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在胃癌大鼠模型胃癌组织中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将Wister大鼠46只分为两组,A组23只,采用肌氨酸乙酯盐酸盐及亚硝酸钠致癌剂对大鼠进行诱导处理6个月,制备胃癌大鼠模型。B组23只,为对照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实验技术在不同水平上检测两组大鼠Foxp3在胃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采用免疫
【机 构】
:
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普外科,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普外科,济南市天桥医院,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普外科,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普外科,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肿瘤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胃癌大鼠模型胃癌组织中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及其功能。
方法将Wister大鼠46只分为两组,A组23只,采用肌氨酸乙酯盐酸盐及亚硝酸钠致癌剂对大鼠进行诱导处理6个月,制备胃癌大鼠模型。B组23只,为对照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实验技术在不同水平上检测两组大鼠Foxp3在胃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Foxp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分析Foxp3的表达与病变胃组织分级之间的关系。
结果A组大鼠4级病变的胃组织(Ⅰ级:增生性病变;Ⅱ级:癌前病变;Ⅲ级:早期癌;Ⅳ级:浸润性癌)中均存在不同程度Foxp3的转录。并且随着胃组织病变程度的加重,Foxp3转录程度也越来越高,而B组大鼠正常的胃组织中Foxp3无转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胃癌细胞中Foxp3蛋白的表达主要分布在肿瘤细胞核,少数分布在胞质内。A组中16例胃癌组织病理切片中10例(62.50%)呈Foxp3蛋白阳性染色,4例癌前病变胃组织中有2例(50.00%)呈Foxp3蛋白阳性染色,3例增生性病变中有1例(33.33%)呈Foxp3蛋白阳性染色。B组23例正常胃组织中无1例Foxp3蛋白阳性染色。Foxp3蛋白在胃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病变分级呈线性相关(r= 4.26,P< 0.01)。
结论胃癌细胞和组织中普遍存在Foxp3的表达,Foxp3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金雀异黄素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素(Cyclin) B1蛋白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GC-803细胞,经170、200、220μmol/L的金雀异黄素分组处理后采用噻唑蓝(MTT)法判断金雀异黄素对MGC-803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B1和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目的观察过表达特异性核基质蛋白1(SATB1)基因对裸鼠前列腺癌LNCaP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 TM 2000将pcDNA3.1-SATB1、pcDNA3.1转染至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建立前列腺癌LNCaP荷瘤鼠模型,分为3组:转染pcDNA3.1-SATB1LNCaP组、转染空质粒pcDNA3.1LNCaP组和未转染LNCaP细胞组,每组
目的观察沉默多药耐药相关蛋白4(MRP4)基因对SMMC-7721耐阿霉素细胞株(SMMC-7721-ADM)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SMMC-7721组、SMMC-7721-ADM组、SiNC-SMMC-7721-ADM阴性转染组、沉默MRP4的小干扰RNA(siMRP4)-SMMC-7721-ADM转染组;设计并筛选出抑制效率最高的siMRP4;Western blot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基因-2 548 G/A多态性位点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62例非小细胞肺癌和200例正常者的基因型,收集整理病例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瘦素基因-2 548 G/A位点实验组中AA、G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AA:35.2%;GA:46.3%; A:58.3%)均分
目的探讨脑膜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血管新生及瘤周水肿(PTBE)的关系。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人脑膜瘤液氮冻存标本84例,其中有瘤周水肿48例(水肿组),无水肿36例(非水肿组)。另外取10例同期本院因颅脑外伤行标准骨瓣减压术的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VEGF的蛋白表达,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
目的观察中晚期胃癌患者行动脉介入化疗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随机分为动脉介入化疗组和全身静脉化疗组。动脉介入化疗组60例,行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1支或多支动脉灌注化疗药物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全身静脉化疗组50例,应用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全身静脉化疗。结果动脉介入化疗组3例完全缓解(CR),46例部分缓解(PR),总有
目的观察人小干扰RNA(siRNA)沉默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组织蛋白酶K (Cathepsin K)对增殖和侵袭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将Cathepsin K siRNA转染MG63,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athepsin K mRNA及蛋白质表达,增殖与迁移实验评估沉默Cathepsin K后MG63增殖与侵袭改变。结果siRNA能有效地抑制
目的观察小鼠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DRGC)与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VEC)共培养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小鼠DRGC,并与HMVEC进行共培养,设为DRGC组、HMVEC组、DRGC+HMVEC组。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生长因子(NGF)、增殖细胞核抗原(
目的观察在人甲状腺癌组织中是否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侧群(SP)细胞,同时比较SP细胞和非SP细胞在干细胞标志物Oct-4、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选出人甲状腺癌SP细胞和非SP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来检测SP细胞和非SP细胞在Oct-4、ABCG2表达方面的差异。结果人甲状腺癌中存在着具有干细胞潜能的SP细胞,实验组(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