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被杀折射中小学教育困境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仅仅因为儿子未完成作业被老师“教育”了一顿,学生家长便纠集数人将老师殴打至死——这是近日发生在陕西铜川耀州区南街小学的一个令人震惊的惨剧。被害人邱淑娥是该小学的语文老师,带头行凶者张宏文则是她班上一名学生的父亲。
  一位被邻里称为“好人”,曾获过“陕西省优秀教师”称号的小学女老师,竟然惨死在学生家长的拳棒之下,对此我除了感到无比愤怒,更多的是难以言状的悲哀。在我看来,这场惨剧虽是个案,却又是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多种矛盾的集中爆发,惨剧不仅揭示了中小学教师威信丧失、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严峻现实,又折射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困境。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对如今一些中小学教师的心态再了解不过。很多中小学教师说,学生就是他们的“上帝”,他们现在不敢批评学生了,更不敢惩罚学生了,只好像伺候老爷一样地连讨好带哄骗学生,如果学生不反过来惩罚他,或者班里没有那种因受了几句批评就去自杀的学生,那就是万幸了!
  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及中小学教师们,一方面要推进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要完成上级的升学指标;一方面要把学生教好,保证学生不出事儿,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管教学生和保护自己的手段越来越少,越来越无力;一方面要让家长满意,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满意,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学生又希望自己不受束缚,能由着性子调皮捣蛋……诸如此类的多种矛盾使得教师们左右为难,使得中小学教育陷入困境之中。背负着升学压力、素质教育的压力以及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压力,多重压力让很多中小学教师不堪重负。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我们应该反思,批评、管教、惩罚是不是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我们在一遍遍呼唤尊重学生权利、给学生尊严时,是否考虑过教师的权利谁来维护?教师的尊严和威信还要不要?这些,也许是发生在陕西铜川这起教师遇害惨剧最值得我们反思之处。
  (来源:半岛晨报)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中央银行抵押品的定义和政策框架,并从抵押品品种范围、抵押品确定标准、抵押品管理方式、风险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中央银行抵押品政策的国际比较,进一步对我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