界定资本逻辑的意涵,是资本逻辑当代批判的必要前提。然而,学界当前对“资本”和“逻辑”涵义的认识均存在一些偏颇,从而关于“资本逻辑”内涵的理解仍有较大深化空间。在马克思思想中,资本具有生产资料、自行增殖的价值和生产关系这三重依次递进的规定。其中,生产关系的规定最为根本。辩证逻辑是由系统矛盾引发的内在否定性所推动的事物本身必然的运动过程。在否定性推动下,诸多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否定性和必然性是辩证逻辑的核心规定。由此,可将资本逻辑理解为资本在否定性运动过程中所具有并显现出的必然性,在内涵上表现为
汉末易学家、经学家郑玄,以爻辰诠释易学。郑玄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化约为乾坤十二爻,值子至亥十二辰,以辰指日月周天运行相会的次舍或所历星次,进而彰显宇宙阴阳消息的引动之源。通过指明日月运行引动的十二种阴阳消息气局与八卦卦气,及其所引发的物候、节气、时序的交替与万物万象的生化,与其所促成的大宇宙气化生生的律动,进而完善、巩固、深化了汉代易学阴阳消息的认识,表达了法天道、行礼乐、施德教而致太平的价值取向。
期刊
逻辑定律与真相关,它们的一些表达,比如必要条件的表述、假言易位法的表达,使用了否定形式,因而是否定性的,但绝不是消极的。康德在《逻辑学讲义》中的主要思想和论述,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几乎都出现了。所以,正确地认识和理解逻辑,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康德关于逻辑的认识和论述,对于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康德的思想而言,不仅是不可或缺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问题差距说,目标、矛盾、挑战和困难都意指问题。问题是行为主体渴望消除的认知初始状态和设想或认定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重大问题具有一般问题所具有的一切性质,也具有一般问题所不具备的权威性、战略性、复杂性和特异性。社会进步伴随着重大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伴随着问题性质的积极转换,将那些在理论和实践上未解决的问题转化为正解决问题或已解决问题,将规避型问题转化为引导型问题。解决重大问题的必要的、积极的逻辑策略是分解问题,逐级解决,对重大问题在思维中进行历时性或共时性分解,直至问题求解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广义上的契约论可以根据“研究对象”和“产生机制”的不同分为霍布斯传统和休谟传统。前者认为自然状态中所达成的规则是基于“契约”,简称“契约论”;后者则认为这些规则是基于“惯例”,简称“惯例论”。传统的惯例论缺少有关规则演化起源的系统解释,也没有发展出对应的正当性(来源)理论。演化博弈论的引入可以帮助惯例论发展一种能够明显区别于“契约论”的关于规则起源的理论。它以“非沟通条件”为基本前提,将规范的起源视为在“默会协定”的协调博弈中寻找和发现一个演化稳定策略的过程,为惯例论提供了理论基点。
在《物理学》A7中亚里士多德通过对生成概念的语义学分析,首次阐明了他有关自然的形而上学三本原理论,而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就是主体(hypokeimenon)概念。在属性的变化中主体是持存的,但是,在实体的生成中主体是否持存,却引起了研究者们长期的争论。传统观点认为在实体的生成中主体质料持存,而以查尔顿为代表的一方则认为主体质料不持存。本文通过对《物理学》A 7的仔细解读,指出了亚里士多德的主体概念的两重内涵,即,作为实体的主体和作为质料的主体,并以青铜雕像的生成为例,通过引用其他相关文本区分了在实体生灭过程
对于认识极限及其超越的探讨是人的自我认识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认识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长期以来,我们的认识论研究主要关注人们的常态认识活动,而缺少对于认识极限问题的专门和深入研究。本文系统梳理哲学史中对于认识极限的多重分析,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相关论述,探讨认识极限与有限认识的关系。本文认为,认识极限在总体上指的是人类在认识活动一定阶段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就个体而言则指个体主体在一定时期的最高认识能力及其实现的最高水平。对认识极限可以从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中
艾伦·伍德提出"马克思并不认为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甚至认为马克思主张"资本主义剥削是正义的"。伍德的观点,是由于误读马克思的经济学文献,并窄化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整体理解而得出的。深入研读马克思的文本论述,会发现他反对伍德的这种理解。马克思认为,劳资交换包含两个在本质上决不相同的过程,无论从工人方面、还是从资本方面来看,都不是平等的等价交换。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与正义的真正看法,一是不认为资本主义是正义的,二是不止于以不正义之名谴责资本主义,三是要"揭示"正义背后的资本主义历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