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超声漏误诊单中心研究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漏误诊原因。

方法

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08年8月至2021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LCAPA患者。对比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将纳入患者分为超声确诊组和超声漏误诊组。收集纳入患者的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析并记录超声心动图特异性征象显示情况,根据医师个人经验,显示情况分为清楚显示、模糊/疑诊、未显示和未提及4种,计算各征象的显示率(显示率=清楚显示例数/总例数×100%)。通过查阅手术资料,分析并记录患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特征,比较不同特征患者的超声漏误诊率。

结果

共纳入21例患者,男性11例,年龄1.8(0.8,12.3)岁(范围1个月~47岁)。21例患者中除1例为左前降支异常起源外,其余均为左冠状动脉(LCA)主干异常起源;13例为婴儿型,8例为成人型。超声确诊组15例[诊断准确率为71.4%(15/21)],超声漏误诊组6例(3例误诊为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2例误诊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漏诊ALCAPA)。超声确诊组检查医师的工作年限长于超声漏误诊组[(12.8±5.6)年比(8.3±4.7)年,P=0.045]。超声心动图特异性征象显示情况方面,在婴儿型ALCAPA患者中,超声确诊组对LCA-肺动脉分流(4/5比0,P=0.021)。成人型患者的漏误诊率高于婴儿型(3/8比3/13,P=0.410)。分支异常起源患者的漏误诊率高于主干异常起源(1/1比5/21,P=0.028)。LCA走行于主、肺动脉间患者的漏误诊率高于远离主肺动脉间隔走行者(4/7比2/14,P=0.064)。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漏误诊率高于不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2/3比4/18,P=0.184)。超声漏误诊率≥50%的情况包括:(1)LCA近心段走行于主、肺动脉之间;(2)LCA异常开口于肺动脉右后部;(3)LCA分支异常起源;(4)合并重度肺高压。

结论

超声科检查医师对ALCAPA病理解剖特征及病理生理的认识、诊断警惕性对超声诊断准确性至关重要。临床上应警惕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心室明显扩大的小儿病例,不论其左心室功能是否正常,均应常规探查冠状动脉起源。

其他文献
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griefdisorder,PGD)作为一种独特的、可识别的异常哀伤,具有高致残率、高共病率和高自杀风险,对其开展积极的诊治尤有必要。截至目前,国内外PGD相关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在发病机制、早期干预和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国内相关的综述报告较少,本文通过复习国内外既往有关PGD的文献,定性综述了PGD发病机制、早期干预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我国PGD的临床识别与处理,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学研方向提供初步循证依据。研究发现,PGD的发生发展涉及神经奖赏通路和神经内分
双相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神经免疫学与神经影像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与突破,对双相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将炎症因子与脑影像特征交叉分析,或许更能揭示双相障碍的疾病进程及其机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本文综合双相障碍炎症因子与神经影像特征之间关联的研究,同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oligodendrocyteglycoprotein,MOG)抗体介导的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idiopathicinflammatorydemyelinatingdisease,IIDDs),简称为MOG抗体病。MOG抗体病临床表现多样,但以精神症状发作起病较少见报道。本例为42岁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精神症状发作起病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复发,超常规调整精神药物从而导致恶性综合征发生,加重了病情,并产生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附加损害。在我院检查患者存在行为
本文报道了1例长期应用氯氮平治疗的51岁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肠梗阻合并感染,随后发现其氯氮平血药浓度异常增高达3094.80μg/L(正常范围350~600μg/L),伴肺部感染,停用氯氮平、予静脉补液及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好转。本文中对已报道的16例感染合并氯氮平血药浓度异常增高的病例进行了文献回顾。氯氮平使用者应监测血常规和氯氮平血药浓度,及时处理不良反应。针对有感染症状而白细胞正常的氯氮平使用者,应综合考虑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等其他指标,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如发现氯氮平血药浓度异常增高,可停用氯氮平
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malignantsyndrome,NMS)是一种罕见、严重、致死率较高的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本文通过报告1例患有心境障碍的青年女性患者联合应用抗精神病药引发NMS个案,来提示临床医生多种抗精神病药联用的治疗策略,即使小剂量,也存在NMS风险,并结合文献对NMS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进行讨论,以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NMS的预防、早期识别及干预。
双相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的躁狂/轻躁狂或抑郁发作为特征的严重致残性精神疾病。进食障碍(eatingdisorder)是指以进食行为异常,对食物和体重、体型的过度关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有研究显示双相障碍与进食障碍的共病率较高,而进食障碍在男性中较少见,本文中报道1例男性双相障碍共病进食障碍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期刊
期刊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素质的首位出生缺陷疾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心病的救治水平大幅提升。然而,先心病患者术后面临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挑战仍然需要得到更为充分的重视。本期先心病重点号总结了我国学者在复杂先心病诊治方面的一些宝贵经验。我们亟须贯彻先心病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先心病的诊疗水平。
心血管疾病和认知障碍均是导致全球疾病负担日益加重的主要疾病,也是造成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预防与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认知障碍对保护公众健康意义重大。该共识总结了心血管疾病与认知障碍的相互联系、临床特点和防治要领,制定了心血管疾病合并认知障碍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策略;旨在增强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改善其管理水平。