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走进职业学校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amiy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江苏常州市实验小学开设的“走进劳动与技术的世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例,从课程开设缘由、课程内容、实施思考等方面探索了小学与职校普职融通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职业启蒙;普职融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4-0007-02
  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一个周六上午,江苏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0多名六年级学生和陪同他们的老师。职业学校里的一切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那么新奇、有趣:宽敞的电子实训室满足了孩子们动手装配无线小车的好奇心;放置了烧杯、酒精灯的化学实验室让孩子们过了一把制作手工皂的瘾;被各种机床占据的车间里,孩子们挥汗如雨,大显身手,亲手制作小铁锤;安静的图书馆里则是一群心灵手巧的女孩子,她们全神贯注制作精美的零钱小包,准备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妈妈……
  这就是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与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携手为孩子们打造的综合实践课程——“走进劳动与技术的世界”。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缘由
  这种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创新合作模式至今已走过了11年的发展历程。一所小学,为什么要开设这样的课程呢?
  (一)学校发展之需。常州市实验小学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一百多年来,开拓創新是实小人一贯的勇气和使命。2005年,学校提出给孩子们“100种经历”的教育主张,积极寻求社会资源来拓展和丰富孩子们的经历和体验,给他们的童年生活留下书斋外的愉快记忆。
  (二)时代发展之需。综合实践活动因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职业启蒙是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职业倾向的教育活动,是多元人才培养理念的有效落实,顺应了社会发展需求。
  (三)儿童成长之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并没有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和需要。然而,动手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和个性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一直举办“劳技节”,根据孩子年段特征,举行系鞋带、包书皮、削苹果、钉纽扣等生活技能的比赛,但相对来说范围、空间都比较局限。职业认知和启蒙近年来在低幼年龄段十分盛行,但多出于商业化的目的。我们觉得对于小学生来说,职业认知和启蒙要超越简单化、娱乐化,应该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要对相对真实的职业环境有所接触和了解。这就需要寻求专业的技术支持,需要合适的环境资源和师资力量,而职业学校拥有丰富的经验、专业的人才和完善的设施设备,能够为孩子的职业体验、课程实践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2007年,学校与当时的常州市刘国钧职业教育中心达成了合作共识,组织六年级学生走进高职校,开展“走进劳动与技术的世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多年来,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基本形成了校本化的课程框架。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年级都确定了研究主题,结合学校办学文化,形成了“不一样的我”课程脉络,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三年级以“安全自护”为主题,帮助孩子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四年级以“走进家务劳动”为主题,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主动为家庭分担责任的意识;五年级以“漫溯常州”为主题,带领孩子走进西瀛里明城墙、青果巷,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渊源,走进学校周边的超市、常州名店“双桂坊”“大娘水饺”等进行调查采访,在增强学生社会实践参与能力的同时,培育、渗透家国情怀。
  (一)课程的整体设计。首先是课程内容的确定。一开始,是职校有什么我们选什么,现在是根据孩子的需求来确定课程领域和模块。其次是课程对象的确定。起初我们根据性别来分组,男生一般安排金工、木工、维修等项目,女生一般安排编织、绘画等项目,但很快发现这是老师的一厢情愿。于是学校开列了“课程菜单”由学生自主选择,选择人数多的课程开设,选择人数少的就让学生调整,这样基本能满足孩子的学习愿望和个性化的课程需求。
  (二)课程的模式创新。六年级“走进劳动与技术的世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打破以往每周上固定节数课的模式,将一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集中使用,为期2天,利用职业学校双休日各类实验实训设备的空闲,由职校教师发挥所长,为小学生开设职业和技术类课程。比如2017年的课程活动就包括女红制作、计算机维修拆装、创意装饰绘画、航模制作、电子闪烁灯制作、设立模拟网店、模拟企业经营、趣味化学、小锤制作、智能小车安装等15项内容。2天的课程结束后,学生们都会获得一样自己的劳动成果,或者是一个手工发饰,或者是一把金属小锤,或者是一块手工肥皂,或者是一架航模飞机……孩子们对此总是倍加珍惜。他们在亲历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技术的魅力、职业的感受,他们学会了坚持、懂得了努力、练就了耐心、学会了合作,体验每一份职业的光荣和自豪,分享实践创造的快乐。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与思考
  小学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基础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个性特征、个人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那小学阶段应该如何做好技术与职业启蒙教育呢?
  (一)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该思考如何提升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走进劳动与技术的世界”课程活动中,学生在主动参与、内容探究、动脑动手中积累了经验,形成了主动发现问题并愿意独立解决问题的情感和态度,养成了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实现了多学科内容的综合、方式方法的综合、能力的综合。通过活动,学生的方法意识和方法操作的规范性提高了,思维品质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着眼于学校课程的整体设计。孩子的职业素养不是靠一次或几次活动就能提升的,应该有系统设计和整体架构。目前,我校二年级学生也有固定的职业体验活动,和春、秋游相结合。本学期,二年级学生就到米微儿童职业体验中心进行了有趣的职业体验。要想真正做好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融合,促进中小学生养成基本的职业意向和职业兴趣,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建立职业启蒙教育基地,开展多样而序列化的职业实践活动,将职业体验渗透在各年级的课程中,并辅以相应的评价体系等,这样才能营造一种职业启蒙教育开展的整体氛围。
  (三)着眼于教师的观念转变。帮助小学生开展职业探索、寻求适合其发展的职业之路,是普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学校要真正开展好普职融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学习学科知识是重要的,但孩子的学习经历绝非仅仅发生在校园内、教材上,学校应该努力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认知平台。只有当教师达成这样的共识,他们才会真正去思考和探索,也才能真正地把孩子带进劳动与技术的世界。
  不管是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还是小学与职校这样一种“融通”的模式,对于我们来说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将一边进行实践和研究,一边探索和反思,积极寻求更适合的实施路径。
其他文献
【摘 要】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例,从“互联网 教育→网络课程”角度出发,论证校企合作建设高职网络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探索共建思路和途径,为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寻找可行的切入点,以期改变目前职业教育行业企业参与不足的现状。  【关键词】职教“立交桥”;校企合作;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8-0059-02  
在采访这些“名师”时,我们都要问一句,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靖江中专成为教师成长的乐土?答案各有角度。商联红说学校没有让老师坐班这一点最重要,这样老师想去钻研就有时间有精力;毛越峰觉得是学校舍得花钱在教师培训上;刘瞳同意商老师的看法,还笑着补充一点,“学校从上到下关系比较融洽,领导教师时不时地在一起吃吃饭打打牌,氛围轻松”;潘玉山说关键在于学校非常支持教师下企业,并为此提供各种便利;仇靖泰则认为学校在
摘要:创业视角下的校企合作教育是指以创业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校企合作模式为平台,以培养中职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将中职生创业教育始终贯穿于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之中的一种教育活动。  本研究以校企合作理论和创业教育理论为基础,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对创业视角下的中职汽修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紧扣中职校企合作的基本思想,以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汽修专业为例,从创业教育的视角审视了中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发展飞快,对高校思政教育也产生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新媒体技术时出现的一些问题,然后对其发展趋势和改进策略提出了几点意见,希望高校思政教育课程能够借助新媒体技术的特色,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 思政教育 问题 策略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的过程离不开内容,思政教育的内容具有趣味性、易读性、正确性
【关键词】中职学生;关键能力;会计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8-0078-02  “关键能力”的内涵比较丰富,本文在高职财会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基础上,从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分类别介绍培养中职生“关键能力”的方法。  一、在专业教学中提升学习能力  就会计学而言,自会计制度改革以来,先后出台了多种会计准则,在股份制企业和外资企
【摘 要】以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结合学校与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实际情况,重点从校企共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共同打造教学团队等方面,深入分析现代学徒制班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做法和取得的收获。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
[摘要]当下的微课不可谓不“热”不“火”,优秀微课作品的数量不可谓不大,但微课的应用突显度却并不高,很多优秀微课的作品仅仅是微课大赛的产物。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应从应用的角度来进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即微课设计与制作要有课程观,做到系列化,力求任务型。  [关键词]微课设计;微课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4-0051-
【摘 要】职业是人生的基石,就业是职业教育重要的目标之一,但仅教会学生“找饭碗”的职业教育是不完整的。只有在教会“找饭碗”的同时,适当对学生进行“造饭碗”的创业教育,使其初步具备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才能使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更可靠的保障,使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结构性问题与制度性障碍。如何突破瓶颈,走出困境,是中职创业教育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关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文化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改革,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各年级和学科都在逐步进行课程改革。我国教育事业不仅仅局限于文化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所以教师在课程改革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寻找正确的教学方式。在初中阶段,能够最大限度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学科就是道德与法治,笔者主要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  一、开展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摘要】朋辈心理辅导课程应以满足学生需要、提升辅导效能为特色,课程目标应坚持整合资源,面向公寓社区广泛发动,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特点,面向学生需要等原则;课程组织需要坚持以生为本,实施学分银行制度;课程内容要坚持按需施教,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达到促进自我成长的目的,实现自助助人的教学成效。  【关键字】职校生;朋辈心理辅导;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