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公民道德观的比较与反思

来源 :理论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e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道德是社会道德要求内化的结果,是群体生活得以实现的核心政治概念之一,其本质是公民的身份定位所形成的个人相对于共同体(或聚合体)的义务分配关系。本文围绕公民身份的变化,反思古代与现代两种公民道德观形成和演变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两者内在的逻辑差别。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不断的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的质量,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话题。其实,在任何一个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都是具有良好的设计方案,作为施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邓小平同志关于人才价值观、人才培养观、人才管理和使用观等科学的人才思想,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党制定科学
通过对政府与经营者讨价还价模型的分析可知,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产生,是政府与经营者就内部人控制程度的谈判中,经营者不断的向政府多要价,政府不断的进行还价的过程中形成
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法律文化与制度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共存共处的状态,法律文化与制度文明之间不仅存在历史关联而且存在内容关联.法治是现代法律文化与当代中
社会主义制度首先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从而形成了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开始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共处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经过这次全会,邓小平同志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同
本课题研究粤港两地大气污染联合减排的可能性、必要性,探讨联合减排可能遇到的障碍,论证如何建立联合减排机制;为粤港两地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素管理计划》和《珠江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