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一个作品,你是喜欢影音的表达方式?还是喜欢文字的表达方式?但凡优秀的小说都会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优秀的电影或电视却少见改编为文字作品。对我来说,影音更像是文字的一种延伸。文字本身的用途是用来传达和记录,因为人类初期没有手段来保存所看到的听到的东西,所以借助文字来记录和传达。当技术发展出影像和声音的保存工具时,影音能给所有人呈现出一个更直观的传播效果,比如,电影电视比文字小说更容易让人接受。有人因此担心影音会取代文字,其实不然,影音完整和直观的特性是种天生的巨大优势,但如果要用影音记录思想,就首先要以文字为媒介来呈现,才能辅以影音的方式来记录和传播——思想可以由人直接转化为文字,文字是人自身属性,而思想无法直接转化为影音,影音是外在属性。文字、影像、声音如同一个三维架构,分别为X、Y、Z轴,三者一体才能构成一个立体,缺一则为平面,缺二则为线条。
转入正题:赎罪(Atonement)。《赎罪》是根据英国当代实力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McEwan)同名作品改编的电影,由年轻导演(1972年生)Joe Wright执导,詹姆斯·迈克沃伊、凯特·奈特莉主演。我没看过赎罪(Atonement)这本小说,但该作者在英国属于最有实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四次获得布克奖提名,在文坛颇具影响力。我认为,改编自原著小说的电影或电视,更像是导演带领着整个剧组集体对原作小说的一次浩大书评,电影剧组从编辑到导演,从摄影到演员,从剪辑到制作,他们都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加入到了影片中,用独有的非文字方式来诠释他们心目中的作品。
影片整体呈现一种哀情的格调:两个坠入爱河的年轻人,一个孩子的错误的指认,一段被分割至死的爱情,一种寻求内心安宁的赎罪方式。影片的描述方式不是正叙,也不是倒叙。导演把整个连贯的故事,唰唰唰切成数段,重新拼凑,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到关键的细节时,又把单独切出来的那段详细片段拿出来在正叙中穿插倒叙。另外还在其中穿插主角幻想片段,让人雾里雾外,营造出朦胧的感觉,配合身在两地相爱不相逢的主题旋律,倍增淡淡忧伤的感觉和戏剧性冲突。而真相大白时,两恋人已不在人间,小女孩后来成了作家,一直为此内疚后悔不已,但斯人已不在,事实已成了悲剧。过去的小女孩在白发之年把往事写了出来,为此事谱写了一个团圆的幸福结局,寻求内心的一片安宁,以此赎罪。整个影片都弥漫着一种悲伤无望的情绪,却又时时燃起一丝希望的火光,就这点火光时熄时灭的时候,牢牢地抓住观众的心,把一丝悬念进行到底。在大家以为结局平淡的以团圆收场时又峰回路转,把整个故事收缩成一个老人的往事追溯,最后抹去艺术上的团圆处理,还了观众一个悲情的现实结局,直击人类情感软弱之处。
该影片非常有小说的味道,俗话叫有艺术感。推荐观看,特别是喜欢爱情故事的,爱看英国小说之类的影迷,更推荐大家带上MM,这也算是个不错的培养感情的机会呢!
转入正题:赎罪(Atonement)。《赎罪》是根据英国当代实力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McEwan)同名作品改编的电影,由年轻导演(1972年生)Joe Wright执导,詹姆斯·迈克沃伊、凯特·奈特莉主演。我没看过赎罪(Atonement)这本小说,但该作者在英国属于最有实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四次获得布克奖提名,在文坛颇具影响力。我认为,改编自原著小说的电影或电视,更像是导演带领着整个剧组集体对原作小说的一次浩大书评,电影剧组从编辑到导演,从摄影到演员,从剪辑到制作,他们都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加入到了影片中,用独有的非文字方式来诠释他们心目中的作品。
影片整体呈现一种哀情的格调:两个坠入爱河的年轻人,一个孩子的错误的指认,一段被分割至死的爱情,一种寻求内心安宁的赎罪方式。影片的描述方式不是正叙,也不是倒叙。导演把整个连贯的故事,唰唰唰切成数段,重新拼凑,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到关键的细节时,又把单独切出来的那段详细片段拿出来在正叙中穿插倒叙。另外还在其中穿插主角幻想片段,让人雾里雾外,营造出朦胧的感觉,配合身在两地相爱不相逢的主题旋律,倍增淡淡忧伤的感觉和戏剧性冲突。而真相大白时,两恋人已不在人间,小女孩后来成了作家,一直为此内疚后悔不已,但斯人已不在,事实已成了悲剧。过去的小女孩在白发之年把往事写了出来,为此事谱写了一个团圆的幸福结局,寻求内心的一片安宁,以此赎罪。整个影片都弥漫着一种悲伤无望的情绪,却又时时燃起一丝希望的火光,就这点火光时熄时灭的时候,牢牢地抓住观众的心,把一丝悬念进行到底。在大家以为结局平淡的以团圆收场时又峰回路转,把整个故事收缩成一个老人的往事追溯,最后抹去艺术上的团圆处理,还了观众一个悲情的现实结局,直击人类情感软弱之处。
该影片非常有小说的味道,俗话叫有艺术感。推荐观看,特别是喜欢爱情故事的,爱看英国小说之类的影迷,更推荐大家带上MM,这也算是个不错的培养感情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