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究姑息性手术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致肠梗阻的效果以及预后.方法 8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致肠梗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根治性手术治疗,试验组行姑息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相关指标以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57.14%(24/42)与对照组的47.62%(20/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4,P=0.382>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血浆蛋白(41.21±6.16)g/L、白蛋白(40.84±6.35)g/L、血红蛋
【机 构】
:
115000 营口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姑息性手术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致肠梗阻的效果以及预后.方法 8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致肠梗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根治性手术治疗,试验组行姑息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相关指标以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57.14%(24/42)与对照组的47.62%(20/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4,P=0.382>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血浆蛋白(41.21±6.16)g/L、白蛋白(40.84±6.35)g/L、血红蛋白(132.78±15.01)g/L均高于对照组的(36.21±4.05)、(35.78±4.54)、(119.49±9.58)g/L,住院时间(10.58±1.42)d短于对照组的(14.69±2.12)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交往、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姑息性手术治疗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致肠梗阻具有实施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合并前置胎盘伴植入二胎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55例合并前置胎盘伴植入二胎剖宫产单胎产妇,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身麻醉组(18例)与硬膜外麻醉组(37例).全身麻醉组产妇剖宫产术中采用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组产妇剖宫产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结局指标、新生儿结局指标.结果 硬膜外麻醉组术中输血量(4.15±2.51)U、 术中晶体液用量(1387.25±326.47)ml少于全身麻醉组的(5.86±2.45)U、(1637.25±341.15)ml,手术时间(73.16±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于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90例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5例,47眼)和研究组(45例,48眼).参照组患者采取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眼压及裸眼视力.结果 研究组手术成功率为93.75%,失败率为6.25%;参照组手术成功率为78.72%,失败率为21.28%;研究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研究组患者眼压为(61.16±4.98
目的 研究颈椎横突后结节间沟神经阻滞麻醉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方法 6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在基础检查后实施颈椎后根神经阻滞麻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检查以后实施颈椎横突后结节间沟神经阻滞麻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检查以及日常生活评分分别为(24.38±5.19)、(25.01±4.39)、(26.34±2.94)分,均高于参照组的
目的 探究不同入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依据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胆囊前三角解剖入路,观察组采用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康复相关指标(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术后6 h、1 d、3 d)疼痛程度、并发症(胆漏、胆管损伤、出血)发生率、中转开腹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34.91±4.97)min、肠功能恢复时间(25.30±3.96
目的 探究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20例单侧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5.69±9.22)ml少于对照组的(48.47±9.46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伴胆囊炎的效果.方法 68例胆结石伴胆囊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介质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心肌细胞P物质、前列腺素E2)、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心肌细胞P物质、前列腺素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白细胞介素-6、心肌细胞P物质、前列腺素E2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实验组白细胞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